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雷
-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动追踪冻结联合智能边缘修复技术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自动追踪冻结(SSF)联合智能边缘修复(IBR)技术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M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依据是否存在心肌桥将468例患者分为MB组(152例)和非MB组(316例),再将MB组分为心率正常组(64例)和心率异常组(88例)。所有患者均行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检查,根据SSF和IBR技术重建图像并由经验丰富的CT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果:4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共检查出MB患者152例,检出率为32.48%(152/468)。152例MB患者检查出冠状动脉174段,与SSF技术重建相比,IBR技术重建后冠状动脉狭窄度、图像评分显著升高(t=4.672,t=2.221;P<0.05);与单独SSF和IBR技术重建相比,SSF联合IBR技术重建后冠状动脉狭窄度、图像评分显著升高(t=10.111,t=5.609,t=4.706,t=2.393;P<0.05);与心率异常组相比,心率正常组图像评分显著升高(t=3.052,P<0.05)。MB患者和非MB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心率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F联合IBR技术重建可提高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维通王坤杨尚文张庆雷田传帅陆芳菲
- 19例混合型肝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结果男性14例,女5例,平均年龄64.2岁(27-74岁)。CT增强扫描表现为4种不同的强化方式:I型为快进快出型强化(5例);II型为渐进型强化(7例);III型为不均匀持续型强化(3例);IV型为此起彼伏型强化(4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7例(36.84%)。结论混合型肝癌老年男性多见,以肝门部淋巴结为主要转移途径。不均匀持续型及此起彼伏型的CT强化方式有助于提示诊断。
- 李辉张庆雷刘松伏旭史炯陈骏周正扬何健
- 关键词:肝肿瘤混合型肝癌肝细胞肝癌
- 基于简化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提出一种简化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CT和MR图像融合算法,用于PCNN模型构建融合规则。方法:采用NSST变换将已配准的CT和MR图像分解成高频和低频子图像,分别采用基于平方差之和与方向梯度特征之和的PCNN模型融合低频子图像;而高频子图像采用绝对值取大与方向梯度特征之和进行融合。采用NSST逆变换重建融合图像,选取哈佛大学脑图库8组临床实例的CT和MR图像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算法为本研究算法和5种基于NSST变换的融合算法,采用互信息、空间频率、标准差、边缘强度和相似度对融合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定性分析与其他5种基于NSST变换的算法相比,基于图像融合算法获得的融合图像对比度、清晰度和边缘强度均最佳;本研究算法所得定量结果中互信息为2.71%~13.63%,空间频率为12.25%~73.69%,标准差为1.86%~26.33%,边缘强度为0.37%~29.90%,相似度为0.37%~67.07%,均比5种基于NSST变换的算法有不同程度提升。结论:基于简化自适应PCNN模型和NSST变换的融合算法性能优越,是一种可行的CT和MR图像融合算法。
- 王坤靳晶张庆雷胡安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 肝细胞腺瘤Gd-EOB-DTPA MRI增强诊断(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腺瘤Gd-EOB-DTPA增强表现。材料和方法 :对行Gd-EOB-DTPA增强扫描的经病理学证实为肝腺瘤的2例病人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变。动脉期均有中度以上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肝细胞期与周围的肝组织相比,1例表现为等高信号,1例表现为低信号。结论:肝细胞腺瘤Gd-EOB-DTPA动态强化形式与细胞外对比剂增强类似,肝胆期可呈相对低信号或等高信号。
- 唐敏陈骏韩鹏张庆雷何健仇毓东窦鑫朱斌
-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PCL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26例中假性囊肿5例,3例囊壁薄而光滑,2例壁厚薄不均,内见片絮状稍高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为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境界清,壁薄且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浆液性囊腺瘤5例,3例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改变,内可见分隔,1例呈单房表现,2例发现钙化,增强扫描后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黏液性囊腺瘤3例,可见分叶,呈轻度强化。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呈类圆形囊实性包块,病灶内部可见乳头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样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2例,呈多房性囊性病变,壁薄,境界清晰,MRCP显示病变与扩张的主胰管相通。神经鞘瘤1例,MRI呈卵圆形长T2信号影,内见多条不规则斑片状、线状分隔影。囊腺癌5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片状及结节状强化。结论:PCL囊灶大小、分布、壁结节分布、强化情况、囊内密度及信号特点各具特征,但非典型病例需综合各种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病史、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检查等分析,确诊常依赖于手术病理。
- 余鸿鸣张庆雷朱斌李丹燕
-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磁共振成像
