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忙尼沙·阿不都拉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肝癌
  • 2篇肝癌诊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新疆哈萨克族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诊...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三维适形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适形
  • 1篇糖蛋白
  • 1篇同期化放疗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记

机构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忙尼沙·阿不...
  • 4篇包永星
  • 3篇杨颖
  • 3篇肖蕾
  • 2篇毛睿
  • 1篇玛依努尔·艾...
  • 1篇艾力·吐尔逊
  • 1篇张瑞丽
  • 1篇陈婷
  • 1篇艾斯卡尔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肿瘤标记物联合影像结果对肝癌诊断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经影像、肿瘤标记物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确诊,部分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均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相关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CT扫描。结果肿瘤标记物血清AFP、CA199、CA125、CEA灵敏度及特异度随结节增大而升高,提高最明显为4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将4项肿瘤标记物与CT扫描结果联合,灵敏度、特异度可提高到96.4%、90.0%。结论 CT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合理的综合利用,可提高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陈婷艾力·吐尔逊忙尼沙·阿不都拉艾斯卡尔杨颖包永星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肝癌
GP73、AFU和AFP单项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a-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球蛋白(AFP)单项与联合对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PHC、65例肝硬化、55例肝炎患...
肖蕾毛睿杨颖忙尼沙·阿不都拉包永星
高尔基体糖蛋白73、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9月初次就诊于我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肝癌组,肝硬化患者65例为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测定受检者血清GP73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AFU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水平。计算GP73、AFU、AFP单项检测与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 4组受检者血清GP73、AFU、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73、AFU、AFP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为0.804〔95%CI(0.746,0.862)〕、0.798〔95%CI(0.739,0.858)〕和0.797〔95%CI(0.731,0.862)〕,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与AF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73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82.5%)、特异度(63.3%)与AFP(66.3%、8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灵敏度=4.65,χ2特异度=28.91,P<0.05);AFU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73.8%)与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特异度(77.5%)与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5)。联合检测中,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为92.5%,GP73+AFU+AFP的敏感度为96.3%。结论 GP73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敏感度,而AFP具有较好的特异度;GP73、AFU、AFP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率,减少漏诊。
肖蕾毛睿杨颖张瑞丽忙尼沙·阿不都拉包永星
关键词:高尔基体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类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晚期食管癌同期化放疗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期DF方案(顺铂加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中晚期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11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汉族68例,哈萨克族44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1000mg/m2连续24h静脉滴注加顺铂20mg/m2第1~4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3DCRT从化疗第1天开始,常规分割,D,60—66Gy分30—33次6~7周完成。结果随访率为100%,哈萨克族和汉族随访满2年者分别为23、27例。哈萨克族和汉族的有效率分别为77%和85%(x2=4.89,P=0.18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9%、52%和40%(x2=1.71,P=0.191)。哈萨克族和汉族3~4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和7%(x2=1.66,P=0.435),3—4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和1%(x2=0.99,P=0.608),3—4级血液学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29%(x2=6.57,P=0.037)。结论3DCRT同期DF方案化疗治疗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相似,血液学不良反应不同,哈萨克族患者耐受性较好。
玛依努尔·艾力忙尼沙·阿不都拉肖蕾包永星
关键词:哈萨克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