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屹

作品数:2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译注
  • 6篇教育
  • 3篇清末
  • 3篇西藏教育
  • 2篇育发
  • 2篇史学
  • 2篇史学价值
  • 2篇教育发展
  • 2篇教育思想
  • 2篇大师
  • 1篇地方教育
  • 1篇弟子
  • 1篇性善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设置
  • 1篇意识教育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元明
  • 1篇元明时期

机构

  • 2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9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翻译学院

作者

  • 27篇张屹
  • 19篇周润年
  • 5篇巴卧·祖拉陈...
  • 1篇邵卉芳
  • 1篇郭云峰
  • 1篇刘玉皑
  • 1篇朱玉福

传媒

  • 16篇西藏民族学院...
  • 4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藏学
  • 1篇中国边疆民族...
  • 1篇高原文化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清末“新政”中的西藏地方教育发展--以近代边疆教育为视阈被引量:2
2021年
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促生了我国西藏地方近代教育发展,这段历时短暂的边疆教育在政策定位、推进模式与推行路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摸索,体现了边疆治理与教育发展双重因素对边疆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交织着中央与地方不同层面的政策诉求,不仅体现了边疆教育的一些典型特征,更饱含着当时中国人富国强边的期待。
张屹周润年
关键词:边疆教育近代教育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二十一)
2014年
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藏族著名大师绒敦巴等尊者的生平事迹。绒敦巴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位著名高僧,他出生在康区,年幼时笃信苯教。接触噶举派几位活佛后,对藏传佛教噶举派开始有了兴趣。在研习噶举派教义的过程中预知到前世的相关事迹,从而开始了他的赴西藏、印度等地求学的生涯。本章译文以他在西藏和印度等地研习噶举教义、发掘伏藏、建寺传教、弘扬佛法等为切入点,概述了他12岁到30岁之间的人生经历。此外,也概述了他前世的事迹以及注重修持佛法、传承佛法事业等方面的事迹。总之,绒敦巴在西藏和印度等地的求学生涯,看似富有神话色彩,然通过研究可以知道:第一,他在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众多高僧大德的指导,从而为他的佛学造诣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他一生发掘出许多不同种类的伏藏,为伏藏的传承和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第三,自己修行证得成果后,得到当时很多僧俗信众的崇信,从而使他能够顺利弘扬佛法,并在囊索贡桑巴等施主的支持下,修建自己的宗教道场和寺院。第四,从尊者绒敦巴在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学习生涯中得知,过去一位高僧获得佛学之不易。比如他为了求学,"在人烟稀少需走许多天的森林路途中,处处有凶猛的野兽,树上布满了毒蛇","居住在密林深处用白石疖与花岗石等磐石建成如同帐篷一样的修行洞","因长久的日子没有食物,导致身躯发虚,……在泉水边吃到一些小石、草根、野果、树叶等"。他的这种求学精神不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吗?
巴卧·祖拉陈瓦周润年张屹
清末中央政府举办西藏地方教育述论
2024年
清朝中央政府20世纪初的教育施政,旨在巩固政权,延续濒临覆亡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开启了西藏地方近代教育进程,有利于当时的西藏地方教育发展。在“新政”的政策背景下,清政府有关西藏地方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不仅具有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实际效果,也包含教育史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张屹史建伟张誉心
关键词:西藏教育张荫棠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六)被引量:4
2012年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藏地受戒、弘法以及受明永乐帝之邀在汉地的一些活动。尤其是对第五世噶玛巴在明皇宫的活动做了详细的记载。据记载,明成祖即帝位不久,即派司礼少监侯显、僧智光携带着礼品和诏书到西藏召请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抵京后,建造坛城,弘宣佛法,并为永乐帝之母迎请牌位、为永乐帝颂《吉祥经》、做无量寿灌顶等。每一次灌顶仪式结束后,永乐皇帝仿佛目睹了许多非凡景象,为让其子孙后代都信仰藏传佛教,他下令由宫廷中最著名的画师将他所目睹的祥瑞图画在丝缎上,皇帝亲笔书写了题记,用藏、汉、突厥等文字抄写在画幅上。今天保存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资福长卷"与此记载完全相同。由于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得银协巴在皇宫弘法"多有灵瑞",永乐帝甚为高兴,多次赐宴和赏资,还赐封他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为大宝法王)。大宝法王原是元朝封给八思巴的,是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中的最高封号,明朝之所以把这个封号封给了第五世噶玛巴,是因为当时噶玛噶举教派在西藏的势力正逐步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萨迦派。自从第五世噶玛巴受封为大宝法王之后,这一封号即成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专有的一个封号,一直到明朝末年他们都自称大宝法王,按期朝贡。第五世噶玛巴不但为弘扬佛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明中央政权制定藏区政策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明朝对藏传佛教各教派采取了"多封众建"的政策,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为赐封。据后文记载帕木竹巴、止贡巴、藏达仓巴、林仓巴、贡觉巴等人的受封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卧.祖拉陈瓦周润年张屹
关键词:译注
试论萨班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系
