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源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一带一路
  • 4篇环评
  • 3篇环境评价
  • 3篇环境影响
  • 3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战略环评
  • 2篇国际环境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信息公开
  • 1篇一同
  • 1篇议定书
  • 1篇治理区
  • 1篇生态资产
  • 1篇收费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投标
  • 1篇投标资格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欧盟

机构

  • 21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21篇朱源
  • 3篇李天威
  • 3篇姚荣
  • 2篇任景明
  • 2篇赵思
  • 1篇余艳红
  • 1篇张辉
  • 1篇程红光
  • 1篇耿海清
  • 1篇刘磊
  • 1篇施国庆
  • 1篇江源
  • 1篇丁贞玉
  • 1篇马牧野
  • 1篇杨帅
  • 1篇施晶晶

传媒

  • 7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环境保护
  • 2篇团结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开发性金融研...
  • 1篇环境经济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环境科技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环评制度创新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美国近年来启动的"现代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动旨在推动环评制度更加简明高效,纳入新的热点环境议题,提升环评制度的有效性。这一行动的创新之处包括气候变化和环境公平纳入环评、建立环评"豁免"目录等,对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朱源
关键词:环评制度气候变化环境公平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建设利益相关方态度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近期重点和样板工程,受到中巴双方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巴基斯坦国内来看,支持的声音占主流,但巴基斯坦不同政党之间在走廊的具体路线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争议。从国际社会来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受到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美国、印度等国家的质疑和压力。通过多次研讨和专家咨询活动发现,中巴双方和国际社会专家总体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但各位专家也提出走廊建设需关注环境社会问题,着力构建绿色中巴经济走廊。走廊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利益相关方态度研究,积极应对各方合理诉求,加强信息公开,重视媒体和舆论作用,推动走廊建设的顺利实施。
赵思李天威朱源张锐连
欧美环评和许可证衔接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6
2018年
当前,我国在推行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而环评与排污许可证两个行政许可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丹麦在环评和许可证融合管理上的经验以及美国在环评和排污许可证衔接管理上的做法,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明确环评和许可证在项目环保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和分工,探索许可证和环评在实践中的融合管理,强化环评和许可证管理的双向衔接。
朱源姚荣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评审批
欧洲北海跨国污染防治政策建构与成效
2016年
在《奥斯陆-巴黎公约》、北海会议和欧盟三个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欧洲北海污染防治从认知、规范和管制三个层面,建构了一个较为高效的跨国环境政策体系。《奥斯陆-巴黎公约》启动了跨国环境合作,开展了联合环境研究。在此基础上,无约束力的北海会议突破性地提出了跨国环境合作的北海宣言。这些原则、规范、目标和措施被《奥斯陆-巴黎公约》和欧盟采纳后,通过有约束力的执行和处罚措施,切实落实了相关的环保措施。《奥斯陆-巴黎公约》和欧盟在管制对象上也互有侧重。三个机制虽然存在重复,但总体相互补充、高效合作,切实改变了管制对象的行为,改善了北海环境。
朱源
国际环境政策体制评估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从政策体制的认知、规范、管制、对象的行为调整和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对六个国际环境政策体制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臭氧保护和欧洲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国际海洋渔业和种子资源保育政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政策迄今停滞不前。因此,为推动国际环境政策体制的发展和优化,至少应深化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认识,强化国际社会的共识,综合运用适宜的管制措施并实践环境治理理念。
朱源
“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为展示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立场,指导和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社会事项,通过政策对比、案例分析和专家讨论等方法,研究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契合"一带一路"国家主体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非常必要。政策框架提出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秉承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防范、国际接轨、平等协商、成果共享、信息公开等原则,覆盖了自然资源节约与污染防治、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健康和劳工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征地拆迁与非自愿移民安置、促进当地发展、保护弱势群体、环境社会责任体系等要素。为推行"一带一路"环境社会政策框架,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参与方既有各自的定位和作用,也应相互协作,共同发力。
朱源施国庆程红光李天威
关键词:环境社会参与方
“一带一路”项目环境调查规程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结合国内外经验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针对"一带一路"绿地投资、并购和对外承包三类项目分别研究,制定了环境调查技术路线。绿地投资一般要进行初步调查和专题详查两个阶段,完成环境调查报告;并购项目主要进行环境风险及投资风险评估;承包工程项目主要调查施工期环境问题和环保措施。结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设主要的铁路公路、港口、水电、火电、矿业、工业园区等行业,梳理了各类项目环境调查的要点,以期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项目提供可供参考和适用的环境管理工具。
朱源赵思朱祉熹丁贞玉杨帅
关键词:一带一路环境调查规程
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一带一路”的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绿色"一带一路"与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实践相辅相成。中国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生态环境脆弱、重点行业开发环境影响明显、环境社会管理制度需健全和环境社会问题交织等原因,需要绿色保障。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秉持长期立体式开发理念,探索沿线国家环境社会标准对接,协助沿线国家完善制度建设,协调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朱源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欧盟战略环评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被引量:6
2013年
欧盟战略环评的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2001年,欧盟通过了战略环评指令,规定了战略环评的目标、范围、流程、报告书内容和公众参与等,同时给予了成员国一定的自主空间。2007年的评估表明,欧盟战略环评的实施确实使环保有效地纳入到了战略中,使之更符合环保的要求,此外,战略环评提高了战略制定的规范性和决策的透明度与参与度。2008年,欧盟加入了联合国战略环评议定书,对人群健康、政策和立法环评以及公众参与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欧盟战略环评的实践经验,我国应在战略环评的范围、加强大纲审查环节、定期评估和总结经验、"定制化"的战略环评以及追赶战略环评国际新趋势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朱源任景明
关键词:欧盟战略环评议定书
立法环境评价的实践与开展建议被引量:1
2014年
对法律法规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最高层次。美国、欧盟、世界银行和我国在立法环境评价领域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效的经验。我国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开展立法环境评价,灵活处理立法评价和立法环境评价的关系,构建立法评价和立法后评估的联动机制,注重环境管理能力的建设和提高。立法环境评价既要评价国内法,也要关注国际条约,既要将公众参与作为强制要求,也要将其作为评价方法。
朱源
关键词: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