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医
  • 2篇西医
  • 2篇疗效
  • 2篇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医学康复
  • 1篇益智法
  • 1篇银翘
  • 1篇银翘散
  • 1篇银翘散加减
  • 1篇银翘散加减治...
  • 1篇阵发

机构

  • 5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方亮
  • 5篇蔡颖璋
  • 1篇阮绮红
  • 1篇廖琳
  • 1篇梁雁崧
  • 1篇游国清
  • 1篇萧伟成
  • 1篇梁莉莉
  • 1篇李林
  • 1篇陈日姬
  • 1篇徐亚林
  • 1篇蔡全辉
  • 1篇赖荣斌

传媒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广东省康复医...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1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损伤后阵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辨证论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阵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辨证论治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各相关临床科室治疗的70例脑损伤后阵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辨证论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体温、血压、肌张力、过度汗出、姿势异常等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 <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35 d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35 d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损伤后阵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辨证论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方亮游国清蔡颖璋游桂娟
关键词:脑损伤辨证论治
重型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23例治疗体会
本文探讨了重型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效果与治疗措施的关系。文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VS)患者23例,恢复意识者达到2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萧伟成徐亚林廖琳蔡全辉阮绮红梁雁崧蔡颖璋方亮李林陈日姬
关键词:颅脑损伤医学康复
文献传递
银翘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病程。
蔡颖璋方亮
关键词:银翘散手足口病疗效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头汤加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疗程后按统一标准予以临床疗效判定;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74%,与对照组有效率75.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功能JO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康复治疗可以拉宽椎间隙、缓解压迫、回纳髓核、促进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辅以口服中药治疗,两者能够得以充分互补,故能加快疾病的痊愈。
蔡颖璋方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疗效
补肾益智法结合认知训练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补肾益智法联合认知训练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中医补肾益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临床医生见面时印象改变(clinicians meet impression change,CIBIC)评分,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IBIC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cale,SDSV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补肾益智法联合认知训练可有效提升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医生总体印象及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
方亮蔡颖璋赖荣斌梁莉莉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