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应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井间地震地质分辨能力浅析
- 2005年
- 井间地震无低速带干扰,具有高信噪比、高采样率特点,能够识别单砂体、韵律层和层内夹层,在沉积微相划分、微构造研究、低序级断层识别、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着重从频谱特征、反射系数,分层能力等方面讨论了井间地震的地质分辨能力,希望为井间地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个借鉴尺度。
- 时应敏王延光夏吉庄乔玉雷王慧
- 关键词:地震地质井间地震断层识别低速带单砂体韵律层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机构及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
- 火山岩是三大油气勘探领域之一,虽然火山岩油气在全球多处已有所发现,但许多年来仍被视为勘探的禁区、认识的盲区。近年松辽盆地白垩系火山岩发现了徐深气田和松南气田,掀起了一轮勘探和研究的热潮。之后多个目标相继失利,勘探进入低谷...
- 时应敏
- 关键词:长岭断陷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 文献传递
-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油藏建模技术研究
-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油藏建模技术就是综合应用油藏地球物理和钻井等资料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建立三维油藏静态模型,达到寻找剩余油等目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包括常规地震、井间地震、3DVSP、高精度三维地震、...
- 时应敏
- 关键词:油藏描述地质建模井间地震
- 文献传递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东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被引量:9
- 2011年
- 近年来,长岭断陷东部进行火山岩领域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成果,多口井钻遇营城组气层,研究发现火山岩有利储层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取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对火山岩储层进行成因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火山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孔与缝连通性好,具有一定的储集条件。其中,流纹岩和凝灰岩广泛发育多种孔隙和裂缝,既有喷发阶段形成的原生孔隙,也有后期风化改造的次生孔隙;储层物性不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变小,而与岩石密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火山岩相,成分不同,储集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溢流相、爆发相火山岩是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部位。另外,风化剥蚀对储集条件影响较大,不整合面分布区也是有利储集区。
- 时应敏何登发石胜群
- 关键词:储层岩相火山岩长岭断陷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岩相模式识别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火山岩岩相是解剖火山机构、识别火山岩岩性和预测有利储层的关键。从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入手,通过研究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5种火山岩岩相的形成机制和识别特征,揭示爆发相和溢流相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是油气储集的有利相带。根据火山岩岩相的识别模式,解剖火山机构岩相变化规律,结合深大断裂、岩性变化等因素,在长岭断陷东部查干花构造带识别出多个火山体,重点描述了爆发相和溢流相的分布范围,取得了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效果。
- 时应敏何登发石胜群
- 关键词: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相
- 井间地震地质分辨能力浅析被引量:4
- 2005年
- 井间地震无低速带干扰,具有高信噪比、高采样率等特点,能够识别单砂体、韵律层和层内夹层,在沉积微相划分、微构造研究、低序级断层识别、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从频谱特征、反射系数、分层能力等方面讨论了井间地震的地质分辨能力,希望为井间地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个借鉴尺度。研究认为井间地震能够表征地层横向的变化,其垂向分辨能力可以达到1-5m,是描述剩余油“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分布的重要技术手段。
- 时应敏乔玉雷王慧
- 关键词:井间地震分辨率韵律层岩性
- 樊124块沙三下精细油藏描述被引量:8
- 2005年
- 现代精细油藏描述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应用三维地震、钻井取心、测井、开发等综合资料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物性、油气水分布、沉积微相研究和石油地质储量计算。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描述井间储层展布和非均质的变化,这就需要井间地震技术来满足开发要求。樊124块在利用常规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应用井间地震资料和解释技术描述储层井间变化、微构造、低序级断层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时应敏乔玉雷
- 关键词:油藏描述井间地震地震解释沉积微相
- 利用多尺度资料进行油藏地质建模——以樊124区块为例被引量:28
- 2005年
- 油藏地质建模是油藏描述结果的表现,是对油藏各种储层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应用常规三维地震、井间地震、钻井取心、测井曲线、开发动态等多尺度资料进行对比和油藏描述研究,可建立精细的三维构造格架模型、储层参数模型、沉积相模型、流体模型等。利用该技术综合解释了樊124区块中部低序级断层,明确了油水关系,解决了开发中存在的注采矛盾,建立的三维定量油藏地质模型为科学制定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油藏地质建模在解决开发生产难题、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尤少燕时应敏乔玉雷
- 关键词:油藏地质建模区块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地质模型最终采收率油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