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维佳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叶酸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有丝分裂
  • 1篇有丝分裂指数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贲门癌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剥离术
  • 1篇萎缩性
  • 1篇萎缩性胃炎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胃泌素
  • 1篇胃泌素类
  • 1篇胃炎

机构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施维佳
  • 2篇张国新
  • 2篇赵靖
  • 1篇杨树平
  • 1篇田学英
  • 1篇赵冰
  • 1篇唐春丽
  • 1篇钱娟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中GNG1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组织中G蛋白亚单位γ13(G protein subunit gamma 13,GNG13)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GIST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GNG1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GIST组织中GNG13的高表达率(73.8%,90/12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1.5%,14/122)(P<0.05)。GNG13高表达组肿瘤直径和有丝分裂指数均明显高于GNG13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GNG13高、低表达组与肿瘤直径、有丝分裂指数的5年生存率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NG13高表达、肿瘤直径和有丝分裂指数增加均是5年生存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NG13高表达可能参与GIST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直径和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有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NG13表达不能作为GIST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对预后判断具有参考意义。
杨珺施维佳赵靖贾宇新倪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有丝分裂指数免疫组织化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手术情况及病理分析。方法 32例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观察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一次性整块切除。手术时间35~150 min,切除病灶面积0.8 cm×1.0 cm^4.0 cm×6.0 cm。16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病理不符;其中,5例术前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术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为腺癌;1例术前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术前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为慢性轻度浅表性炎。术后出现腹痛3例,予解痉、止痛对症治疗,腹痛缓解;术后出现发热2例,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ESD治疗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病理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施维佳史建忠杨树平贾宇新张俨琳周彪张国新
关键词:贲门癌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4例,其中Hp阳性90例,阴性94例。Hp阳性患者分为A组43例和B组47例。A组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后再予叶酸治疗3个月。B组和Hp阴性者均予叶酸治疗3个月。各组治疗前、口服叶酸1个月、口服叶酸3个月时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行t检验。各组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时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并就胃镜下评分、病理评分行t检验。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时分别抽取55例Hp阴性者静脉血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及胃泌素17水平。结果所有患者经叶酸治疗1个月时的I临床症状评分(1.55±0.04)与治疗3个月时(1.15±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1)。治疗结束时,A组临床症状评分(1.06±0.04)低于B组(1.5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胃镜下评分(1.57±0.95)与治疗后(1.00±0.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5.51、6.90、7.53、6.34、2.90,P值均〈0.01)。55例Hp阴性者治疗前血清PGI水平[(1.03±0.19)nmol/L]低于治疗后[(2.24±0.33)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1)。55例Hp阴性者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0.86±0.05)nmol/L]较治疗前[(0.47±0.05)nmol/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P〈0.01)。结论叶酸联合Hp根除治疗对萎缩性胃炎的转归有利,可促进血清PG及胃泌素的分泌。
唐春丽赵冰田学英钱娟赵靖施维佳张国新
关键词:胃泌素类叶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