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219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734例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根据全国20家医院的信息系统,筛选引起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参附注射液后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患者为病例组,每个病例选择4个匹配对照,分析入院病情、过敏史、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两组入院病情、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有明显差异(P<0.05,P<0.01),过敏史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与溶媒、单次剂量及合并用药有关。单次给药剂量越大,不合理联合用药越多,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白洋 杨薇 刘峘 曾宪斌 庄严 谢雁鸣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上市后评价 中国城市宜居性的主成分分析 曾宪斌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双环醇对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双环醇片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于全国18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双环醇片的患者信息(2 690例)作为暴露组,与未使用双环醇片的患者(2 690例)作为非暴露组进行对比研究,以血小板是否发生异常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血小板异常降低率(11.75%)与非暴露组(15.1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环醇片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时,对血小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维娜 张一颖 刘峘 曾宪斌 庄严 谢雁鸣关键词:双环醇 血小板 安全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4 2017年 目的探讨40~65岁女性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登记式注册研究的方法,课题组于2009年3—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 823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信息,进行连续3年的登记观察。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结果截止到2011年12月共跟踪收集共有1 498条骨折信息,总应答率为82.17%,其中有52例发生了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时间为结局变量,Cox单因素分析中,平均年龄(RR=1.083,P=0.003)、是否绝经(RR=5.462,P=0.004)、平均绝经年限(RR=1.060,P=0.010)、绝经年限≤10年(RR=4.890,P=0.008)、绝经年限>10年(RR=7.720,P=0.001)、生产次数≥3次(RR=5.870,P=0.003)、目眩(RR=3.037,P=0.001)、下肢拘挛(RR=2.315,P=0.003)及骨密度诊断为骨量减少(RR=2.376,P=0.008)、骨密度诊断为骨质疏松(RR=2.801,P=0.013)的回归参数β大于0,且RR值大于1,提示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致病的危险因素。将骨密度测定诊断、年龄、绝经年限、生产次数、目眩、下肢拘挛6个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绝经年限<10年(RR=3.257,P=0.032)及有目眩(RR=2.655,P=0.005)为其相关变量。结论 "目眩"及"绝经年限"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目眩"可能早期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申浩 魏戌 谢雁鸣 杨靖 曾宪斌 易丹辉 虞鲲 康树关键词:中医症状 PSA结合NCCS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 该研究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扶正)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设计按照开始至停止使用参芪扶正后是否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将... 艾青华 曾宪斌 谢雁鸣 杨薇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过敏反应 临床安全性评价 基于苦碟子注射液HIS数据临床实效研究 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基于海量HIS真实世界数据,探索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其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信息,为将要进行的KDZ注射液前瞻性观察研究提供思路与指导。方法:对来自18家三甲医院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24 225例数据运用统计描述方法以及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使用患者年龄主要在46~65岁,男女比例较均衡。多为来自"神经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医保病人。入院当天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患者比例较多。"胸痹"患者最多,且以"气阴两虚,并瘀"证多见。含"瘀"患者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静注为主,单次用药剂量以10~40 mL为多,用药疗程以1~3 d最多。溶媒以0.9%氯化钠注射液多见。在治疗冠心病时,主要联合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桂哌齐特等药物。在治疗脑梗死时,主要联合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等。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临床使用大多符合药品说明书,如单次剂量、溶媒、疗程、适应症、中医证型,但仍有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存在。对于这种海量HIS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需要进一步运用高级统计学方法来进行挖掘,以便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廖星 曾宪斌 谢雁鸣 杨虎 庄严 常艳鹏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 医院信息系统 实效研究 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分析真实世界苦碟子注射液对患者ALT和AST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临床中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和未用苦碟子注射液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为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18家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仓库中所有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和未用苦碟子注射液患者信息,其中使用苦碟子注射液者24 225例,未用苦碟子注射液者14 191例。运用倾向评分加权法(GBM),消除混杂因素,以得到尽可能接近于真实世界中的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发现使用苦碟子注射液与不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目前数据和分析方法,并未发现苦碟子注射液对肝功能产生影响。 徐子琦 谢雁鸣 王连心 杨薇 曾宪斌 庄严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医院信息系统 基于苦碟子注射液HIS数据临床实效研究 目的:基于海量HIS真实世界数据,探索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其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信息,为将要进行的KDZ注射液前瞻性观察研究提供思路与指导.
方法:对来自18家三甲医院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24225例数... 廖星 曾宪斌 谢雁鸣 杨虎 庄严 常艳鹏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苦碟子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病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全国18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所建立的数据库探索苦碟子注射液临床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将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后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溶媒对可疑类过敏反应有显著影响,2个亚组的对比分析P分别为0.005 5,<0.000 1。第一亚组分析发现在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同时使用维生素C、利多卡因、呋塞米、甘露醇、泼尼松龙、人参多糖注射液、甘露聚糖肽、兰索拉唑发生可疑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亚组分析发现联合使用甘露醇和果糖时发生可疑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虽然该研究在探索临床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方面做了相关分析,但是这种回顾性的逆向分析思路还值得推敲,因此所得分析结果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廖星 曾宪斌 谢雁鸣 杨薇 艾青华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 PSA结合NCCS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14年 该研究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扶正)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设计按照开始至停止使用参芪扶正后是否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将人群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观察病例选择4个匹配对照,2组年龄与性别均匹配良好。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单次用药剂量(P=0.000 2),合并使用苦参碱注射液(P<0.000 1,OR=14.312,置信区间[8.184,25.029])对疑似过敏反应有显著影响。研究基于现有HIS数据及研究方法筛选疑似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参芪扶正临床安全使用提供指导,也为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新方法。 艾青华 曾宪斌 谢雁鸣 杨薇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过敏反应 安全性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