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琼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橡胶
  • 2篇力学性能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共混
  • 2篇共混物
  • 2篇力学性
  • 1篇弹性体
  • 1篇丁二烯
  • 1篇动态硫化
  • 1篇氧化石墨
  • 1篇乙烯
  • 1篇乙烯共聚物
  • 1篇有机粘土
  • 1篇石墨
  • 1篇树脂
  • 1篇天然橡胶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2篇青岛国恩科技...

作者

  • 5篇杨其
  • 5篇曾琼
  • 2篇黄亚江
  • 2篇李松荣
  • 1篇廖霞
  • 1篇苏巨桥
  • 1篇孔米秋
  • 1篇孙可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弹性体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性粘土对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形态及流变特性的影响
2014年
采用3种有机改性剂分别对无机粘土进行改性,然后通过熔融共混制得了天然橡胶(NR)/有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粘土的有机改性程度。用扫描电镜(SEM)和流变手段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含有2条长烷基链和含有2个羟乙基官能团的改性剂对粘土具有更好的改性效果,但由于羟乙基官能团具有强极性,与非极性的NR相容性差,导致有机粘土在基体中大量团聚。各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在低频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二次平台"或者"上翘",在时间扫描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构演变。
曾琼曹燊钊苏巨桥杨其黄亚江廖霞
关键词:改性剂有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及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采用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进行改性,用TGA、XRD、XPS表征出氧化石墨和改性氧化石墨的形态和性质。通过超声共混制得其复合材料,测试得到其固化性能、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对环氧树脂固化有促进作用,改性氧化石墨对环氧树脂固化并无明显影响。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作为分散相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弯曲强度和拉伸断裂强度相对于氧化石墨填充复合材料有所提高。
李松荣王爱国王龙杨其向章曾琼曹燊钊
关键词:氧化石墨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力学性能
聚合物体系拉伸流变行为的表征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聚合物的拉伸流动在吹膜、纺丝、热成型等加工中扮演着支配的角色,因此掌握聚合物熔体在拉伸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对于控制和预测其加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剪切流动,拉伸粘度对于大分子的结构、填充粒子的各向异性、共混物中两相的结构等更加敏感。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用于拉伸流变研究的常用装置及其原理,并举例描述了单一组分聚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共混物等体系拉伸流变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拉伸流变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进行了展望。
李强曾琼杨其孔米秋黄亚江
关键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共混物
POE/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了乙烯-丙烯共聚物(POE)/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共混比和交联剂含量对POE/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以及流变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硅橡胶)/m(POE)为60/4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5%时表现出优越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到9.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740%。制备出的POE/硅橡胶在流变测试中表现出优越的流变性能,具有高剪切粘度低,低剪切粘度高的特点。
曹燊钊孙可曾琼杨其
关键词:硅橡胶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传统注射成型和微注射成型制备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ABS)共混物的2种尺寸的矩形样条,并对其相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样条的相形态差异很大,传统注射成型样条皮层分散相变形较大,且在ABS含量达到50%(质量分数,下同)时,仍为分散相形态;而芯层分散相呈球形,在ABS含量为40%时呈共连续结构;微注射成型由于剪切速率较高,冷却速率较快,样条皮层和芯层相形态没有太大的差异,分散相变形均较大,在ABS含量为50%时呈现共连续结构,即相反转区域向ABS含量较高的方向移动;随着ABS含量的增加,2种样条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
向章王爱国王龙杨其李松荣曾琼曹燊钊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微注射成型共混物相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