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珂

作品数:4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211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枇杷
  • 10篇枇杷属
  • 8篇枇杷属植物
  • 8篇火龙果
  • 6篇基因
  • 5篇植物
  • 4篇选育
  • 4篇野生
  • 4篇异源
  • 4篇异源表达
  • 4篇杂交
  • 4篇栽培
  • 4篇后代
  • 3篇野生种
  • 3篇栽培技术
  • 3篇生种
  • 3篇实生
  • 3篇种质
  • 3篇开花
  • 3篇快速繁殖

机构

  • 40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40篇张志珂
  • 17篇秦永华
  • 15篇胡桂兵
  • 15篇林顺权
  • 11篇赵杰堂
  • 8篇杨向晖
  • 6篇胡又厘
  • 4篇刘成明
  • 3篇张荣
  • 3篇傅嘉欣
  • 3篇李涛
  • 3篇何业华
  • 3篇刘义存
  • 3篇张燕
  • 2篇张海岚
  • 2篇陈杰忠
  • 2篇欧阳若
  • 2篇李桂芬
  • 2篇陈彬
  • 2篇栾爱萍

传媒

  • 6篇果树学报
  • 3篇福建果树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中国果业信息
  • 2篇现代园艺
  • 2篇东南园艺
  • 2篇第六届全国枇...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南方园艺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四届全国枇...
  • 1篇第五届全国枇...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皮新品种华蜜黄皮的选育被引量:3
2021年
华蜜黄皮是以白糖黄皮为母本、郁南无核黄皮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F1代群体中单株优选而成的黄皮新品种。果实鸡心形,果皮橙黄色;肉质细嫩,风味蜜甜,有香气;平均单果质量7.98 g,平均单果种子数1.1粒,可食率6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8%,总糖11.8%,还原糖5.4%,可滴定酸0.1%,维生素C 602 mg·kg^(-1)。华蜜黄皮树势较旺,丰产稳产性较好,早熟,在广州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成熟度较一致,适宜在广东省黄皮产区推广种植。
王力傅嘉欣阮贤聪张展伟陈盖洵秦永华欧阳若赵杰堂刘成明徐社金陈健冯瑞祥陈军梁银浩吴松浩胡桂兵张志珂
关键词:黄皮有性杂交早熟栽培技术
一种促进植物提前开花的火龙果HuNIP6;1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提前开花的火龙果HuNIP6;1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提前开花的火龙果HuNIP6;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的方法...
秦永华叶小滢张志珂胡桂兵赵杰堂
通过胚培养快速繁殖枇杷属植物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胚培养快速繁殖枇杷属植物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对胚培养材料进行科学的区别处理并针对性提出3个科学的培养基关键配方,从枇杷属的种间杂交的后代和枇杷属与它属的属间杂交后代中,获取未成熟胚进行...
林顺权李桂芬张志珂刘义存王淑群杨向晖高用顺胡又厘
文献传递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的枇杷属自然分类系统研究
枇杷属植物(Eriobotrya Lind1.)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约有30个种或变种,均原产于中国南部或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普通枇杷(E.japonicaLind1.)是枇杷属中唯一的栽培种,虽然有着...
张志珂
关键词:枇杷系统分类学数值分类学RAPD分子标记遗传性状
黄皮新品种华蜜2号黄皮的选育
2021年
华蜜2号黄皮是以白糖黄皮为母本、郁南无核黄皮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F1代群体中单株优选而成的黄皮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嫩化渣,蜜甜微酸,香气浓郁;平均单果质量10.08 g,平均单果种子数1.92粒,可食率6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7.8%,总糖含量11.1%,还原糖含量7.8%,总酸含量1.78%,维生素C含量516 mg·kg^(-1)。华蜜2号黄皮树势较旺,树姿开张,丰产稳产性较好,生产示范区平均产量22500 kg·hm^(-2)。中熟,在广州地区7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度较一致,适宜在广东省黄皮产区推广种植。
张志珂王力张展伟傅嘉欣阮贤聪刘传滨陈军赵杰堂刘成明林立红苏燕钿孙倍煜秦永华冯瑞祥欧阳若胡桂兵
关键词:黄皮有性杂交栽培技术
枇杷属野生植物生长结果习性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植物种质资源圃内种植保存的野生枇杷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依照章恢志简明分类法属于"春季开花的枇杷属植物"春、夏、秋梢多为2次抽完,冬梢1次抽完;"秋冬季开花的枇杷属植物"春、冬梢多只抽发1次,夏、秋梢多抽发2次。偶有3次抽发现象,如野生的普通枇杷的夏梢,南亚枇杷窄叶变型的春梢。同种的不同植株抽梢有不同步现象,不同年份抽梢情况也有差异,受气候环境条件影响大。同种的不同植株开花习性差异大,如台湾枇杷由潮安地区引种与由海南地区引种,花期明显不同。由此认为,《中国果树志.龙眼枇杷卷》按花期对野生枇杷属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值得商榷。野生枇杷坐果率低,多数种果实的鲜食价值不大。
