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懿
- 作品数:59 被引量:2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镧、铈元素混合施用时春小麦对它们的吸收、运转和分配
- 朱永懿陈景坚
- 关键词:春小麦稀土族施肥肥效
- 磷铵中天然铀和镭在作物中的积累
- 1989年
- 应用田间小区试验,观察了磷铵中的天然铀和镭-226从土壤到玉米和早稻植株的积累情况,获得了作物不同部位放射性比活度按数量级递变的分布规律。其中α为根>茎、叶>壳>米;铀为根>茎、叶、壳>米;镭-226为根、茎、叶、壳>米。试验还表明,随磷铵施入量增加,土壤中的放射性活度未见显著变化,但在作物体中的积累略有增加。文中对磷肥施用中的放射性污染的防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陈景坚朱永懿杨俊诚顾八明
- 关键词:天然铀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比活度作物放射性污染
- ^(137)Cs在土壤中的污染行为与钾盐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 2002年
- 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污染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土壤对春小麦吸收137Cs有很大影响 ,植株中137Cs的比活度相差几十倍。在同一种土壤、不同污染水平下 ,春小麦对137Cs的吸收与土壤中137Cs的污染水平呈正相关。在137Cs污染的土壤上施用钾盐可以降低春小麦植株对137Cs的吸收。防治效果与钾盐施用量有关 ,本试验结果为土壤阳离子代换量 1 / 3 0的量施用效果最好 ,使植株中的137Cs比活度降低 84 74%~88 89% 。
- 杨俊诚朱永懿陈景坚潘家荣余柳青
- 关键词:^137CS土壤污染污染行为钾盐放射性同位素
- 应用^(75)Se示踪法研究春小麦吸收硒与施用方法的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春小麦对Se的吸收以及不同施用方法对Se在植株中积累、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方法对Se在植株中的分配,尤其是Se在籽粒中的积累,有很大影响。土施方法与叶面喷施相比,能更好地提高春小麦籽粒中Se的含量。
- 朱永懿杨俊诚陈景坚刘学莲
- 关键词:春小麦土壤
- 春小麦对^(147)Nd的吸收和分布被引量:1
- 1990年
- 采用^(147)Nd 进行盆栽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植株从土壤吸收的 Nd,大部分滞留在根系中,约33%输送到地上部;根系能够浓集土壤 Nd;春小麦可通过叶片吸收 Nd,并输送到籽实和根系中,但叶面吸收的 Nd 主要积累在叶片中;叶面喷施有利于植株对 Nd 的吸收;Nd 与其他稀土元素混合施用时,可促进植株的吸收,但对其在植株中的运转稍有抑制。
- 朱永懿陈景坚
- 关键词:小麦春小麦
- 应用141Ce示踪法研究外源稀土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配
- 应用Ce示踪方法研究以喷施方法施用的稀土在植物及土壤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喷施的稀土溶液97%以上落在土壤中。落在植株上的稀土会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少。外源稀土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被植株吸收并转移到茎、穗、籽粒、根部的量是很少...
- 朱永懿杨俊城陈景坚洪维民伍章宜王颜昌
- 关键词:稀土农用小麦土壤
- 文献传递
- 稀土对碳酸氢铵增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稀土与碳铵混配的情况下稀土对碳铵氮素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稀土碳铵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 ,使根的干物重比不添加稀土的对照提高7 3 4%~ 2 7 8% ,产量提高 4 1 7%~ 6 3 0 %。在谷子和小麦试验中 ,稀土碳铵中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比对照提高 8 84%和 5 2 4%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稀土与碳铵混配施用时 。
- 朱永懿杨俊诚陈景坚刘学莲
- 关键词:稀土农业应用碳铵^15N示踪复混肥
- 应用~(141)Ce示踪法研究外源稀土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配
- 朱永懿杨俊城陈景坚洪维民伍章宜王颜昌
- “泰宝”中的钛和氯化铵效应试验
- 1992年
- 自1985年以来钛螯合物在农业上应用研究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钛在小麦、牧草、甘蔗、葡萄、草莓、烟草等作物上应用已通过了技术鉴定,示范面积在15万亩以上,增产幅度5%~15%左右。 农用钛螯合物的商品名称叫“泰宝”,含Ti10%,并含有合成反应的副产物NH_4Cl20%左右。钛在作物上使用浓度通常为20×10^(-6),在喷施钛的同时有80×10^(-6)的NH_4Cl溶液施干作物上。众所周知,NH_4Cl是常用化肥之一。
- 朱永懿陈景坚
- 关键词:钛氯化铵
- 裂变产物在农作物中分布积累规律的研究
- 1986年
- 前言 核爆炸时可以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不仅使爆炸中心及周围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而且在高空爆炸时所形成的微小放射性颗粒还会随着大气环流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然后逐渐沉降到远离爆炸地点的地面,造成土壤、水源、空气及动植物的污染。
- 朱永懿
- 关键词:原子爆炸裂变产物春麦小麦植株放射性沉降物土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