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混合痔术后伤口的肿胀、疼痛时常困扰患者,尤其是排便、换药更让患者产生恐惧,痛苦难耐,其原因主要是局部特殊的生理位置,加之排便刺激,使肛门括约肌痉挛,伤口张力增大,肿胀加重,渗血较多,愈合延迟。笔者对我院60例混合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中药坐浴对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探讨中药外治法对痔疮术后止痛、消肿、减少渗血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
- 贾建东张丽芬刘媛越鲍家伟张萌
- 关键词:中草药洗剂手术后期间
- 中药内服配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药乳痛灵内服配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乳痛灵,每次6粒,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乳癖消,每次6粒,每日3次。两组皆配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皆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总体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对照组分别为84%和88%,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乳痛灵内服配中药离子导入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 张丽芬宋阿凤王志华张萌卢艳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药内服中药离子导入
- 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96)和对照组(n=72),其中观察组予以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两组创面情况及渗出物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达92.71%,较之于对照组81.94%高(P<0.05);两组治疗后渗液量、窦道深度、肿块面积、IL-1、IL-6均较治疗前缓解,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少/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脓腐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预后情况,更有利于患者创面恢复。
- 张萌
-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非哺乳期乳腺炎创面愈合
-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
- 2023年
-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恶变而来,是上皮成分和结缔组织混合的恶性肿瘤[1]。1938年由Muller首次报告,1982年WHO将其命名为PTs,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良性、临界性和恶性三类,良性起病多无明显症状,交界性及恶性多生长迅速。目前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Ts是一种占乳腺肿瘤<1%的纤维上皮性病变,50%~80%是良性的,其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见远处转移[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结合文献对本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 朱晨张萌王泽贾建东
-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辅助放疗
- 肉芽肿性乳腺炎现代研究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炎性疾病。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关于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没有一种定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均以乳房肿块就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所以本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超声诊断的资料较多,但无明显的特异性;影像报道较少,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尚无致死性报道,目前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1-3]。
- 张萌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 丹酚酸B预适应对心肌细胞保护在蛋白激酶C转导途径中的作用
- 国外学者Murry在1986年首次发现缺血预处理(IPC)现象,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后,可增强心脏对后续较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它是一种内源性机体保护机制,国内也称之为预适应、预处理或预调。这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开辟了新...
- 杜嵘张萌郭利平高秀梅商洪才刘洋
- 关键词:心肌细胞保护蛋白激酶C转导途径
- 文献传递
- 乳腺增生症(气滞血瘀痰凝型)以解郁膏结合托瑞米芬治疗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评分的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解郁膏与托瑞米芬治疗联合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9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给予托瑞米芬治疗,B组同时联合解郁膏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B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膏与托瑞米芬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
- 张萌
- 关键词:托瑞米芬临床疗效
- 糖尿病足溃疡中医综合外治方案被引量:8
- 2014年
-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2.5亿糖尿病患者中是糖尿病足的患病率达6%~20%,其中有15%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严重者造成截肢。根据既往临床中西医外治对照研究文章所见,综合中医治疗有效率约为84.6%,西医治疗的有效率为55.8%。然而,在各种临床研究中均存在一定问题:如没有统一的整体治疗方案、临床外科治疗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没有统一的纳入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
- 王军张学勇马红莲李云平张光磊王刚矫浩然徐阳毕海军张丽芬贾建东鲍家伟赵瑞勤曾一刘媛越张萌卢艳丁志明马晓明郭瑞峰
-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9年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虽然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的乳腺良性疾病,但该病具有病情凶险,且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经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等均是引发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高危因素。在某个角度上分析,因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暂无规范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中西医治疗等方法,但实际治疗方式仍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中西医进行深入研究。
- 张萌
-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西医
- “乳增康颗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4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hyperp lasiaofbreast)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发生率高达30%~50%。目前认为本病多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病因。该病发生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我国于1987年已将其列入癌前病变之一。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们采取医院协定处方乳增康颗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王志华张丽芬宋阿凤卢艳张萌
- 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