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炳荣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热带
  • 4篇西太平洋
  • 3篇盐度
  • 3篇温度
  • 2篇热带西太平洋
  • 2篇热状况
  • 2篇IOP
  • 1篇断面
  • 1篇浙江海洋
  • 1篇水文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暖池
  • 1篇热结构
  • 1篇热力
  • 1篇热力结构
  • 1篇资源调查
  • 1篇温盐
  • 1篇温盐结构
  • 1篇降水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杭州大学

作者

  • 9篇徐炳荣
  • 8篇林传兰
  • 4篇厉善华
  • 1篇应仁方
  • 1篇董如洲
  • 1篇方同德
  • 1篇黄树生

传媒

  • 3篇东海海洋
  • 3篇热带海洋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OGA COARE IOP期间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
2000年
利用 TOGA COARE IOP期间“向阳红五号”调查船在 2°S、 1 55°E附近进行的 3个航段的多项目综合性科学考察资料 ,对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 TO-GA COARE IOP期间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的热状况具有 El Nino事件发生前的特征。对航段平均来说 ,暖池深度、海洋上层混合层深度和海面至 2 60 m水层的平均温度 ,均是逐航段递次减小的。这种 El Nino事件发生前的热状况特征是该海域海表盛行风向转为西风 ,东向流加强 ,暖水流失的结果。此外 ,在航段内各热状况要素也存在由局地海气耦合性变化造成的数天至十多天尺度的变化。
林传兰方同德厉善华徐炳荣
关键词:COAREIOP西太平洋暖池热状况
1985—1986年冬季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热状况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
1989年
据海洋调查船“向阳红14”号和“向阳红16”号在1985年12月—1986年3月期间观测到的XBT及CTD资料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1985—1986年冬季次表层热状况的分布特征。在1985—1986年冬季,热带西太平洋亦道附近海域,表层暖水比常年深厚,温跃层的纬向坡度比常年大。在130°E剖面上,8°N附近次表层等温线升高,这表明在太平洋西部,北赤道流及北赤道逆流比常年加强。这些海洋次表层热状况特征与Wyrtki等人指出的埃尔尼诺(El-Nio)事件发生前的热带西太平洋热状况相符。
林传兰徐炳荣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
TOGA-COARE IOP期间赤道西太平洋海表壁垒层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向阳红五号”调查船于1992-1993年TOGA-COARE(TropicalOceanandGlobalAtmosphere-CoupledDeeanAtmosphereResponseExperiment)强化观测期(IOP)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观测到的CTD、海面气象等资料,计算了海表barrierlayer(壁垒层)厚度。并对该海区壁垒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机制作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观测期间壁垒层平均厚度为11.9m,较历史平均值薄,并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局地强降水及海面风速主要通过影响海表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大尺度风场、流况主要通过影响等温层深度的变化而使壁垒层厚度发生变化。
徐炳荣林传兰董如洲厉善华
关键词:TOGA-COARE赤道西太平洋海表
1984──1989年165°E断面海水温盐结构的距平变化
1998年
使用1984—1989年期间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及法国ORSTOM完成的沿165°E断面共17个航次调查中的温、盐资料,对1986—1987厄尔尼诺(E1Nino)及1984-1985,1988年反厄尔尼诺(LaNina)事件期间海洋上层温、盐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文章指出,165°E断面温、盐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变化周期之特征;研究期间E1Nino与LaNina温、盐结构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盐度分布及次表层温度结构的不同;165°E断面上的温、盐结构在E1Nino及LaNina期间的变化是各种海-气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其中赤道带纬向风及赤道表层流系的变化是该海区温、盐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林传兰厉善华徐炳荣
关键词: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温度盐度
北太平洋中部热带海域深层水文状况分析
1990年
通过对“向阳红16”号调查船1986年1月至3月在北太平洋中部热带海域(北纬7°~13°,西经178°~165°)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时取得的深层水文观测资料的分析,指出该海域平均底层流是从西南流向东北。此结果与Knauss(1962)及Mantyla(1975)的分析结果相符。文中还初步分析了海底地形对深海水文要素分布的影响。
徐炳荣
关键词:热带海域水文北太平洋
热带降水对海洋表层温、盐结构的影响
1990年
利用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在首次全球大气试验(PGGE)期间所取得的典型的海面气象及深度温度计观测资料,较详细地分析了西太平洋赤道海区对流性降水对海洋表层温、盐结构的影响。计算了受降水影响的海水薄层中的热量收支,所得结果与观测事实基本相符。
徐炳荣林传兰
关键词:热带降水温度盐度
浙江海洋公益服务系统建设展望被引量:2
1993年
海洋公益服务系统是指以服务于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公益性质的支持和保障系统。按内容可分为海洋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包括海洋环境预报、最佳航线选择、海洋资料和情报、海洋通信和导航定位、海洋测绘和制图。技术服务包括海洋开发和工程建设的环境调查,救捞、潜水服务等。以支持和保障实现海洋开发总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目的,根据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海洋公益服务的总需求,制定浙江省海洋公益服务的目标和任务,进而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响应迅速的海洋公益服务系统是很重要的,将为今后30~5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林传兰徐炳荣应仁方
关键词:资源调查
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的年际变化和渔况变动的关系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使用 1960—1989 年期间浙江沿海各海洋站的海表温度、盐度、海洋水文断面观测以及长江径流量资料,据相关和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和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其相互之间以及与渔况的关系。指出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长江径流量和渔况均明显存在2.5年的周期变化。在2.5 年变化周期上,这些要素变化关系密切,部分地与El Nino/La Nina 事件相联系。每当浙江沿海水域海表温、盐度和长江径流量发生持续的异常,渔况必发生变化。可据温、盐度、长江径流量的长周期变化预测渔况的长周期变化。
林传兰徐炳荣黄树生章渭林郑平胜沈乃珍
关键词:温度盐度
热带西太平洋表面风场的变化及其对海洋上部热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据1962~1980年逐月平均表面似风应力资料,用调和分析及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表面风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区表面风场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季节位移有关,其年际变化则有明显的与埃尔尼漆南方涛动现象(ENSO)相对应的变化。且表面风场通常比ENSO有超前的异常变化。文中还初步探讨了表面风场变化对海洋次表层热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风应力涡度引起的埃克曼抽吸作用(Ekmanpumping)可近似解释该海区温跃层深度的平均季节变化。该海域赤道附近表面纬向风应力的变化与西太平洋暖水区体积变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徐炳荣林传兰厉善华
关键词:热力结构风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