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旺林

作品数:40 被引量:66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盆地
  • 23篇鄂尔多斯盆地
  • 12篇勘探
  • 11篇奥陶系
  • 10篇油气
  • 10篇成藏
  • 7篇储层
  • 6篇盐岩
  • 5篇地层
  • 5篇地质
  • 5篇天然气成藏
  • 4篇延长组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烃源
  • 4篇古隆起
  • 4篇层序

机构

  • 34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40篇徐旺林
  • 19篇张月巧
  • 15篇高建荣
  • 14篇赵振宇
  • 13篇郭彦如
  • 9篇张延玲
  • 8篇刘俊榜
  • 7篇庞雄奇
  • 6篇宋微
  • 6篇白莹
  • 3篇白斌
  • 3篇李建忠
  • 3篇付金华
  • 3篇张春林
  • 3篇魏建设
  • 2篇包洪平
  • 2篇马中振
  • 2篇史晓颖
  • 2篇李相博
  • 2篇杨威

传媒

  • 7篇石油学报
  • 7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天然气工业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50
2014年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与地震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建立了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提出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五要素"分析方法。应用该分析方法在奥陶系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6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奥陶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盆地不同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盆地西部窄大陆边缘北部奥陶系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7五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南部发育层序Osq1—层序Osq7七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特马道克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总体上西部地层西厚东薄,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南部宽大陆边缘奥陶系发育盆地所发现的8个层序,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凯特阶早期,地层南厚北薄,向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中东部台内洼陷奥陶系仅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5 TST,以盆地东部洼陷东侧最厚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盆地北部伊盟古隆起、西南部庆阳古隆起主体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二者的鞍部仅发育Osq4 TST层序,表明盆地西部的祁连海槽与盆地东部的华北海在中奥陶世晚期有过短暂连通。
郭彦如赵振宇徐旺林史晓颖高建荣包洪平刘俊榜张延玲张月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层序界面奥陶纪
改进Stockwell变换法识别碳酸盐岩溶洞——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溶洞发育段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比较发育,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但其尺度较小,因地震数据分辨率较低,直接利用地震资料预测溶蚀孔洞发育段比较困难。首先对Stockwell变换(S变换)引入调节因子,使高斯窗随频率的变化减慢,从而提高S变换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对改进S变换时频谱进行子波谱拟合,得到聚集性更好的时频谱,从中提取地层吸收属性剖面,对碳酸盐岩溶蚀洞穴进行预测。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分析结果看出,对改进S变换的时频谱进行子波谱拟合后,不论是左斜率还是右斜率法,均能获取稳定的吸收属性剖面,而且都能够清晰地刻画出溶洞发育段的位置。
张繁昌李灿灿徐旺林
关键词:碳酸盐岩
成熟度与热模拟产物分步萃取对滞留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明确抽提过程中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所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对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生烃母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熟富有机质泥页岩进行生、排烃热模拟实验,并结合热模拟固体残样的实测随机镜质体反射率(R_(O))值,准确剖析热演化程度和溶剂极性对生源和沉积环境参数适用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极性的大小不仅会影响抽提物的产率和族组分特征,而且会显著影响抽提物中正构烷烃、三环萜烷的分布特征,但对甾烷的分布特征影响并不明显。溶剂极性和热演化的双重影响导致生物标志物参数的适用范围存在明显区别,ΣC_(21^(-))/ΣC_(22^(+))和(nC_(21)+nC_(22))/(nC_(28)+nC_(29))仅在低熟—高成熟的中期阶段(R_(O)值介于0.70%~1.48%之间)可作为有效的生源参数,而沉积环境判识参数Σ三环萜烷/Σ藿烷值适用范围更窄,仅在低熟—高成熟早期阶段(R_(O)值介于0.70%~1.34%之间)有效。(C_(19)+C_(20))/C_(23)TT、C_(25)TT/C_(24)TeT和规则甾烷的优势分布参数作为有机质生源参数受热演化程度影响比较显著,样品成熟度不一致时需慎用。值得注意的是,生源参数C_(24)TeT/(C_(24)TeT+C_(26)TT)和沉积环境参数Pr/Ph在R_(O)值介于0.70%~1.95%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最终评价结果,不会因抽提溶剂极性和热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出现偏差。
严刚李姗姗徐耀辉梁文燕徐旺林白莹刘岩赵守钰
关键词:热模拟实验成熟度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沉积模式
本文依据2009年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奥陶系地层系统与层序地层重新划分与对比基础上,以层序为单元,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通过奥陶纪各期岩相古地理图工业化编图,揭示了盆地内奥陶纪不同...
郭彦如赵振宇徐旺林高建荣张月巧张延玲刘俊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硫化氢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13
2022年
硫化氢成因对认识碳酸盐岩型天然气的成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Tao112井马家沟组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样、薄片制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阴极发光分析、显微测温和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了研究区硫化氢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机制,探讨了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天然气的成藏特征。结果表明,Tao112井马家沟组中硫化氢的原始丰度明显大于5%,形成温度在160~220℃,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反应成因。在马家沟组发生的TSR反应中,马家沟组中的膏盐岩段是最主要的硫酸盐矿物来源;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和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可能提供了生成硫化氢所需的烃类供应条件;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地层压力差保证了TSR反应的发生和持续。