- 多模式MRI与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利用双回波同反相位技术(DEI)、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等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组织分布,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例T2DM患者进行人体学特征、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磁共振扫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骨骼肌细胞内、外脂肪含量、腹壁皮下脂肪面积、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脂肪总面积。将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餐后2h血糖(2hPPG)、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腹部脂肪总面积(TA)、肝脏脂肪变指数(HFF)、肝脏相对脂肪含量(RLC)在是否合并脂肪肝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脂肪面积指标(VAT、SAT、TA)及肝脏脂肪含量指标(HFF、RLC)呈明显正相关(P<0.01),且对脂肪面积指标(VAT、SAT、TA)有正向影响;2hPPG与VAT、TA呈正相关(P<0.05),2hPPG对VAT有正向影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与VAT、TA呈正相关(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与HFF、RLC呈正相关。结论对于T2DM患者应积极预防、治疗脂肪肝,磁共振能更好的检测异位脂质。
- 王心朱斌张冰张庆雷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磁共振波谱脂肪含量
- 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3.0T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磁共振波谱成像质量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1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传统单源发射(ST)与双源发射(DT)模式下进行双侧海马T_2WI横断位成像和2D-PRESS1H-MRS扫描。对比分析所得T_2WI图像中海马的平均信号强度(ASI),以及MRS测定的海马各代谢物的相对浓度Cho/Cr、m I/Cr、NAA/Cr、Cho/NAA和信噪比Cr-SNR、Cho-SNR、mI-SNR、NAA-SNR等数值。结果所有海马T_2WI,均能清楚显示海马形态、大小,能够满足画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和定位MRS的需要。共得到左右海马MRS 76个(ST和DT模式下各38个)。海马T_2WI图像测得ASI:ST时,左侧575.27±37.59,右侧558.09±38.79;DT时,左侧560.20±46.32,右侧552.13±45.03。左右侧海马对比:ST时,两侧海马的ASI差值为17.18,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5);DT时,两侧海马的ASI没有差异(差值L-R=8.07,P=0.0564>0.05)。Cr、Cho、m I、NAA代谢物的信号噪声比(signal noise ratio,SNR):ST时,左右侧海马的SNR差异较大(所有P值均<0.05),使用DT后两侧海马的SNR差异消失(所有P值均>0.05)。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消除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和海马代谢物SNR的差异,对3.0T磁共振海马结构及波谱成像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断海马区域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田传帅徐彬钱玉王慧婷宋维通王坤张庆雷朱斌张冰
- 关键词:海马磁共振成像
-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评估活体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日趋普遍的肥胖、2型糖尿病、过度饮酒、心血管疾病等都可引起体内脂肪代谢紊乱。非脂肪组织的异常脂肪堆积,可造成脂肪肝,并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肝癌;肌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异常增高,可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并与线粒体功能下降有密切联系。组织活检是诊断脂肪变及判断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有创及疼痛性而不被接受以及存在取样小及取样误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王心张冰张庆雷朱斌
- 关键词:脂肪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活体多模非脂肪组织
- 不同b值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利用不同b值的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价食管癌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行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30例。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分别行常规MRI及多b值的DWI扫描,b值选择为0~500、0~800和0~1000 sec/mm^2。测量并观察食管癌灶ADC(ADC_(2max)、ADC_(2min)及ADC_(2mean))值的变化,疗效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结果 30例食管癌患者中,除5例未完成磁共振检查,3例病灶无法测量外,其余22例食管癌患者完全缓解13例(59.1%)、部分缓解9例(40.9%)。放化疗后ADC值较放化疗前均升高。当b=0~500及0~800 sec/mm^2时,治疗后病灶ADC值(ADC_(2max)、ADC_(2min)及ADC_(2mean))在不同疗效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当b值为0~1000 sec/mm^2时,病灶的ADC值在不同疗效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b值区间(b=0~500及0~800 sec/mm^2),ADC值(ADC_(2max)、ADC_(2min)及ADC_(2mean))在预测食管癌放化疗疗效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0.897。结论 b值0~500 sec/mm^2、0~800 sec/mm^2时ADC值作为预测食管癌放化疗效果的指标具有可行性。
- 徐亚运郑欢欢刘松张庆雷周正扬任伟陈文萍胡安宁
- 关键词:B值食管癌放化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磁化率定量成像评估靶向药物对肺腺癌伴脑转移治疗反应的随访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及胸痛1个月余,伴有乏力纳差消瘦,2016年4月18日收治入院。首诊影像表现:胸部CT示左肺上叶肺癌可能。肺穿刺活检病理及基因检测:左肺腺癌。肺组织示肺泡上皮异性增生,部分区域间异型纤体浸润性生长(图1A)。免疫组化示癌细胞表达KI67约67%(+)、HER2 (0)、EGFR(+)、ERCC1 (++)、BRCA1 (-)、PD-L1(-)、E-CAD(+)、VIM。
- 李雪平张鑫李茗张庆雷张冰
- 关键词:脑肿瘤靶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