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洋
-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理学社会学更多>>
- 高校教师智能教学力研究:概念演进、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重构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新生态,有赖于教师教学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了面向智能教育时代的教师"智能教学力"的概念及模型,从教师、高校、社会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智能教学力的主要因素,从确立智能教育理念、加快智能校园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数据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教师智能教学力的发展路径。
- 易洋江爱华郭娟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师发展
-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师跨界发展:概念模型、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被引量:35
- 2019年
- 新工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教师,难点与突破也在教师。高校必须走出教师传统培训的老路,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本文介绍了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揭示了教师跨界发展拟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从知识、组织、时空、思维四个维度建立教师跨界发展的概念模型;聚焦跨界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从党委统揽、校院联动、合作共赢、目标导向四个方面构建了教师跨界发展的工作机制;阐述了教师跨界发展的五条基本路径:重塑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师跨界发展工作新理念;打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教师发展培训新体系;构建突出教师核心能力素质提升的教师培训课程新架构;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完善保障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教学评价激励新机制。
- 江爱华施大宁易洋马静
-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团队的双阶段匹配优选方法
- 2023年
- 针对突发事件专家团队的遴选组建问题,提出了基于“应急任务—核心领导—团队成员”的双阶段匹配优化模型。首先,针对匹配评价参数语言信息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转换框架,提出了考虑正态云距离的匹配满意度表征方法;其次,根据“个人-团队”理论建立专业覆盖、能力互补和一致性等团队匹配原则,提出了基于应急任务的“核心领导”匹配优选模型和基于“核心领导”和“团队成员”匹配优选模型,形成联动的双阶段优化模型。最后,以航班飞行航空器起火应急救援事件为案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易洋易洋朱建军
- 关键词:突发事件管理正态云模型
- “项目制”实习驱动多专业本科生交叉培养教学改革机制研究——以物流工程为例
- 2023年
- 近年来,“卡脖子”难题成为阻碍我国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卡脖子”技术由于涉及问题多,覆盖领域广,解决较为困难,需要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才能解决。然而,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庞大的本科生数量,但是学科交叉专业的发展仍然面临操作性不强,跨度较小等问题,无法支撑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为了解决该问题,以高校普遍存在的本科生赛事、创新创业等项目为出发点,提出以项目驱动的多专业交叉培养,提高学科交叉培养水平。首先,提出了项目驱动的多专业本科生遴选机制。其次,提出了多专业本科生的协同机制。最后,提出了多专业本科生的成果评价机制。以危化品运输为例,阐述了本文提出的机制的流程。
- 童华刚易洋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金课”建设的时代背景、核心任务及制度保障被引量:15
- 2019年
- 建设“金课”,必须与现代教育变革实践同频共振、相向而行。高校要从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构建教师发展新体系等维度明确金课建设的核心任务,从制定课程评价新标准、构建质量评估新体系、建立绩效考评新体系、完善教师荣誉新体系等角度探寻评价激励机制创新。
- 江爱华施大宁马静易洋
- 关键词: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教师发展
- 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教师智能教学力提升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疫情改变了教学,推动高等教育加速迈进智能教育新时代。教师应该提升自身教学力,主动面向智能教育变革;高校应该建设智能校园,为高等教育变革提供保障。基于国内20所工科高校319位教师问卷,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力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绘制了教师教学力影响因素模型,从研究、设计、组织、决策四个维度建立了教师智能教学力生长模型,给出了工程教育和工科高校在智能教育的实践中具有先发优势的判断。针对提升教师智能教学力的路径,提出了重释教师教学力内涵、重塑智能教育理念、重建教师发展体系、重构课堂教学生态等四条对策建议。
- 易洋江爱华郭娟马静
- 关键词:未来教育智能教育教师发展
- 一种单量子二分类器编码过程中的二维酉门分解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量子二分类器编码过程中的二维酉门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构建U=R<Sub>z</Sub>(θ<Sub>7</Sub>)R<Sub>y</Sub>(θ<Sub>8</Sub>)R<Sub>z</...
- 许娟刘虎周玉倩易洋袁家斌
- “新工科”视角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4
- 2018年
-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国防科技建设项目和两化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校所企协同创新等要求,超前谋划"新工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新平台,重点实施"十三五"本科专业建设八大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卓越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党政协同、产教融合、跨界发展、校际共享"的教师发展工作体系,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机制创新、模式革新上取得显著成绩,为促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实践样本。
- 江爱华易洋梁文萍
- 数控机床的自动对刀及工件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的自动对刀及工件测量装置。包括本体、径向感应开关和轴向感应开关,所述本体为一柱形轴件,该轴件上设有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台阶,径向感应开关通过一台阶安装固定在本体的一轴向位置上,轴向感应开关固定在本体的...
- 黄娟易洋项洁琼
- 文献传递
- 高校教师跨界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20年
- 高校教师跨界搜索行为本质上是突破自身的组织与知识边界搜索并创新知识的行为。通过对208份高校教师样本分析,构建了高校组织创新氛围对教师跨界搜索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①组织创新氛围和自我效能感均对教师跨界搜索行为起正向影响作用;②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跨界搜索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跨界交流与培训在自我效能感与跨界搜索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应从聚焦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构建全生涯金师培育体系、打造智能化数据融合平台三个方面促进高校教师跨界搜索行为的发展,进而为推动新时期教师跨界发展,对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启示与借鉴。
- 易洋江爱华朱瑶丽
- 关键词:组织创新氛围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