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宁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梯田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以高分辨率Qu ickB ird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依托“3S”技术,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小河沟典型小流域内的梯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Qu ickB ird卫星数据进行区域或流域梯田监测,能够解决梯田传统监测费劳、费时以及精度低等问题,是获得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动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 寇权王愿昌吴永红张西宁杜鹏
- 关键词:梯田监测方法遥感分辨率
- 黄土高塬沟壑区3类沙棘结实特征对比分析
- 2023年
- 大果沙棘、蒙中杂交沙棘、中国沙棘3类沙棘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塬地、坝地均能很好地完成结实,大果沙棘果实成熟最早,蒙中杂交沙棘稍晚,而中国沙棘还要晚1个多月到2个多月。3类沙棘纵径生长很快,横径生长较慢,果实成熟时大果沙棘呈圆柱体,蒙中杂交沙棘呈圆球体,中国沙棘呈扁球体。不管在坝地还是塬地,沙棘果实百果质量均以大果沙棘为最大,蒙中杂交沙棘次之,中国沙棘最小。沙棘株产塬地明显高于坝地,塬地中国沙棘株产最高,达5.05 kg,是蒙中杂交沙棘株产2.74 kg的1.84倍,为大果沙棘株产1.56 kg的3.24倍。大果沙棘虽然产量最低,但是上市早,价格高;蒙中杂交沙棘稍晚于大果沙棘;中国沙棘虽然产量最高,但成熟最晚,原料相对较多。3类沙棘特点各异,优势互补,在建设工业原料林时,利用不同的成熟期进行合理搭配,可为沙棘企业连续提供长达5个月(7—11月)的新鲜原料。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建议在塬边条田、坡地梯田进行推广种植。
- 张西宁闫晓玲赵嘉莹
- 关键词:沙棘果实成熟期株产黄土高塬沟壑区
- 高塬沟壑区阴坡林分配置集水造林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高源沟壑区阴坡集水造林时,采用水平阶、鱼鳞坑和不整地3种整地形式,对油松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整地形式下,油松×沙棘混交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干径、郁闭度最高;水平阶整地费用最高,其次为鱼鳞坑。在劳力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可采用鱼鳞坑整地形式造林,以保证苗木成活率,降低成本。
- 张西宁张绒君闫晓玲
- 关键词:阴坡集水造林水平阶鱼鳞坑油松高塬沟壑区
- 高塬沟壑区阳坡林分配置集水造林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对高塬沟壑区阳坡不同集水造林处理方式的土壤含水率、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蓄槽整地方式土壤含水率最高,集水面积越大,收集的雨水越多,土壤含水率越高;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高塬沟壑区阳坡地段,采用集蓄槽整地造林效果最佳,其次为鱼鳞坑;侧柏×沙棘混交林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优于侧柏纯林,采用集蓄槽整地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优于鱼鳞坑,且两种整地方式均比对照(不整地)好。
- 赵国栋张西宁范小玲王斌
- 关键词:集水造林侧柏沙棘鱼鳞坑阳坡高塬沟壑区
- 高塬沟壑区禾本科牧草集水种草试验研究
- 2011年
- 在同一集水区宽度、同一集蓄比、不同播种方式下,对牧场草、红象、传奇、球道、优美、老芒麦、披碱草、杂三叶进行集水种草试验,观测蓄水区的土壤含水率,及牧草出苗率、适宜性、产草量等,经对比分析表明:高塬沟壑区荒山种植的首选草种是牧场草,披碱草、老芒麦、优美可作为辅助牧草与其他产量高的牧草混播,而杂三叶不能在天然草场改良中应用。
- 闫晓玲张西宁张绒君
-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牧场草高塬沟壑区
-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计算了甘肃省高原沟壑区3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调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年均增加入渗量为1 484.33万m3,年均增加拦蓄径流量和拦蓄泥沙量分别为1 161.6万m3和184.4万t;淤地坝年增加拦蓄径流量为23.04万m3,拦蓄泥沙量为15.39万t。沟头防护工程减轻沟蚀的保土量为60.92万m3;淤地坝年均增加保土量为8.9万t。年均减少雨季径流量5 076.6万m3,增加旱季径流量48.6万m3,从而减轻了洪灾和旱灾。
- 张绒君郭嘉于艳丽张西宁左荣胡文峰
- 关键词:水土保持黄土高塬沟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