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明

作品数:59 被引量:394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脑梗
  • 16篇梗死
  • 15篇脑梗死
  • 10篇动脉
  • 7篇疗效
  • 6篇蛋白
  • 6篇血管
  • 6篇重复经颅磁刺...
  • 6篇经颅磁刺激
  • 6篇急性
  • 6篇磁刺激
  • 5篇脑梗死患者
  • 4篇低频重复经颅...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硬化性
  • 4篇动脉硬化性脑...
  • 4篇血清
  • 4篇硬化性
  • 4篇神经病
  • 4篇帕金森

机构

  • 44篇广州医学院第...
  • 15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市惠爱医...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9篇李少明
  • 19篇邵明
  • 15篇吴卓华
  • 15篇田作军
  • 15篇刘磊
  • 10篇林杰
  • 9篇谭红愉
  • 8篇吴宜娟
  • 7篇奉俊敏
  • 6篇董亚贤
  • 5篇徐评议
  • 5篇杨志华
  • 5篇梁利安
  • 4篇庞履廉
  • 4篇郑东
  • 3篇廖海星
  • 3篇许启锋
  • 3篇李文绮
  • 3篇李顺好
  • 3篇曹浩财

传媒

  • 7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现代临床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父母必读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4在脑梗死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TNF-α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脑梗死炎性损伤中的作用,观察TLR4 mRNA表达及与TNF-α浓度的动态相关性,旨在探索急性脑梗死缺血炎性损伤的病生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脑梗死发病第1天、第2天、第7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 TLR4 mRNA、血清TNF-α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均呈上升趋势,而TLR4 mRNA的表达在发病的第1天即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较高水平,第7天持续在高水平的平台期。血清TNF-α浓度在第1天略升高,第3天呈大幅度上升,第7天达最高值。脑梗死(第3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与血清浓度TNF-α呈正相关。脑梗死体积越大,TLR4 mRNA表达越高。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TLR4 mRNA表达增加有可能是TNF-α产生、分泌增多的上游启动环节,从而参与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奉俊敏郭伟李少明
关键词:脑梗死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炎性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逐渐下降(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逐渐上升(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吴卓华林杰刘磊吴宜娟奉俊敏许启锋李少明邵明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临床疗效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TMS)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给予TMS及电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假TMS及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d、20d及30d时分别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0d、20d及30d时治疗组患者Portmann简易评分[分别为(13.17±2.10)分、(14.76±2.06)分和(17.03±2.50)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经治疗20d时对照组患者Portmann简易评分[(13.17±2.13)分]才开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TMS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面神经及面肌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杰吴卓华徐光青李少明许启峰刘磊刘福梅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经颅磁刺激电针
应用ROC曲线评价髓鞘碱性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血清中MBP诊断M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S组中CSF和血清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组(P<0.01)及对照组(P<0.01)。CSF中MBP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037,最佳分界值为0.87pg/ml。以CSF中MBP≥0.87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3%。血清MBPROC曲线的AUC为0.761±0.046,最佳分界值为0.25pg/ml。以血清MBP≥0.25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3.9%。两条曲线AUC的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F及血清MBP水平对诊断MS均有一定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MS较为敏感的指标,CSF中MBP比血清MBP敏感性更高。
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李少明邵明董亚贤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脑脊液血清髓鞘碱性蛋白ROC曲线
D-二聚体与急性脑血管病被引量:3
1999年
对122例不同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检测,研究发现:①在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清D-二聚体都有程度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阳性率较高( 57. 9%和 52. 8%,两者比较 P> 0. 05),腔隙性脑梗塞阳性率较低(14%,与前两者比较 P<0.005)。②D-二聚体阳性反应率与病灶的大小有明显关系,病灶体积> 10ml的阳性率(脑血栓形成为 84. 6%,脑出血为 78. 6%)明显高于体积<10ml(脑血栓形成成 44%,脑出血 36.4%), P<0.05。提示 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讨论。
李少明庞履廉黎庆思
关键词:D-二聚体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髓鞘碱性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6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临床中的探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CSF31例、Serum32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CSF和Serum均为24例)和对照组(CSF24例、Serum28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结果MS组中CSF和Serum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及对照组(P<0.01),CSFIL-1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SerumIL-16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MS组CSF中MBP的水平和IL-16的水平显著相关(r=0.463,P<0.05),但Serum中两者间无相关性。结论MBP对MS的发病有很高的敏感性,IL-16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产生并参与MS的炎症过程。
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李少明邵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髓鞘碱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MRI及DSA不同影像征象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不同的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男12例,女18例)已确诊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I及DSA影像学表现,把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结果头部CT直接征象、间接征象、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无影像征象分别为2、4、1及13例;头颅MRI直接征象、间接征象、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无影像征象分别为4、5、6、10例;头颅DSA直接征象、间接征象、直接征象+间接征象、无影像征象分别为2、12、10、0例。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直接征象、间接征象阳性率不同(P<0.05),CT间接征象的阳性率最低(25.0%),MRI有利于显示不同时期的血栓信号,DSA间接征象阳性率最高(91.7%),能进一步了解静脉引流代偿情况。结论加强对不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解读,能提高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准确性。
杨志华刘磊李少明邵明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CTMRIDSA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优化联合方案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初步探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单用及联用的临床疗效,为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优化方案选择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选择60例PD伴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假性rTMS+抗抑郁剂舍曲林)20例,rTMS组(低频rTMS+抗抑郁安慰剂)20例,联合组(低频rTMS+抗抑郁剂舍曲林)20例,分别于第1、2、3、4周末评价其疗效,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一PD评分量表第Ⅱ部分(UPDRSⅡ)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和第Ⅲ部分(UPDRSⅢ)的运动检查总评分,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各时间点HAM-D总分均值与基线值相比均有下降,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与舍曲林组之间各时间点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而第2、3、4周末联合组与rTMS组及舍曲林组之间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HAM-D总分均值低于rTMS组及舍曲林组。rTMS组、联合组患者的各时间点UPDRSⅡ评分及UPDRSⅢ评分均值与基线值相比均下降,第3、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舍曲林组无明显改变;第3、4周联合组的UPDRSⅡ评分及UPDRSⅢ评分均值均比rTM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具有同时改善PD伴抑郁的运动症状及抑郁症状的双重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对于轻-中度的PD伴抑郁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建议首选联合rTMS治疗,对于重度的PD伴抑郁患者,建议采用rTMS联合SSRI类制剂。
奉俊敏李少明郭伟邵明
脊髓空洞症合并橄榄桥脑小脑变性1例报告
1997年
梁利安区力李少明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橄榄桥脑小脑变性
定位原则-典型病案教学法在脑血管病定位诊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定位原则,采用典型病案教学法,探讨其在脑血管病定位诊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定位原则-典型病案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加深对脑血管病定位诊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临床技能的培养.
杨志华刘磊丰俊敏谭红愉李少明
关键词:典型病案教学方法脑血管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