2020年
萨班的教育思想内容既有历史继承也有历史总结,代表了13世纪藏族教育思想发展成就,形成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发展,客观上也顺应了封建王朝追求思想统一的内在需求。作为当时著名的大学者,其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知识观等很多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张屹张誉文
关键词:萨班知行合一藏族教育
从贺信领悟习近平主席关于西藏文化发展的宏观思考
2019年
“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最近在西藏拉萨举行,6月14日接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的贺信,向论坛开幕表示祝贺。仔细阅读习近平主席来信,不难发现除“西藏”“人民”两个高频词外,“文化”一词在贺信中反复出现三次,既反映了习近平主席对于西藏文化发展的关注,也体现出他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宏观思考。
张屹周润年
关键词:高频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根敦群培教育思想简论
2022年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根敦群培以其卓越的学术视野和思考提出了关于知识观、师生之道、学习方法等很多教育理念,并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西藏地方既往一些传统教育认知。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分析,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于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深深期待,足以说明民主改革前夕西藏地方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已产生了积极变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张屹张誉心朱盈玫
关键词:根敦群培西藏教育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七)被引量:1
2013年
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四世活佛却吉扎巴益西贝桑波于1485-1495年期间的事迹。第四世活佛却吉扎巴益西一生善于结交上层人士,据记载他之根本的僧伽以及侍从中,喜好佛法的大德与种姓高贵者最多,他经常不断地为这些上层人士灌顶、讲经等,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不仅为这些上层人士传播佛法,而且还经常出谋划策,深得这些上层人士的信赖。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资助下,修建有许多佛像和寺院。比如,他曾在乃囊寺的佛堂塑造有新佛像;在雅加地方,用金、铜铸造三十二庹高的大佛像;他还在伦珠寺大规模地修建有新佛殿;在热普岗精心建造了九十四根大立柱面积的佛殿;在上工布的东噶岩石山上修建寺院。在当雄修建有羊八井寺,从此红帽系活佛的主寺也由乃囊寺迁至羊八井寺。此外,他还不断利用自己的威望,调解教派及地方政权之间的纷争,如调解了恰塔、雅则之间的纷争。其次,本章还用大量的篇幅记载红帽系第四世活佛与第七世噶玛巴活佛的交往。因二人是师徒关系,故他经常不断地拜见第七世噶玛巴,并为第七世噶玛巴奉献有黄金及许多的礼物。此外,他们师徒二人除主持寺院事务外,还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他们曾积极为仁蚌巴出谋划策,来对付帕竹地方政权等。
巴卧·祖拉陈瓦周润年张屹
关键词:译注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五)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伊始,作者运用了《青史》所载的相关史料考证了得银协巴之上师及其弟子和同门之谊的其他一些高僧的相关生平事迹,同时又依据作者所掌握的史料,指出了《青史》所记载的错误,并提出了不同见解。此外,还概述了第四世噶玛巴圆寂后的一些征兆和第五世噶玛巴的降生及其少年时的一些情况。噶玛巴得银协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也是明代藏传佛教的著名高僧,《明史》记载他为"哈立麻",即噶玛巴。根据文中所述,得银协巴出生于年波一处名为娘达木的地方,其父名为阿巴古茹仁钦,其母哈姆吉,而且得银协巴于母腹之中时即可口诵六字真言,六个月时便欲饮茶,不但能知前世,亦可推知当下,天赋异禀。总之,为了渲染五世噶玛巴出世的庄严与神圣,作者收录了一些传说与故事,并赋予了这些传说、故事以佛教的神秘色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如此描写其实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考量,一则是源于自身的宗教信仰,二则是为了暗示由得银协巴继承四世噶玛巴的教主地位完全合乎噶举派的宗教法统。得银协巴聪颖好学,少年时便师从大规范师公贡巴与多丹仁波切研习佛教思想,加之自身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很早就形成了对于宗教社会功能的深刻理解。虽然他一方面强调"欲接众生入善境,应引众生入释道",但另一方面更认为"任何佛法也满足不了人的贪欲",客观地讲,这样的认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巴卧.祖拉陈瓦周润年张屹
关键词:译注
建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笔谈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他指出:“用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2023年12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概论》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概论》教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清晰梳理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全景呈现了中华民族演化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教材编写立意深远、主线清晰、史论结合,是一本里程碑式的教材,对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刊邀请西藏民族大学专家学者和承担“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授课任务的有关教师参与专题笔谈,重点围绕“概论”课的重大意义、重要价值的阐释解读,教材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等问题,分享见解、碰撞观点、凝聚共识。
本刊编辑部朱玉福郭云峰郭云峰刘玉皑刘玉皑邵卉芳张屹张屹郝世亮(整理)
关键词:《概论》史论结合民族学研究理论体系建设学科设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