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艳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主义
  • 3篇社会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主义核心价值...
  • 2篇逻辑
  • 2篇价值体系
  • 2篇核心价值体系
  • 1篇党史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共
  • 1篇中共党史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管理
  • 1篇社会管理体制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生成逻辑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共成都市委...

作者

  • 7篇曾艳
  • 6篇李德虎
  • 1篇黄金辉

传媒

  • 1篇求实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理论探索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网络反腐的形成机理、运行障碍及规制进路被引量:15
2014年
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动因、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和技术动因的深层推动。当前,社会心态失衡、官民互动机制不畅、网络反腐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社会管理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壁垒。网络反腐的复杂动因和矛盾乱象呼唤制度的出口和法治的彰显。因此,积极培育良性反腐心态、推进国家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强化网络反腐的法治保障和健全网络反腐运行机制,就成为实现网络反腐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进路。
曾艳李德虎
关键词:网络反腐制度化法治化
功能·逻辑·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目标,就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具体而言,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凸显其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实践功能;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
曾艳李德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逻辑
协商民主视域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探析被引量:9
2013年
以协商民主视域审视"乡政村治"体制的现实运行可以发现,"乡政"与"村治"衔接互动不足、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村权"失控、社会协同乏力、群众参与不足和法治滞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实现乡镇政府管理与乡村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改革党的基层领导方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多方参与实质性推进和健全法治保障,就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进路。
李德虎曾艳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活世界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生活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认同困境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的疏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回归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必由之路。
曾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化被引量:4
2012年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透彻地阐明了党的性质、目标、策略等,同时也包含着对政党建设基本规律题的探索,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方向,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从理论创新、人才战略、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选择。
李德虎曾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基于总体性原则的分析视角
2013年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逻辑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从总体性原则出发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生成的总体性关系,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系统演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与历史、实践和世界的互动中的开放性生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推进,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践并完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薄弱环节;同时进一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资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
李德虎曾艳黄金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逻辑
接受美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新探
2013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思想信仰和行动指南,其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所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和接受效果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引。借鉴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推进。
曾艳李德虎
关键词:接受美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