原远单伟蔡俊锟陈健张志珂林顺权
关键词:野生枇杷枝梢果期
火龙果新品种粉红1号的选育
2023年
粉红1号火龙果是从红水晶实生后代群体中通过单株选种选育的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01.3 g,果皮红色,鳞片红绿色。果肉粉红色,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6%,总糖含量为10.7%,可滴定酸含量0.3%,可食率70.1%,肉质爽滑,酸甜可口。自花结实率为78.0%,在广州地区每年结果 10~12批次,结果比较多的月份为7—10月。从谢花至果实成熟在夏季(7—9月)需要28~35 d,秋冬季(10—12月)则需要40 d以上。在广州地区第一批果于6月上中旬成熟,最晚一批于12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成熟后,常温下可以保存7~10 d,7℃可以保存30 d以上。适合我国南方火龙果种植区栽培。
张志珂马梅冰胡桂兵严朝东叶耀雄张荣秦永华
关键词:火龙果自花结实
一种增强植物耐寒性或培育高耐寒性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植物耐寒性或培育高耐寒性植物的方法。本发明首次克隆出两个火龙果响应低温胁迫的基因,其是NAC基因家族的成员,长度均为819bp,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均为272个。发现异源表达该两个新基因能够使转基因植株受...
秦永华胡兴隆胡桂兵张志珂赵杰堂
枇杷属植物茎尖离体培养及褐化抑制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野生枇杷成年树茎尖离体培养技术并抑制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方法】以华南农业大学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圃所收集保存的14个分类单元的野生枇杷,以及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茎尖为培养试材,进行了成年树茎尖的离体培养及培养过程中褐化抑制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抑制褐化物质等对茎尖褐变程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枇杷属植物在离体培养和褐化上差异性。【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同种或不同种枇杷的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作用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在MS+ZT0.5 mg·L-1+IBA0.1 mg·L-1条件下获得了100%的萌动率,且无褐化;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的茎尖离体培养的萌芽率都达到100%,相对其他枇杷属植物比较容易进行离体培养;而大花枇杷、香花枇杷、窄叶枇杷、细叶枇杷和小叶枇杷褐化程度较高(66.67%~100%),茎尖的萌动率很低(0~26.67%);窄叶枇杷茎尖培养的萌动是最困难的,但在培养基中添加TDZ的条件下,褐化率降至0,萌动率达到100%。试验发现MS+TDZ0.5 mg·L-1+BA1.0 mg·L-1+NAA0.1 mg·L-1的配方组合对所试验的各种野生枇杷茎尖培养都有很强的抑制褐化作用(0~33.33%),并且使茎尖上的芽在1周内就能开始萌动,生长势也最好。【结论】通过不断优化各种培养技术和条件使枇杷属植物的茎尖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以后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甚至转基因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
刘义存岑伟仪黄天启林玉霜张志珂高用顺林顺权
关键词:枇杷茎尖离体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
13份化橘红种质的鉴定研究
2023年
为了有效地鉴定和区分化橘红种质,改善市场上橘红产品混乱的现状。本研究以13份化州当地不同产区的化橘红(大合黄绒、大合密叶、平定黄绒、平定密叶、平定红肉、山车正毛、带刺正毛、山车凤尾、山车副毛、山车假西洋、山车光青、平定金钱笃、平定实生梨)作为材料,通过植物学形态分析、干品化学成分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正毛和非正毛种质在叶长、叶形指数、L^(*)、a^(*)和b^(*)及果形指数上有显著差异:正毛种质的叶形较非正毛的更细长,色差值的绝对值更大,其果型指数偏小,形状上更偏向高扁圆形,而非正毛种质更偏向球形;正毛与非正毛化橘红种质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且绝大多数正毛化橘红的野漆树苷含量高于5.00 mg/g,而二者的柚皮苷和水溶性浸出物均无显著差异;在遗传距离为15 cM时,ISSR和SRAP分子标记能够将13份种质分成正毛1组和非正毛3组;当P<0.05时,仅有果实形状、果型指数与野漆树苷和柚皮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水溶性浸出物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结合3种鉴定结果表明,分子标记区分化橘红种质是最为可靠的,其次利用植物形态(花瓣长度、果实形状与果型指数)或化学成分(野漆树苷和醇浸出物含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正毛和非正毛种质。
叶宾黄洁文李宇魏鸿瑶吴良肪丁玙谷潇雨赵杰堂胡桂兵秦永华王艳慧张志珂
关键词:化橘红种质鉴定植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分子标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