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鸿

作品数:3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检出
  • 4篇血清
  • 4篇阴道
  • 4篇阴道分泌物
  • 4篇念珠菌
  • 4篇网织红细胞
  • 4篇检出率
  • 4篇红细胞
  • 4篇分泌
  • 4篇分泌物
  • 3篇乳糜
  • 3篇乳糜血
  • 3篇细胞
  • 3篇细菌
  • 2篇血培养
  • 2篇血培养系统
  • 2篇血小板
  • 2篇血症
  • 2篇直接涂片
  • 2篇直接涂片法

机构

  • 29篇湘潭市第一人...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9篇李剑鸿
  • 12篇刘志贤
  • 8篇邹红
  • 7篇袁雯
  • 6篇彭素香
  • 3篇谭建中
  • 2篇李星
  • 2篇杨杰
  • 2篇何杜
  • 2篇高鹏
  • 2篇曾国强
  • 2篇马健平
  • 1篇肖红
  • 1篇严柳
  • 1篇王恩湘
  • 1篇刘华东
  • 1篇李斌华
  • 1篇李登清
  • 1篇张传志
  • 1篇曾焱华

传媒

  • 6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中外医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饮食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SSCP筛检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PCR-SSCP筛检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患者病例100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DNA测序法和PCR-SSCP法对研究对象展开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将DNA测序法作为金标准,对PCR-SSCP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经统计得知,有DNA测序法检出32例患者中发生EGFR基因突变者31例,检出率为31.0%,经PCR-SSCP法检测出突变者34例,检出率为34.0%,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CR-SSCP法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进行筛检的准确性较高,值得对其给予关注。
马建平李剑鸿李红卫段建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PCR-SSCPDNA测序法
湘潭制槟榔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调查被引量:9
2000年
王恩湘李斌华殷成陈寅李剑鸿张佩华冯秋红陈维顺陈铮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包括无症状的阴道寄居及有症状的阴道炎。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一般以阴道为主,可同时合并外阴炎,但偶尔可见到念珠菌外阴炎单独存在。大多数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症状、体征典型,容易作出诊断;对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者,要根据有无诱发因素及实验室检查而作出诊断^[1]。女性一生中,阴道组织的解剖学特点及其生物学过程多有利于防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不同时期女性阴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2]:(1)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双侧大小阴唇合扰严紧,处女膜完整,阴道的前后壁紧贴,使阴道管腔闭合,外界微生物不易进人。(2)青春期后,由于雌激素的影响,产生乳酸,使阴道pH值保持在4-4.5,弱次酸性环境只有阴道杆菌才能生存,当pH值改变,则不能保持阴道内应有的酸碱度,自净作用差,抵抗力低下,就会发生阴道炎症等其他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并发症,对妇女身心健康危害大,应引起广泛重视。
刘志贤李剑鸿
关键词:念珠菌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法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乳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放疗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过程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68例为放疗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T-2000i检测放疗前和放疗后第7、14、21、28、35、42天外周血WBC、PLT、RET%、HFR%、MFR%,对照组与放疗前比较及放疗组放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放疗前组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RET%和HFR%比较,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放疗前后组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WBC、RET%、HFR%和MFR%已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28天,WBC、PLT、RET%、HFR%和MFR%持续下降,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WBC和PLT持续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2天,WBC和PLT恢复到正常水平,低于放疗前水平,HFR%和MFR%持续增高,显著高于放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PLT、RET%、HFR%和MFR%5项参数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放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开始恢复的敏感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失时机地给予各种支持疗法及化疗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志贤李剑鸿李星袁雯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网织红细胞参数
三种方法对阴道分泌物中念珠菌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检验方法对阴道分泌物中念珠菌检出率的比较。方法 151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和外阴阴道念珠菌快速培养液培养法同时检测。结果外阴阴道念珠菌快速培养法的阳性率为(23.2%),其灵敏度为94...
刘志贤彭素香李剑鸿袁雯
探讨改良液基夹层杯技术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评价改良液基夹层杯技术在痰抗酸杆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至8月458例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的晨痰标本,在标本量相同的情况下经液基夹层杯操作说明书流程操作;与在液基夹层杯操作流程基础上,在标本液化离心前加吐温80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即改良液基夹层杯操作,比较2种方法对晨痰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液基夹层法、改良液基夹层法对458例晨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29.2%,二者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按照痰标本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液基夹层与改良液基夹层检出率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抗酸杆菌(1+)的患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 初诊患者晨痰标本用改良液基夹层方法能够提高痰抗酸杆菌检出的灵敏度,能够更有效的减少肺结核涂阳患者的漏诊率。
邹红李剑鸿彭素香陈果王晓燕陈晓帆
关键词:抗酸杆菌
某院不同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特征,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具特异性。方法分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17年临床不同部位送检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K-B法作为补充。结果 2016-2017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758株,其中痰液检出370株(48.8%),尿液172株(22.7%),血液102株(13.5%),其他各类114株(15.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284株(37.5%)。与血液标本分离菌株耐药率比较,痰液和尿液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血液高;其中痰液标本的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标本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不同标本类型进行药敏试验,可以更准确反映菌株的耐药性状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邹红邹红李剑鸿王晓燕曾焱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网织红细胞快速染色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刘志贤李剑鸿曾建武谭建中易红根高鹏曾国强袁雯彭素香王静邹红张传志徐艳存
㈠、来源和选题背景  1、课题于2008年由湘潭市科技局立项。文件号为:潭科字[2008]19号,项目编号为:SF20081003。  2、网织红细胞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反映了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能力,主要应用于一般贫血、再生障...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P均<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李剑鸿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凝血功能
动脉血气、常规生化电解质结果与实验室TAT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与常规生化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差异,综合实验室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电解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医院86名住院患者,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马上用丹麦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静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后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收集两种标本在实验室从接受到发出报告的时间(TAT)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P<0.01),两者相关性好,相关系数为r=0.889;Na+、Cl-、Ca2+离子浓度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全血的血气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P<0.01)。结论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浓度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清,两者相关性很好。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标本较静脉血清的生化标本在实验室的TAT时间明显减少,血气分析中电解质结果有利于急诊或是危重情况的早期诊断。
袁雯李登清李剑鸿刘志贤
关键词:血气生化TAT电解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