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道旺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松溪县林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笋用
  • 6篇笋用林
  • 5篇毛环竹
  • 3篇土壤
  • 3篇红壳竹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施肥
  • 2篇土壤管理
  • 1篇氮肥
  • 1篇毒害
  • 1篇毒害作用
  • 1篇有机质
  • 1篇造林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结构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竹鞭
  • 1篇主成分

机构

  • 8篇松溪县林业局
  • 1篇福建林学院

作者

  • 9篇徐道旺
  • 3篇杨金满
  • 2篇陈少红
  • 1篇郑郁善
  • 1篇陈礼光
  • 1篇刘惠云
  • 1篇张世山

传媒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闽北森林土壤有机质与供肥性能的关系被引量:8
1989年
本文采用随机抽取样本,对福建省建阳地区各县(市)进行土壤调查,并进行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到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和保肥供肥性能,并对磷、钾素的活性程度和速效养分供应具有显著影响。
徐道旺刘惠云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红壳竹笋用林竹鞭的生长结构及其分布被引量:8
2004年
通过对红壳竹不同年龄竹鞭长度、重量、鞭段长度、鞭径、侧芽 (笋芽、壮芽、弱芽、空芽节 )数量及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竹鞭的分岔和延伸方向等进行分析。认为壮龄鞭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为幼龄鞭 ;壮龄鞭在 10~ 2 0cm土层分布最多 ,幼龄鞭在 0~ 10cm土层分布最多。竹鞭大多数为平行生长。
徐道旺杨金满邱章忠
关键词:红壳竹笋用林竹鞭
毛环竹笋用林丰产结构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在影响因子的多因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通过立竹度、平均胸径、年龄结构等因素对竹笋产量、竹材产量、竹林收益等指标的影响来研究毛环竹笋用林的丰产结构 ,结果以立竹度为 135 0 0株· hm-2 、平均胸径为 3~ 3.5 cm、年龄结构为 2~ 4 a生各占 1/ 3的林分竹笋产量最高 ;立竹度为 135 0 0株·hm-2 、平均胸径为 3~ 5 cm、年龄结构为 2~ 4 a生各占 1/ 3的林分经济效益最高。
徐道旺
关键词:毛环竹笋用林丰产结构主成分分析正交试验
毛环竹笋用林土壤管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竹笋的产量和地径为指标,对施有机肥、加客土、深翻松土、除草等措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60~75t·hm-2、加客土5cm、1a深翻1次、1a除草2次的竹林经济效益最高。
徐道旺
关键词:毛环竹笋用林土壤管理
毛环竹笋用林生物量结构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通过对毛环竹林分、单株生物量及其结构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环竹林分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密度为10800~12900株·hm-2时生物量最大,地上部分可达到50t·hm-2以上,地下部分可达到30t·hm-2以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为:地上部分生物量秆>枝>叶,其比例大致是6∶3∶2或2∶1∶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其比例变化幅度在1 183~1 784之间。毛环竹单株生物量与胸径、竹高呈正相关,在生产实践中可用模型W=aDbHc进行估测,其精度达95%以上。
徐道旺陈少红杨金满
关键词:毛环竹笋用林生物量
毛环竹造林施肥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对毛环竹造林施肥、浇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对新鞭生长量、出笋数量、新竹高度和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 ,施肥量以每穴施用尿素 5 0~ 10 0g、钙镁磷和硫酸钾各 5 0g为宜 ,增加施肥量的效果不明显 ,徒然增加成本 ,施氮肥过量还会对母竹产生毒害作用 ,降低造林成活率 ,影响成林速度。种植时 ,每个种植穴至少应浇水 5~ 7 5kg ,如氮肥施用过量则应浇水 10kg以上 ,以缓解氮肥对母竹产生的毒害作用。
徐道旺杨金满邱章忠张世山
关键词:毛环竹造林施肥氮肥毒害作用
红壳竹笋用林土壤管理的研究
2005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竹笋的产量和地径为指标,对红壳竹笋用林施有机肥、加客土、深翻松土、除草等措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60~75t/hm2,每年加客土3cm,每年深翻1次并除草2次的竹林经济效益最好,且成本相对较低。
徐道旺
关键词:红壳竹笋用林土壤管理正交试验客土除草
毛环竹高产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运用Con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调查毛环竹丰产林36块标准地,配制竹林密度效应模型W=220.41256N0.5218831D0.2631992。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结果可为现有毛环竹林管理密度的调整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郑郁善陈礼光徐道旺
关键词:毛环竹密度效应高产林
红壳竹笋用林施肥效应试验被引量:5
2005年
在竹林结构合理、搞好土壤管理的红壳竹笋用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可大幅度提高竹笋产量,每年1 hm2施尿素450 kg、钙镁磷150 kg、硫酸钾200 kg,并分3次在3、6、9月施用,产笋重量可达16 286 kg.hm-2,且新竹地径较大,最为经济适用。
徐道旺陈少红邱章忠
关键词:红壳竹笋用林施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