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雷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模型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数字地形
  • 1篇数字地形模型
  • 1篇水分
  • 1篇水分亏缺
  • 1篇农业
  • 1篇小麦
  • 1篇径流
  • 1篇径流模拟
  • 1篇亏缺
  • 1篇集水
  • 1篇集水农业
  • 1篇旱区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区
  • 1篇半干旱
  • 1篇半干旱区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胜雷
  • 2篇梁天刚
  • 1篇戴若兰
  • 1篇赵松岭
  • 1篇徐雨清
  • 1篇刘勇

传媒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半干旱区小麦水分亏缺特征及其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利用近30年(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甘肃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内,春、冬小麦理论需水量(ETm)、有效降雨量(EP)、水分亏缺量(WD)、水分亏缺指数(WDI1)和小麦生长时间(d)之间的数理关系;对半干旱区小麦气候水分亏缺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小麦气候水分亏缺模型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春、冬小麦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时期均为拔节—抽穗期,其次为抽穗—成熟期;春、冬小麦理论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同小麦生长时间均成抛物线型关系,水分亏缺量同有效降雨量和生长时间分别成对数和抛物线型关系;水分亏缺指标WDI1可较好地反映小麦干旱的状况。
梁天刚张胜雷赵松岭
关键词:半干旱区小麦水分亏缺
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三维地貌影像图及其地貌意义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报告了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三维地貌影像图的制作过程,结合实地考察获取的结果对该地区的冰蚀地貌现象和过程、冰期划分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刘勇张胜雷
关键词:数字地形模型
基于 GIS 栅格系统的集水农业地表产流模拟分析被引量:30
1998年
采用GIS的方法,建立了环县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了本区地表水流方向、集流能力、子集水区的划分及水系网络空间分布等水文特征.以栅格化径流系数法为基础,模拟了该区多年平均产流量的空间分布,以及降雨量分别为10、20、30、40、50和60mm时,环县各自然集水盆地内可产生的径流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M不仅可模拟地表大型水系网络的空间分布,而且可模拟小型水道的空间走向;利用栅格化径流系数法,可快速分析子集水盆地产流量的空间分布.这些研究结果,对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的规划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梁天刚张胜雷戴若兰徐雨清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集水农业径流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