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花
- 作品数:36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业投资发展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创新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宁波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安排,创业投资就是这种金融安排的具体化。本文在借鉴国外创业投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宁波创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 李建花胡惠萍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建设创业投资
- 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选择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种创新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已经过3年多的时间,但运行与创新成效并不明显,亟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对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策略。
- 李建花
-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美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建设及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知识产权战略是美国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形成与美国政府立法推动和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本文对美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概况以及政府为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 李建花
-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环境
-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被引量:20
- 2010年
- 随着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的加剧,经济增长必须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如何实现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结合点主要集中在产业技术政策领域,科技政策通过产业技术政策服务于产业政策。
- 李建花
- 关键词:产业政策
- 加快完善我国技术交易制度的对策
- 2010年
- 一、我国技术交易市场的现状
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技术转移及促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建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此类机构的相关政策,认为建立技术转移中介组织是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技术转移的中介组织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李建花
- 关键词:技术转移交易制度中介组织交易市场经济发展
- 基于“供给-需求-环境”框架的宁波市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研究
- 2018年
- 当前,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和障碍,需要政府政策予以扶持。以“供给-需求-环境”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为研究框架,对宁波市现有自主政策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普惠性为原则的供给面政策、以引导性为原则的需求面政策、以松绑性为原则的环境面政策完善思路和保障措施。
- 李建花
-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策
- 宁波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和深圳市先进经验,分析总结宁波市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和成效,指出宁波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存在创新的统筹协调不够、科技人才评价激励不到位、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完善、创新主体间互动不足等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宁波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 李建花张红辉
- 日本ERATO计划对我国前沿基础研究的启示被引量:3
- 2018年
-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科技厅实施的ERATO计划对日本创新系统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其以基础科学实现领先地位和经济追赶的历史经验值得科技后发国家学习和借鉴。本文对日本ERATO计划的组织和运行特征以及运行成效进行研究,并对我国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颠覆性创新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 李建花刘艳彬
- 专利预警体系建设的主体分析及对策被引量:7
- 2008年
- 一、专利预警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围绕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和标准的国际纠纷此起彼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在中国有计划、有规模地申请专利,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些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尤其是通过申请数量庞大的专利技术。
- 包逸萍李建花王虎羽
- 关键词:专利申请量预警体系跨国公司产权问题WTO
- 浙江省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19年
- 在浙江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浙江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是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浙江的重要举措。人才是发展浙江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但目前浙江省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较大问题,缺乏打通设计、计算、仿真等全过程的核心工程师,人才要素成为制约笔者省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基于对浙江制造企业系统的深入调研,建议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引进政策、构建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机制、创新工业互联网人才的使用机制。
- 刘艳彬李建花
-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