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干化学法测定小鼠尾血电解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试验运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两种方法检测钙离子通道a1亚单位528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的电解质水平,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首先对该电解质分析仪的精密度进行检测,再选择同一小鼠,先取尾血使用干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再从眼球取全血,使用湿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两者进行比较。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干式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电解质Na+、Cl-、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6±0.18)%、(3.61±0.22)%、(4.40±0.19)%,均<4.5%。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电解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检测项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呈线性相关(其中Na+、Cl-的r值均>0.975)。结果表明该电解质分析仪精密度高,稳定性好,且两种方法所检测电解质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及良好的可比性,后续试验可以使用干化学法替代湿化学法进行电解质检测。
- 徐宏燕智红叶陈瑛瑛战大伟颜克松张云姚合斌
- 关键词:基因敲入电解质可行性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相关的Cchl1a3基因R528H敲入小鼠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构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相关的Cchl1a3基因R528H敲入小鼠模型。方法将Cchl1a3-knock-in打靶载体电转染ES细胞,经过G418和Ganciclovoir筛选阳性ES细胞克隆并用PCR和DNA测序法鉴定。将阳性ES克隆注射到小鼠囊胚,获得嵌合体小鼠。通过杂交获得的杂合子小鼠与FLP小鼠交配繁育获得去neo杂合子小鼠,并用PCR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将去neo杂合子小鼠交配得到纯合子后代,进行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观察。结果打靶载体成功转染ES细胞,PCR和DNA测序法证实9个ES细胞克隆发生正确的同源重组。通过显微注射获得7只嵌合体小鼠。将嵌合体小鼠交配繁育的杂合子小鼠和FLP小鼠交配获得9只去neo杂合子小鼠,最终得到15只去neo纯合子小鼠。该小鼠在发育至性成熟阶段,精神、饮食及活动状态良好,但是在4个月龄时逐渐出现脱毛,皮肤破溃甚至死亡。结论成功构建Cchl1a3基因R528H突变的纯合子小鼠,为研究人类CACNA1S基因功能和阐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雍曾花徐宏燕王大鹏王晓英姚合斌
- 关键词: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基因敲入小鼠
- 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低血钾疾病模型的评估及其机制的探讨
- 背景与目的:Cchl1a3基因(相当于人类CACNA1S基因)第528位精氨酸被组氨酸所替代(R528H)是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oPP)有关的错义突变,...
- 徐宏燕
- 关键词:精氨酸组氨酸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低血钾疾病模型的评估及其机制的探讨
- 目的 Cchl1a3基因(相当于人类CACNA1S基因)第528位精氨酸被组氨酸所替代(R528H)是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PP)有关的最为常见的错义突变.本课题组应用Red/ET技术和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
- 徐宏燕陈瑛应智红叶姚合斌
- 低钾血症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 2015年
- 为了适应临床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和低钾血症相关临床研究的需要,建立了低钾血症患者信息管理系统专病数据库。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Access2010软件设计,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收集低钾血症患者的初诊和随访的相关病历资料,运行稳定,数据错误和丢失等情况未有出现。此数据库界面友好、简洁,易于操作,结构化标准化的字段设计,避免了数据的杂乱无章,便于检索和使用,实现了数据资料的高效查询,数据可以方便的导出,便于数据的统计和管理,使日常工作和科研积累得到有机结合,为后续的研究积累大量的资料,为临床医疗和科研创建了有力的平台。
- 戴欣姚合斌徐宏燕智红叶
- 关键词:低钾血症数据库信息化管理
- 基因敲入小鼠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的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建立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周龄基因敲入Ca V1.1-R528H雄性小鼠及8周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各36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随机原则(三因素分别为突变、甲状腺素及胰岛素因素,两水平为有或无)分为8组。其中有甲状腺素处理组的小鼠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按350μg/kg体重连续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12 d,末次给药后有胰岛素处理组按0.8 U/kg体重给予腹腔注射短效胰岛素,分别检测并记录各组小鼠注射前(0 min)及注射后(30、60 min)的血钾。结果 (1)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的小鼠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及毛色枯燥现象,相比对照组,饮食及饮水量明显增多,而体重增加缓慢。甲状腺功能检测显示T3、T4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TSH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单独给予甲状腺素或胰岛素处理,突变组与野生组血钾同时间点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高甲状腺素毒症下给予胰岛素处理后,突变组与野生组同时间点(30、60 min)比较突变组血钾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3)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单独突变因素或甲状腺素因素对血钾并没有作用,仅有胰岛素对降低血钾有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以及胰岛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均有交互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胰岛素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1)高甲状腺素毒症制备成功。(2)利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成功的建立了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
- 智红叶徐宏燕陈瑛瑛陈亚宁周丽君战大伟颜克松姚合斌
- 关键词:基因敲入CA胰岛素
- 激素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目前未明。临床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伴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发作前常有明显诱因,发作时伴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作者对上述各激素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生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 徐宏燕姚合斌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