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康
- 作品数:90 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药物基因组学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 2010年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主要是按危险度分层进行联合化疗,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低危患儿化疗的毒副反应和远期并发症,同时保证对高危和复发患儿实施强有力的化疗。尽管实施了这种以危险度分层的规范化治疗,
- 廖清船仇锦春张永徐康康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时期药物基因组学危险度分层远期并发症
- 兴化莳萝的化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利用色谱和光谱方法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乙醇-水梯度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硅胶、凝胶、反相柱层析和薄层色谱等技术分离出纯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光谱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出四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9(11),12-齐墩果烯(I)、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II)、β-谷甾醇(III)及其苷β-胡萝卜苷(IV)。结论明确了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 高姗徐康康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小儿烫伤膜剂的研制
- 李嵘徐康康沈卫民陈刚李燕许静廖清船赵真龄
- 一、课题来源和背景:小儿烫伤膜剂的研制为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No:NY98046)。二、应用领域、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系将院临床使用多年的自制制剂烫伤油进行剂型改良,研制成一种适用于儿科烧烫伤的外用膜...
- 关键词:
- 关键词:烫伤膜儿科
- 半夏人工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9年
- 程莉华徐康康
- 关键词:半夏栽培
-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疗效。方法:39例确诊为BECT的患儿,给予Lev单药治疗,剂量20~60mg.kg-1.d-1。结果:39例中38例随访3个月~1年9月,失访1例,38例中完全控制31例,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2例,加重1例。结论:Lev单药治疗BECT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对抑制癫痫性电活动有一定的疗效。
- 钱宗云徐康康金波卢孝鹏
- 关键词:良性癫痫中央颞区棘波儿童
- 抗粘合剂辅助治疗儿童粘连性肠梗阻
- 儿童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在肠梗阻治疗措施中,我院除了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静脉支持等,还常用自制抗粘合剂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 王继荣徐康康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粘合剂术后肠粘连
- 文献传递
- 海洋药物研究简况被引量:5
- 2010年
- 海洋生物体内一些结构奇特、新颖的化学物质具有药理特异性、高活性和多样性,已成为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海洋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海洋药物研究作了展望。
- 高姗徐康康
- 关键词:海洋药物
-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呼吸通提取液的工艺研究
- 2012年
- 目的制定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呼吸通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的吸附、解析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动态吸附中药液浓度、树脂量、流速对吸附的影响;解析液浓度、体积、流速3个因素对解析的影响。结果吸附药液浓度为0.1 g生药/ml,树脂用量为2倍药材量,速度10 ml.min-1;解析液为70%乙醇,10倍药材量,流速10 ml.min-1,黄芩苷的解析率可达90%以上。结论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呼吸通提取液工艺简单、稳定、可控。
- 仇锦春廖清船张永裴东根徐康康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
- 甲基强的松龙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深低温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MP组,应用SABC技术检测脑组织S-100β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S-100β蛋白呈基础水平表达;MP组S-100β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MP可能通过抑制S-100β的过量表达,对深低温缺血再灌注脑损害发挥保护作用。
- 章云峰徐康康彭卫莫绪明
- 关键词:脑损害缺血再灌注S-100Β蛋白
- 腹舒粘敷贴缓解儿科乳糖酸红霉素静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腹舒粘敷贴在缓解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5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乳糖酸红霉素,B组联合应用乳糖酸红霉素+山莨菪碱,C组联合应用乳糖酸红霉素+腹舒粘敷贴,每组患儿均为50例。同时观察各组患儿应用乳糖酸红霉素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山莨菪碱和腹舒粘敷贴均可明显缓解乳糖酸红霉素静滴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缓解注射部位疼痛,山莨菪碱优于腹舒粘敷贴。结论:腹舒粘敷贴可明显缓解乳糖酸红霉素静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王继荣徐康康韩青
- 关键词:腹舒粘敷贴山莨菪碱乳糖酸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