吴小力徐旺林李荣西李宁熙刘齐赵迪赵帮胜覃小丽白莹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天然气成藏奥陶系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深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6
2020年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深层白云岩储层近年来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具有一定勘探前景。综合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对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深层马家沟组马三段、马四段储层特征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马三段储层以海退蒸发环境的含膏云岩为主,马四段储层以海侵环境的灰质云岩、粉—细晶云岩为主;马四段、马三段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溶孔(溶洞)、晶间孔、晶间溶孔、微裂隙;微裂隙、膏模孔、溶孔和粒间孔;孔隙结构复杂,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可划分为溶孔型、晶间(溶)孔型、微裂隙型和微孔型4种类型;现有资料显示马三段—马四段平均孔隙度分别为2.1%和2.3%,平均渗透率分别为0.19×10-3μm2和0.22×10-3μm2。中央古隆起、乌审旗—靖边次级古隆起以及神木—子洲低隆带控制了马三段—马四段沉积相带及有利岩相分布;沉积微相控制岩石原始沉积组构,一定程度影响储层物性,砂屑云岩、晶粒云岩及膏质云岩的储层物性通常相对较好;此外,成岩作用也是控制盐下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多种成因机制下的白云化作用是晶间孔形成的主要方式,表生成岩环境及埋藏成岩环境下的溶蚀作用控制了次生孔隙的发育;燕山期构造活动对储层微裂隙的发育起关键作用,显著改善了储层渗透性。总之,构造背景、岩石组构、成岩作用以及裂缝作用决定了盐下深层储层的储集性能,是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付玲李建忠徐旺林郭玮李宁熙张月巧宋微孙远实
关键词: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古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孔隙特征及页岩油赋存方式被引量:16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页岩油勘探潜力巨大,开展页岩储层特征研究对于明确优势储层、指导下一步页岩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露头及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地球化学特征和孔隙度、渗透率等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页岩的孔隙特征,并探讨了长7段页岩油的赋存方式。盆地南部地区长7段发育隐纹层型、粒序纹层型、波状纹层型、平直纹层型和断续纹层型5类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有机储集空间、无机孔隙和裂缝。平直纹层型页岩是最好的页岩油储集岩性,主要发育超压破裂缝、有机质孔和弯曲—平直狭长缝状粒间孔等储集空间,以平行板状宏孔和中孔为主。页岩油储层中孔和宏孔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_(1)和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_(2)的相对关系,而大量发育的微孔可能会提高孔隙结构的复杂性。结合页岩类型和孔隙特征,认为长7段页岩油具有“自生自储”、“近源聚集”和“短距离聚集”3类富集模式特征,受控于连续沉积的页岩岩相沉积序列,表现为连续成藏—富集。
白莹白斌徐旺林张月巧孙远实刘羽汐高建荣王夏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孔隙特征
油气藏裂缝型储层预测方法——以济阳坳陷古潜山为例被引量:13
2006年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的潜山主要由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采用特征重构和属性反演技术,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认为其储层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深侧向电阻率(Rlld)变化不大,浅侧向电阻率(Rlls)的值相对降低。通过重构反映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特征曲线,并选取相关的地震属性作为井间信息,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反映裂缝发育程度的特征属性数据体,预测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展布。预测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具有良好效果。
徐旺林庞雄奇王军魏建设张淑品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概率神经网络早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内幕气源特征及勘探方向被引量:20
2019年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按照勘探程度划分为上、中、下3个组合,分别为马家沟组五段1—4小层(上组合)、马家沟组五段5—10小层(中组合)和马家沟组四段—马家沟组一段(下组合)。为探索中组合内幕天然气气源特征,开展了天然气组分、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天然气成因识别及烃源岩评价等研究工作,并与研究区上古生界及奥陶系风化壳的天然气开展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天然气在组分特征、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及风化壳天然气存在差异;利用天然气组分数据,结合前人实验图版判识,认为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天然气中存在原油裂解气。②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发育沥青,是内幕烃源岩生成液态烃热裂解产物。③受潮坪环境沉积体系控制,中组合典型烃源岩层段(马家沟组五段6小层)可以划分为泥云坪环带、含膏盐缓坡、膏盐岩洼地3个相带。④马家沟组五段6小层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泥云坪环带,累积厚度可达8~20 m,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75%,R_o为1.9%~2.7%,处于热裂解生气阶段,具备规模供烃潜力。⑤泥云坪环带和含膏盐缓坡是有利勘探方向,乌审旗东部、靖边西北部和吴起—志丹地区是3个有利勘探区带。
徐旺林胡素云李宁熙魏新善高建荣赵振宇李相博刘俊榜张月巧宋微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岩原油裂解气
概率神经网络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三维地震勘探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能力的不断加强,地震特征属性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地震特征属性分析和综合研究是地球物理学家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地震特征属性进行模式识别是一个新的研究...
徐旺林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地震反演地震波形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