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进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气管
  • 3篇支气管
  • 3篇细胞
  • 3篇哮喘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哮喘患者
  • 2篇脑损伤
  • 2篇结核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肺结核
  • 2篇ADAM33
  • 2篇ADAM33...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机构

  • 14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4篇文进
  • 7篇王晶
  • 6篇胡昕
  • 3篇王佳
  • 3篇郝艳艳
  • 2篇龚新记
  • 2篇齐曼古力·吾...
  • 2篇杨丹
  • 1篇吴佩环
  • 1篇张莹
  • 1篇刘年强
  • 1篇江道斌
  • 1篇王希江
  • 1篇李燕云
  • 1篇何元兵
  • 1篇乔继华
  • 1篇姚淑琴
  • 1篇木叶沙尔·皮...
  • 1篇夏宇
  • 1篇杜鹏

传媒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肺结核治疗结局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背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且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显示,2015年新疆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位居全国第一。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肺结核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为新疆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3—4月,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中登记的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患者。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居住地、户籍地、职业)和临床资料(患者来源、痰涂片结果、诊断类型、治疗类型、治疗结局),并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中共登记24 298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患者,其中29例诊断变更,889例无治疗结局,最终纳入研究23 380例。23 380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患者中,治疗不成功1 490例(6.4%),死亡564例(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550,95%CI(1.386,1.733)〕、居住地〔乡村:OR=1.241,95%CI(1.065,1.446)〕、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干部职员:OR=2.031,95%CI(1.038,3.974);离退休人员:OR=2.050,95%CI(1.073,3.915)〕、患者来源〔转诊:OR=1.812,95%CI(1.190,2.758);追踪:OR=1.624,95%CI(1.047,2.517)〕、痰涂片结果〔涂阳:OR=1.622,95%CI(1.420,1.854)〕、治疗类型〔复治:OR=1.859,95%CI(1.545,2.237)〕是患者治疗不成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60岁:OR=2.462,95%CI(2.038,2.975)〕、性别〔男:OR=1.394,95%CI(1.174,1.656)〕、居住地〔乡村:OR=1.265,95%CI(1.002,1.598)〕、痰涂片结果〔涂阳:OR=2.027,95%CI(1.652,2.486)〕、治疗类型〔复治:OR=1.606,95%CI(1.216,2.121)〕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居住地、职业、患者来源、痰涂片结果、治疗类型是患者治疗不成功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居住地、痰涂片结果、治疗类型是患者死亡的
杨丹文进刘年强阿依努尔.莫合买提齐曼古力.吾守尔胡昕郝艳艳王晶
ICU镇静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使机械通气患者能配合和耐受气管插管,胃管插入,吸痰等操作,降低应激反应,增加器官储备功能,镇静治疗已成为ICU机械通气患者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焦虑不安情绪而且可以增加人机协调性提高机械通气的成功率。在ICU应用十分广泛。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都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代谢和消除迅速、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等特点,符合ICU理想的镇静用药要求,
文进王佳刘宇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胃管插入应激反应
EBUS-TBNA在肺和/或纵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 TBNA)检查的14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 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 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较c 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 EBUS-TBNA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王步青文进何元兵齐曼古力.吾守尔王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方案对哮喘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方案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哮喘患者(年龄>16岁)404例。根据患者既往吸入药物情况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198例)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20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哮喘首次加重出现时间,同时使用泊松回归模型比较2组急性加重年发生率,采用两因素两水平重复测量协方差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的哮喘患者首次急性加重出现时间显著后延[5.2(2.4,7.8)d比2.0(1.6,2.4)d,Log-rank P=0.024],首次恶化的风险降低了44.0%(比值比=0.56,95%置信区间:0.32~0.95,P=0.033),急性加重年发生率也显著较低(16.0%比26.0%,比值比=0.62,95%置信区间:0.41~0.94,P=0.024)。与基线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两种方案均可达到哮喘控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控制问卷评分变化(-0.70±0.37)分比(-0.66±0.29)分,P=0.422];2组标准化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变化[(0.84±0.30)分比(0.73±0.31)分,P=0.164]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4±58)ml比(46±31)ml,P=0.285;(196±121)ml比(173±104)ml,P=0.44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不良反应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治疗方案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治疗方案明显降低哮喘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但二者在哮喘控制、生活质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善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
李双双刘晖王晶文进张莹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
