张少芹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梗患者支架置入术(PCI)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变化情况,了解PCI术对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应用STI对28例急性心梗患者分别于PCI术前(1~3)d、术后(29±3)d、术后(90±6)d测定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结果 PCI术后1个月左室壁部分梗死节段SR、SRs、DR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各梗死节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左室壁梗死节段SR、SRs、DR总峰值在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相应数值(均P<0.01)。结论 STI能够定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PC I术后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PCI术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的方法。
- 张少芹贾梅陈杰刘霞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心肌梗死支架植入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径向收缩功能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高频帧二维图像,使用二维应变软件检测左室短轴三个水平(二尖瓣、乳头肌、心尖)各节段心肌的峰值径向应变(SR)及应变率(SRs)。结果心梗组梗死节段峰值SR和SRs在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只有前间隔、前壁、侧壁、后间隔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三个水平节段心肌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Rs、SR均与LVEF明显相关(r分别=0.608、0.375,P分别<0.01、0.05)。结论 STI能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作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更科学、更客观的方法。
- 刘霞张少芹贾梅郄占军
- 关键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肌梗死
- 二维径向应变显像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径向应变显像(2D-ST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照,探讨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在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采集34例心肌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三个水平二维灰阶动态图。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三个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SR、SRs、DR,并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得出径向运动指标诊断心肌运动异常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结果心梗组梗死节段峰值SR、SRs、DR在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尖水平部分节段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组的SR、SRs、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Rs、DR检测异常心肌的灵敏度分别为67%、72%、80%;特异度分别为73%、76%、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77%、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2%、69%;Youden指数分别为0.40、0.48、0.61。结论 2D-STI可评价心肌坏死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径向指标--DR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良好指标。
- 张少芹刘霞张芳郄占军杨明武
- 关键词:心肌梗死超声检查冠状血管造影术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梗患者不同时段PCI术后左室径向收缩功能变化
-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trackingimaging,STI)探讨急性心梗患者不同时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左室径向收缩功...
- 张少芹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急性心梗患者PCI术灌注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