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超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梗阻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肠梗阻
  • 1篇胆道
  • 1篇凋亡
  • 1篇多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应激
  • 1篇增殖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治疗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外
  • 1篇手术处理
  • 1篇属支

机构

  • 6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李建超
  • 4篇薛谦
  • 4篇雷音
  • 3篇张景明
  • 3篇姜健
  • 3篇刘恒岩
  • 2篇李超英
  • 2篇许镭
  • 2篇武治铭
  • 2篇任智
  • 1篇徐佳
  • 1篇张辉
  • 1篇李国新
  • 1篇魏海波
  • 1篇杨智
  • 1篇白顺良
  • 1篇吴桂增
  • 1篇夏建国
  • 1篇孙强生
  • 1篇张立平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ERCP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152例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组与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组(ERCP组),各7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收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氨酶(ALT)]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CP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PTCD组(P<0.01)。随着时间迁移,两组患者TBiL、ALT、DBiL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DBiL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RCP组治疗后TBiL、ALT、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PTCD组(P<0.01)。ERCP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TCD组(P<0.05)。ERC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显著低于PTCD组的38.16%(P<0.01)。结论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较PTCD好,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与ALT水平,改善肝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雷音张景明李建超武治铭刘恒岩
关键词:内镜逆行金属支架肝外胆道恶性梗阻
肩部化学感受器瘤1例
2006年
任智李超英薛谦许镭雷音李建超姜健张辉吴春军刘淑云倪向红
关键词:病例报告
红芪多糖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柳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机制。方法25、50、100、200、400mg/L的红芪多糖干预人结肠癌SW480细胞24、48、72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190mg/L的红芪多糖干预SW480细胞48h,不加药物的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β-连环蛋白(β-catenin)、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P13K、Akt、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红芪多糖处理HepG2细胞24、48、72h后细胞抑制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与对照组[48h(1.18±0.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8h:t25mg/L=6.002,P2,mg/L=0.007;tmg/L=7.452,P50mg/L=0.005;t100mg/L=8.236,P100mg/L=0.003;t200mg/L=9.113,P200mg/L=0.002;t400mg/L=10.221,P400mg/L=0.001)。结论红芪多糖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P1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张景明雷音刘恒岩李建超冯秋实徐佳
关键词:红芪多糖结肠癌增殖凋亡
泛影葡胺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1
2007年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占美国外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20%。何时采取手术处理,常常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困难选择。本研究试图探讨泛影葡胺在肠梗阻时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
任智张立平李超英许镭张景明薛谦姜健雷音李建超白顺良赵韩飞吴桂增孙强生李国新俞建新艾长富杨智魏海波
关键词:泛影葡胺肠梗阻外科急腹症手术处理外科医生
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应激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62例低位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盲探鼻胃管置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置管操作时间等)、术后48 h减压效果、恢复时间、免疫指标(IgG、IgA、IgM)、可溶性E-钙黏蛋白(soluble E-cadherin, sE-cad)和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 mHLA-D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腹内压降低程度、腹围减小程度、日平均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E-ca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mHLA-D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7 d的sE-ca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HLAD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较经鼻胃管更能有效提高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姜健薛谦李建超
关键词:肠梗阻免疫炎症反应胃肠功能
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
2014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的手术治疗23例甲状腺微小癌资料。结果本组22例乳头样癌1例髓样癌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全部切除患侧腺叶,22例行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加遇组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2~5年,没有患者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提高彩超和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水平对于治疗及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性意义。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应选择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加遇组淋巴结清扫。
刘恒岩薛谦武治铭夏建国李建超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