医院干部保健中心833例胸部CT与X线体检筛查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X线在筛查新疆人群体检胸部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中在干部保健中心行胸部X线、CT检查的833例体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CT技术在胸部占位性病变、胸部炎症性疾病、胸部结节分布、结节大小在5 mm以内及6~10 mm的检出率较X线优势更为显著(P <0. 05)。结论胸部CT在胸部占位性病变、胸部炎症性疾病的筛查中,尤其在结节分布及直径大小的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冰欣文进胡昕郝艳艳杨丹王晶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疾病占位性病变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GF、NF-L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分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丝蛋白轻链(NF-L)水平与患者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32例TBI患者和132例普通外伤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3个亚组;观察组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血清NGF、NF-L水平;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明确颅脑损伤和血清NGF和NF-L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观察组不同亚组之间的差异,明确血清NGF、NF-L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NGF、NF-L水平对TBI的预测价值。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NGF、NF-L水平显著升高,GCS评分显著降低(P<0.01);此外,观察组中,轻症、中症和重症亚组血清NGF、NF-L水平逐渐升高(P<0.01);血清NGF、NF-L水平预测轻症颅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95%CI:0.889~0.986)和0.991(95%CI:0.982~1.000),截断值为12.5 ng/mL和66.5 pg/mL,预测中症TBI的AUC分别为0.776(95%CI:0.686~0.862)和0.837(95%CI:0.763~0.911),预测重症TBI的AUC分别为0.950(95%CI:0.900~0.987)和0.988(95%CI:0.971~1.000),截断值分别为14.5 ng/mL和157.0 pg/m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GF、NF-L水平与TBI患者预后GOS评分呈负相关(P<0.01),其预测TB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58(95%CI:0.776~0.932)和0.909(95%CI:0.824~0.978),截断值分别为13.5 ng/mL和71.5 pg/m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GF、NF-L水平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BI患者的血清NGF、NF-L水平显著升高,且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损伤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此外,血清NGF、NF-L水平升高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是预测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姚丽丹玉山江·朱玛合袁丽侯伟安凯尔·艾克拜尔文进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生长因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预后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率相对数增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22%-65%,亦有报道发生率为57%-73%。
姚淑琴李燕云文进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急性身心健康常见症状生存率
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皮素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ET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在体内起一种神经调节或局部激素作用。ET水平增高使脑微血管持续收缩、痉挛,使灌注降低,脑血流量大大减少,加重梗死灶及周围缺血、缺氧,半暗区扩大,脑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为研究ET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观察血管内皮素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浓度改变,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王忠全文进王佳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皮素阿托伐他汀血管活性多肽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
血清UCH-L1与NGAL对重度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对评估重度脑损伤(SBI)患者病情与预后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8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分为:轻度组(49例,GCS评分≥9)和重度组(39例,GCS评分<9)。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入院时血清UCH-L1与NGAL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分别与GC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6月,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清UCH-L1、NGAL水平以及GCS评分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SB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NGAL与UCH-L1水平对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生存的诊断性能。结果重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而轻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UCH-L1水平分别为28.7±5.2、15.4±3.6、10.5±2.3ng/mL,NGAL水平分别为253.8±33.4、161.5±27.3、136.6±25.1ng/mL,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损伤患者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均分别与GCS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713,P=0.023、r=-0.852,P=0.011)。随访6月,预后不良组血清UCH-L1及NGA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UCH-L1水平分别为36.2±3.9、11.6±2.1ng/mL,NGAL水平分别为285.8±24.6、114.3±10.2ng/mL,均P<0.05),而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分别为5.2±1.2、13.8±1.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UCH-L1及NGAL水平为随访6月SBI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OR=2.765,P=0.029、OR=2.965,P=0.024)。ROC曲线显示,血清UCH-L1截断值为19.5ng/mL,预测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不良的AUC为0.826,灵敏度为89.4%,特异性为80.1%。而血清NGAL截断值为182.5ng/mL,预测的AUC为0.895,灵敏度为91.2%,特异性为85.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88.9%。结论血
王佳张红玉杜鹏文进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重度脑损伤预后
3071例成人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估新登记涂阳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同时确定治疗不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3071例成人涂阳结核患者,登记个人信息,定期复诊随访,并接受抗结核治疗,追踪患者治疗结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患者治疗结局与患者基本特征及治疗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071例涂阳结核患者中男性1683例,女性1388例,2736例(89.1%)治疗成功,335例(10.9%)治疗不成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涂阳结核患者治疗失败与年龄、治疗分类、痰检复诊次数、实际管理方式相关。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复治、未完成痰检复诊、强化期督导患者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龚新记文进李月华王晶吴刚胡昕王希江
关键词:肺结核成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