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腹腔镜结合硬化剂在治疗肾囊肿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时结合使用硬化剂,以减少肾囊肿复发率。方法不同硬化剂体外处理肾囊肿壁,观察不同时间段囊肿壁硬化效果,选择适当硬化剂。86例单纯性肾囊肿,其中单纯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38例,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并术中结合硬化剂治疗48例。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6~36个月),B超复查囊肿大小。结果单纯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6.6±15.3)min,住院时间(5.3±1.6)d,长期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10.5%);采用后腹腔镜术中结合硬化剂组平均手术时间(38.2±13.8)min,住院时间(5.6±1.4)d,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囊肿后腹腔镜去顶术中结合使用硬化剂,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康复快等优点外,能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
- 李运柱李文洲陈琳余家俊彭松胡卫锋李国灏冯滔张伟郭枫
- 关键词:肾囊肿硬化疗法
- 经尿道电切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癌(12例报告)
-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癌根治的效果。方法针对2006年1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肾盂/上段输尿管癌患者(肾盂癌患者8例,上段输尿管癌患者4例),先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袖套状切除输...
- 李国灏陈琳李运柱彭松胡卫锋余家俊张伟王勇郭枫吴钉
- 文献传递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膀胱穿刺造瘘的体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总结膀胱穿刺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单纯汽化电极和汽化切割电极配合膀胱穿刺造瘘施行TUVP 300例,为造瘘组,未采取膀胱穿刺造瘘行TUVP的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造瘘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8.6±9.4)分钟,对照组为(68.2±11.3)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造瘘组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在TUVP术中应用膀胱穿刺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灌洗液流量,使视野更清晰,同时减少灌洗液的吸收,避免膀胱逼尿肌损害,手术时间减少,降低TUR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确切。
- 李运柱胡卫锋李文洲陈琳彭松余家俊冯滔张伟王勇
- 关键词:膀胱造瘘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电切综合征
- 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前肾血管CT血管成像(CTA)在指导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血管处理的作用。方法:15例患者中肾癌9例,肾错构瘤6例。术前均行肾血管CTA。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动脉。结果:CTA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3例,占总病例数20%,副肾动脉1例,占总病例数6.7%。术中探查均发现CTA所提示的异常血管,探查未发现其他异常动脉。本组15例全部手术成功。结论:CTA能清楚显示血管的解剖及变异,为术中处理肾动脉提供有效的指导。
- 彭松黄健李运柱尹心宝
- 关键词:螺旋CT肾动脉变异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经核素骨显像将98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所有患者均检测PSA和AL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SA和ALP检测结果、阳性率及与骨转移关系,分析二者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以及核素骨显像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分布情况。结果:骨转移组血清PSA和ALP水平均高于非骨转移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A单项检测结果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L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PSA和ALP值随着骨转移分级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PSA和ALP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敏感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结果58.2%,且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多位于胸腰椎部位。结论:PSA和AL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可提高其诊断率。
- 郭枫陈琳李运柱彭松李国灏朱晨曦余家俊王勇万志华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碱性磷酸酶前列腺癌骨转移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开放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和开放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和开放手术方式行肾切除各7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方面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开放肾切除术组。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 李文洲李运柱赵星球郭敬杰彭松陈琳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肿瘤
- 辣椒辣素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辣椒辣素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安慰剂对照组(B组)。A组15例,2%利多卡因40mL灌注保留30min排空后再用辣椒辣素溶液(100μmol.L-1,100mL)膀胱灌注保留30min后排空。B组15例,用安慰剂呋喃西林溶液(1∶5 000)替代辣椒辣素及利多卡因,方法同A组。观察A、B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周、1个月、用药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每日排尿次数、尿急程度)和尿动力学参数(FDV、MCBC、Qmax)。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参数比较,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辣椒辣素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指标,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李文洲陈琳胡卫锋李国灏彭松
-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辣椒辣素膀胱灌注尿动力学
- 硬化剂体外处理肾囊肿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硬化剂体外硬化处理后的肾囊肿进行病理学研究,以便为配合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时选择合适的硬化剂及其作用时间。方法分别选取500g/L葡萄糖溶液、200g/L硫酸铝钾溶液、无水乙醇、10%甲醛溶液(体积分数)、石碳酸溶液作为硬化剂。将硬化剂作用于囊肿壁内腔面,处理时间为30s及1、2、5、10min。处理后组织HE染色,观察囊肿壁变性坏死程度。结果500g/L葡萄糖、200g/L硫酸铝钾处理10min后仅有部分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无水乙醇处理10min后有部分上皮细胞未发生变性坏死;10%(体积分数)甲醛溶液处理10min后所有上皮细胞均变性坏死;石碳酸溶液处理2min后所有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且深达囊肿壁外层。结论选择石碳酸作为硬化剂配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效果优于其他硬化剂。
- 李运柱李文洲陈琳余家俊彭松李国灏冯滔张伟郭枫胡卫锋
- 关键词:肾囊肿硬化剂病理
- 后腹腔镜手术联合硬化疗法治疗肾囊肿
- 李文洲胡卫锋陈琳彭松李运柱李国灏余家俊张伟王勇郭枫
- 研究背景:肾囊肿是临床常见良性疾病。近年来随着B超和CT的广泛应用,肾囊肿的报告明显增多。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也有报道该手术远期复发率较高。手术后残留的肾囊...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
- 上尿路梗阻合并非特异性感染分析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上尿路梗阻发生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并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泌尿外科上尿路梗阻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例进行研究,按规范采集相应的尿液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11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5株占66.37%,革兰阳性球菌33株占29.20%,真菌5株占4.43%;其中大肠埃希菌42株占37.17%,肠球菌属17例占15.04%,葡萄球菌属13例占11.50%;多药耐药菌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7.62%。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上尿路梗阻合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肠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也占较大比例;病原菌耐药性高,且部分呈多药耐药;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比例。
- 胡卫锋陈琳李国灏彭松余家俊万志华
- 关键词:上尿路梗阻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