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

作品数:129 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理学
  • 21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医药卫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树脂
  • 24篇吸水
  • 23篇水性
  • 23篇高吸水
  • 22篇吸水性
  • 22篇蒙脱土
  • 22篇丙烯
  • 21篇水性树脂
  • 21篇吸水性树脂
  • 21篇高吸水性
  • 21篇高吸水性树脂
  • 17篇丙烯酸
  • 15篇复合材料
  • 15篇复合材
  • 14篇纳米
  • 13篇血液相
  • 13篇血液相容性
  • 13篇相容性
  • 13篇橡胶
  • 11篇乙烯

机构

  • 1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21篇南京大学
  • 8篇江苏省生物医...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德兴铜矿
  • 1篇江西有色地质...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江苏省常州建...

作者

  • 129篇李利
  • 92篇沈健
  • 68篇周宁琳
  • 52篇魏少华
  • 48篇章峻
  • 17篇马振毛
  • 10篇卢珊
  • 9篇刘平生
  • 9篇朱皓淼
  • 8篇陈亚红
  • 6篇黄颖霞
  • 6篇王国光
  • 6篇孟娜
  • 5篇倪培
  • 5篇杨琥
  • 5篇高南萧
  • 5篇方珏
  • 5篇徐九春
  • 5篇司玲
  • 5篇袁江

传媒

  • 7篇功能材料
  • 7篇南京师大学报...
  • 4篇材料导报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火炸药学报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2003年江...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1
  • 3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20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氨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聚氨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将聚氨酯溶于混合溶剂,用碱溶液将丙烯酸中和,将两种溶液混合加入分散剂、引发剂和交联剂,高速剪切,在保护气氛下充分反应,烘干得高吸水性树脂。原料的WT%配比参数为:丙烯酸60~85%;丙烯酸中...
李利刘平生沈健周宁琳魏少华章峻
文献传递
改性氧化石墨/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的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纳米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机械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血小板黏附试验和肝素扩散速率测定实验对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抗凝血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并且肝素扩散缓慢,具有相对长效的抗凝血活性,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陈亚红周宁琳孟娜黄颖霞高南萧李利章峻魏少华沈健
关键词: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血液相容性
利用聚苯乙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利用聚苯乙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工艺步骤如下:将丙烯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用混合溶剂溶解聚苯乙烯,将以上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加入引发剂、分散剂、偶联剂、交联剂,在水浴中剪切乳化,在保护气氛下60~80℃充分反应,在1...
徐斌李利沈健魏少华周宁琳
文献传递
3-甲基吗啉-2,5-二酮与ε-己内酯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5年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3-甲基吗啉-2,5-二酮(MMD)与ε-已内酯(ε-CL)的共聚物,并用FT-IR、1HNMR、DSC、粘度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MD能很好地与ε-己内酯进行共聚,且共聚物的性能可以根据投料比例的不同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节.
廖勇陈强李利朱彩虹沈健林思聪
关键词:Ε-己内酯辛酸亚锡共聚物二酮^1HNMRFT-IR
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壳聚糖-银络合物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合成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研究了Ag-NO3浓度、振荡吸附时间对壳聚糖-银络合物合成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Ag(I)含量可达25.8 mg/g.C ts,以及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对蒙脱土插层效果的影响.用XRD、FTIR及TG-DTA对合成的壳聚糖-银/蒙脱土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 ts-Ag络合物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层间距高达5.732 nm,且C ts-Ag络合物热稳定温度为235℃.
刘颖周宁琳李利黄颖霞魏少华章峻沈健
一种耐水发光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发光复合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高分子单体70‑90份,无机物包覆的发光粉10‑30份,交联剂为0.1‑3份,引发剂0.1‑3份,其制备方法是采用无机物二...
李利王静
文献传递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进展和成矿模式被引量:18
2019年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铜金产地之一。多年来,德兴矿集区的成矿过程和成因模式一直引起广大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在前期大量的野外工作观察和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德兴矿集区由两套成矿系统组成:新元古代金山-水石坞-西蒋-渔塘-蛤蟆石-上洛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和燕山期德兴和银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德兴矿集区的造山型金矿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系统,分别为对应于区域NW向推覆构造的NWW走向、缓倾斜的金山金矿田超糜棱岩型亚系统(约为840Ma),和对应于区域上NE向走滑剪切运动的NE走向、陡倾斜的蛤蟆石金矿田和金山金矿阳山矿段的石英脉型亚系统(约为750~710Ma)。造山型金矿的成矿物质来自富金的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基底地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富CO2的变质流体。燕山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形成时代为约170Ma,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华南大陆俯冲,导致赣东北深大断裂活化,引发新元古代形成的富铜金的初生地壳重熔再造,形成德兴Cu-Au-Mo矿和银山Cu-Au-Pb-Zn-Ag矿,成矿热液主要来自于岩浆流体来源的贫CO2的NaCl-H2O体系。
王国光倪培赵超姚静李利赵丹蕾朱安冬胡金山
利用橡胶粉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利用废旧橡胶粉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用混合溶剂使橡胶粉溶胀,加入分散剂,搅拌,加入活化剂和乳化剂;将丙烯酸用碱溶液部分中和;将以上两体系混合,剪切;加入引发剂、分散剂、交联剂,剪切乳化;保护气氛反应至成为均一固体;烘干...
李利秦玉芳沈健周宁琳魏少华
文献传递
北淮阳构造带鲜花岭找矿远景区铜铅锌矿化相关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鲜花岭找矿远景区发育中酸性侵入岩相关的铜铅锌矿化,本次研究选取铜铅锌矿化相关的鲍冲二长岩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LA-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为0.54-1.33,属于典型岩浆成因锆石。鲍冲二长岩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4±2)Ma(n=10,MSWD=3.2);结合锆石自形、发育岩浆环带等特点,该年龄是鲍冲二长岩的结晶年龄。这一形成年龄对应于大别造山带构造垮塌事件,因此,北淮阳构造带鲜花岭地区铜铅锌矿化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后岩石圈减薄环境。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显示,鲍冲二长岩的εHf(t)在-15.7~-10.2之间,两阶段锆石Hf模式年龄为1.82~2.17 Ga,指示岩浆源区为古元古代的基底。结合前人资料,安徽北淮阳构造带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三期:第一期晓天盆地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化(130 Ma),第二期鲍冲岩体有关的铜铅锌矿化(124 Ma)和第三期的斑岩型钼矿化(114Ma)。
王波华倪培王国光方明李利张怀东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
马来酸酐(MAH)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制备及表面性能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在两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马来酸酐(MAH)的方法,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引入羧基、羟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调节马来酸酐的用量,有效地控制纳米碳酸钙的极性和表面能。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的加入量为2%时可以获得界面性能最理想的改性纳米碳酸钙。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来酸酐(MAH)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的过程机理,并以SEM,ATR-FTIR和TGA等手段对上述过程机理进行了验证。
章峻包富荣戴冬萍周宁琳李利卢珊沈健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马来酸酐表面改性接触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