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伟成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疗效
  • 3篇早期糖尿病
  • 3篇早期糖尿病肾...
  • 3篇肾衰
  • 3篇继发
  • 2篇蛋白尿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中膜厚...
  • 2篇增厚
  • 2篇肾衰竭
  • 2篇他汀
  • 2篇内中膜
  • 2篇内中膜厚度
  • 2篇尿白蛋白
  • 2篇尿白蛋白排泄

机构

  • 14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东莞市莞城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彭伟成
  • 9篇郑东文
  • 7篇林宏初
  • 7篇刘国辉
  • 7篇吴恒莲
  • 6篇区冰玲
  • 6篇阮雪玲
  • 4篇张秀薇
  • 4篇邝明子
  • 3篇张拔山
  • 3篇刘思明
  • 3篇叶锦荷
  • 3篇尹彩红
  • 3篇黄娇平
  • 2篇张丽梅
  • 2篇李幼姬
  • 2篇黄灼伦
  • 2篇陈月影
  • 2篇黄秀娟
  • 2篇熊斌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因素强化干预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
刘玉华陈伟坤彭伟成熊斌黄灼伦叶锦荷任卫红黄娇平尹群芳蒋江卫林庆陕陈杭军赖小惠朱苗飞张秀薇黄秋霞孙晓玲谢玉环祁志云禤文婷郭冠芬黄秀娟黎佩珊
该研究发现对新诊T2DM患者采取多因素综合干预后1年能延缓CCA-IMT的进展,HbA1c、hsCRP的下降幅度能够预测CCA-IMT的进展, 下降幅度越大,CCA-IMT的进展越慢。ACE DD基因型是新诊T2DM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合并症遗传易感基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膜型狼疮肾炎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膜型狼疮肾炎 (MLN)的疗效及其对MLN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75例肾病综合征程度的MLN患者分为两组 ,中西组 :4 2例 ,予强的松、环磷酰胺和“狼疮方”治疗 ;西医组 :33例 ,予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随访观察患者的狼疮肾炎活动情况、复发率、肾功能、尿蛋白和副作用等。结果 :两组均有效降低狼疮肾炎活动指数 ,但中西组的疗效优于西医组 ,且复发率较低 ,肾功能保存较好 ,尿蛋白改善较好 ,副作用较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MLN的较好方案。
刘思明叶任高彭伟成李志坚李幼姬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预后环磷酰胺狼疮方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组加用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总疗效、症状改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5 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4 .2 9% (P <0 .0 1) ;各种症状明显改善 ,改善率 90 %以上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两组UAER均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P <0 .0 5 ) ;治疗组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但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 ,可降低UAER、改善肾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吴恒莲林宏初方敬爱彭伟成郑东文
关键词:丹参糖尿病肾病
前列腺素E_1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观察前列腺E1(LipoPGE1)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 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福辛普利 )和治疗组 (福辛普利 +LipoPGE1)。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8周UAER、S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 (2 )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 (3)治疗后两组BUN、FBG、MPA、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ipoPGE1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
林宏初吴恒莲刘国辉阮雪玲区冰玲郑东文彭伟成
关键词:前列腺素E1福辛普利联合用药糖尿病肾病
钙三醇维持治疗慢性肾衰竭早期继发性甲旁亢的必要性和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长程低剂量罗盖全维持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早期继发性甲旁亢(SHPT)的必要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01~2004-02经罗盖全治疗达到观察终点、血清iPTH为正常值2.5倍和3倍的早期SHPT患者共2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隔日和每日0.25μg罗盖全进行为期2年的维持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罗盖全。结果 治疗组中83.33%~94.12%血清iPTH质量浓度维持在正常值2~3倍的理想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45.45%,P<0.01。结论 对经罗盖全治疗血清iPTH质量浓度降至正常值2.5倍和3倍的SHPT患者分别予隔日和每日口服0.25μg罗盖全维持治疗2年是必要、有效和安全的。
刘国辉林宏初吴恒莲邝明子阮雪玲区冰冷彭伟成郑东文尹彩红佘燕萍张拔山
关键词:PTH继发性甲旁亢治疗组正常值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和早期治疗研究
林宏初邝明子吴恒莲阮雪玲刘国辉张拔山彭伟成郑东文区冰玲尹彩红
该课题采用了双位点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118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以探讨iPTH在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SHPT)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并根据血清iPTH的不同水平对33...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免疫放射分析法罗盖全
血液透析抢救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56例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的有效性。方法 对56例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患者的血透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成功抢救53例,占94.64%,3例死亡,占5.37%。结论 抢救药物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的关键在于早期的预防性透析,以及处理好相应的并发症。
彭伟成叶锦荷
关键词:血液透析药物中毒肾衰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临床特点。方法1991~2004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第一次AMI的39例CAPD患者为透析组,50例非肾功能不全病人为对照组,比较它们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演变、心肌酶变化和住院期病死率等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透析组的首发症状较不典型;AMI发生后患者就诊时间较迟(P<0.05)。透析组不典型心电图演变(61.5%vs26.0%)和不典型心肌酶变化(90.0%vs12.5%)均较对照组多(P<0.05),但不典型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均符合AMI的国际诊断标准,而不典型心肌酶变化则不符合。透析组心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期死亡率透析组高于对照组(69.2%vs6.0%,P<0.05)。结论CAPD患者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演变和心肌酶变化均不典型,动态观察心电图是诊断AMI较为可靠的手段;发生AMI后CAPD患者住院期病死率极高。
刘思明叶任高彭伟成袁飞区冰玲郑东文李幼姬
关键词:腹膜透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酶
叶酸联合甲钴胺对尿毒症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治疗
丁少波陈树明黄洪英欧阳英周丽清黄余龙常雪琴谢映辉陈祥洪关灵刘国辉彭伟成彭伟成
该项目选择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叶酸片和甲钴胺片,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Hcy水平显著下降,颈动脉内-中...
关键词:
关键词:尿毒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清Lp(a)水平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之间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变化与早期糖尿病肾病 (EDN)进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降低血清Lp(a)水平在防治EDN进展中的意义。 方法 :(1)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测定结果将 1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DM组 (糖尿病肾损害Ⅰ~Ⅱ期 ) 90例和EDN组 96例 ,比较上述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p(a)水平 ;(2 )将 96例E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4 8例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 4 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氟伐他汀 4 0mg。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9个月时检测血清Lp(a)、FBG、UAER和Scr ,分析血清Lp(a)水平变化与EDN进展之间的关系。 结果 :(1)单纯DM组血清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EDN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DM组 (P <0 .0 1) ,血清Lp(a)水平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 (r =0 .4 0 5 ,P <0 .0 5 )。 (2 )治疗组血清Lp(a) 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且随着Lp(a)水平的下降 ,UAER和Scr亦同步下降。 结论 :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 ,降低血清Lp(a)水平能有效减少E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林宏初吴恒莲邝明子陈月影刘国辉张秀薇阮雪玲张丽梅黄娇平郑东文彭伟成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氟伐他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