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维成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管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管
  • 1篇断层摄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螺旋CT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摄...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2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曾维成
  • 2篇戴穹
  • 1篇常能彬
  • 1篇汤华军
  • 1篇范光碧

传媒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面神经管迷路段与面神经膝定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迷路段与面神经膝的位置关系,以及多层螺旋CT影像测量方法的可信性。方法对15例颅底标本面神经膝至内耳道底、弓状隆起、面神经管裂孔、棘孔、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颈动脉管膝间的直线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颅底标本的扫描影像及118例病例的头颅CT影像资料进行相同项目的测量。对颅底标本两种测量方法,以及男女患者头颅CT影像资料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本直接测量与CT影像测量,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有助于医生对面神经管迷路段、面神经膝及耳蜗等解剖结构进行定位和保护。
戴穹常能彬范光碧曾维成
关键词:面神经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利用螺旋CT确定面神经管锥段位置
2012年
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面神经管锥段位置关系的信息。方法取15例开颅取脑后颅底标本,对面神经管锥段与外半规管凸、后骨半规管、锥隆起、鼓索隆起之间的直线距离进行直接测量与64层螺旋CT测量;对118例患者头颅CT扫描图像进行相同项目的测量。对颅底标本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和男女患者头颅CT扫描资料测量结果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尸骨直接测量与CT测量结果((x珚±s)mm,以下同)分别是1.49±0.61与1.55±0.60,2.27±1.02与2.19±1.07,3.31±1.31与3.39±1.28,3.78±1.26与3.87±1.42;两种方法测量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测量男女性的测量值分别为1.68±0.86与1.34±0.69,2.49±1.44与1.95±1.35,3.60±1.24与3.13±1.23,3.96±1.21与3.47±1.32;两性的测量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除可助医生明确诊断外,CT测量和面神经管的三维重建还可助临床医生术前、术中对面神经管锥段及其他解剖结构的定位与保护。在术中可以外半规管凸、后骨半规管、锥隆起对锥段定位;相反亦可以面神经定位骨半规管。
戴穹曾维成汤华军
关键词:面神经管计算机断层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