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导引下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和卵园孔未闭:可行性及其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对比
- 2001年
- 近年发展起来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配置了一种能穿透12mm厚组织的新超声探头,能直接提供心腔内解剖结构的声象,已作为导引射频消融术和复杂的先心病例作房隔穿刺术的工具。该文报道了应用ICE技术导引经导管关闭ASD和卵园孔未闭(PFO)的初步经验。 虽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已成功地应用于导引关闭器来堵闭ASD和PFO,但需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不易为病家接受。
- 徐大地
- 关键词:ICF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
- Noonan综合征2例综合报告被引量:1
- 1989年
- 本综合征系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国内甚少报道,今综合报告2例如下。临床资料2例均为男性,例1,14岁,例2,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入院。体检:身材矮小,分别为82及125cm,智力落后于同年龄水平,表情呆板,有蹼颈,两耳低位,
- 钱晋卿徐大地朱会英谢祥鳌蒋仁超
- 关键词:NOONAN综合征遗传病儿童
-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
- 1995年
-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杨振东综述徐大地李修琪审校(郧阳医学院葛洲坝临床学院儿科宜昌443002)先天性心脏畸形在史前人类的遗骸中已有发现,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仑的粘土书版就曾记载了人的心脏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在活产婴中的发生率约为10%~45%[1],为人类常...
- 杨振东徐大地李修琪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室间隔缺损
-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是一种可评价和分析组织病理变化类型与程度的定量检测新技术.在评价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心脏和其它器官都有相关研究与应用的报道。在心脏方面.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评价心肌缺血、梗死、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继发性改变,以及弥漫性心肌病变的心肌声学特征和功能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背向散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 牛琳陆颖静徐大地
- 关键词:超声背向散射技术病方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缺血继发性改变声学特征
- 二维超声对小儿急性肾炎时二尖瓣返流的观察
- 1996年
-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对51例急性肾炎(AGN)的二尖瓣功能进行探查。其中16例发现存在暂时性的轻至中度的二尖瓣返流(MI),经二周后逐渐消失。原先存在的心前区收缩期杂音亦随之消失。脉冲多普勒所示的MI与X线胸片显示的特征(两肺充血,心影增大)相关很好。16例MI患儿的左房内径(LAD)/全动脉根部内径(AOD)的比率最大(平均1.32),而7例仅有左房增大但不伴MI者的LAD/AOD比率较小(平均1.25)。所有51例的左心功能均正常。故AGN心力衰竭的机理是由于体内液体容量超荷,当肾功能改善后,体内液体容量恢复正常,则MI亦随之消失。
- 徐大地罗运九任志德
- 关键词:二尖瓣返流二维超声急性肾炎收缩期杂音心前区小儿
- 二维超声诊断法洛氏四联症伴肺动脉瓣缺如
- 2001年
- 徐大地王舒陈秀玉
-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并发症肺动脉瓣缺如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三维超声心功能研究
- 2006年
- 目的 对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术后三维超声心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肺动脉瓣狭窄患儿16例进行术前、术后48~72h、术后3个月三维心功能测定。同时设立无心脏疾病儿童16例作对照组。结果 介入治疗前EDV、ESV、EDVI及ESVI均小于术后48~72h和术后3个月,P〈0.01。EF值术前与术后48~72h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与术后3个月相比已有升高,P〈0.01。对照组在第1天、第3天、第3个月的EDV、ESV、EDVI、ESVI测值均无明显变化,EF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是准确测量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心功能测量的有效方法。
- 陆颖静黄敏华仰德李锦康陈绣玉王舒徐大地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
- 双刃导管切割肺动脉瓣的临床应用
- 1993年
- 用可折叠的双刃导管切割狭窄的肺动脉瓣,可缓解右室排血的受阻。在多次动物实验,证实其可行性和安全性后,即进行临床应用。3例手术前后的右心室压力分别从85,100和120mmHg降至42,60和90mmHg。最后一例年龄13岁,圆锥部狭窄较重,术后造影显示狭窄口已扩张,但右室压力下降不明显,再用球囊导管作瓣口成形术,右室压力降至48mmHg。
- 华仰德谢亚藩徐大地王文健钱晋卿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心室造影
- 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对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3DE)在左心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计重建了25个心脏的三维结构。其中正常组10例,病毒性心肌炎组(简称心肌炎组)10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组(简称心肌病组)5例。左心功能指标为M型超声(ME)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维超声(2DE)和3DE的EF和左室每搏输出量(SV)。结果 因用3DE重建图象来计算心脏容积等参数时无需进行任何假设,故能获得更直观和精确的左室容量信息。结论 本文认为:1.习惯上应用的EF正常值(≥60%)偏大,建议改为>50%为宜;2.超声在ME、2DE和3DE三种方法对心肌炎组EF测值的对比中以3DE法最敏感(P<0.01),建议临床上可将3DE的EP测值作为对心肌炎左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3.超声三种方法对心肌病的EF测值都极敏感(P<0.01),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徐大地陆颖静吴明漪陈秀玉徐慧源
-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
- 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双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附59例分析)
- 1994年
-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双动脉瓣下VSD(Doubly Committed Subarterial Defect),是VSD中的特殊类型.其室间隔的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蝽的上主和肺动脉瓣的下方,命名甚多(如培上型VSD、圆锥隔缺损VSD、流出道部VSD及肺部干下VSD等).其病理,
- 徐大地黄敏谢亚藩
-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小儿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