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阅读理解中的架桥式语用推理被引量:1
- 2003年
- 阅读理解是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的对话过程。Sanford & Garrod的脚本理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会在大脑建构一个心理模型,激活用于理解语篇的认知脚本。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缺损信息,需要读者根据激活的脚本进行架桥式语用推理。脚本理论更多地从静态的层面进行操作,而语篇的动态性决定了理解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本文认为,脚本理论与关联理论的结合能更有效地帮助读者对语篇进行推理,把握其真实含义,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
- 李勇忠李春华
- 关键词:脚本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象征手法
-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文坛巨匠,被西方评论界誉为'作家的作家'.乔伊斯的作品篇篇都是流传后世的经典.其《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
- 李春华
- 关键词:英语文学童话故事
- 文献传递
- “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媒体议程设置研究
- 从“瘦肉精”到“苏丹红”,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公众讨论最热烈的民生话题之一,也是政府非常重视的民生工程。而作为社会环境守望者的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不仅影响着...
- 李春华
- 关键词:食品安全事件新闻报道舆论监督
- 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被引量:57
- 2004年
- 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 ,激活合适的认知框架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传统的框架理论是从静态的层面来讨论 ,因此难于对动态的交际话语做出全面的阐释。本文从认知出发 ,结合理想化认知模型讨论框架转换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认为认知框架不是静态的 ,语用者可以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进行调整 ,使之适应交际的需要。
- 李勇忠李春华
-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
- 语言蒙太奇模式的认知理据被引量:2
- 2013年
- 语言交际过程是意义的整合及建构过程,意义的整合和建构牵涉到概念的整合及转喻隐喻推理方式。作为电影制作的重要手法之一,蒙太奇在日常语言的意义建构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意义建构模式:蒙太奇模式,并从概念整合和并置视角阐释蒙太奇在意义建构中的运作机制。
- 李春华李勇忠
- 关键词:蒙太奇并置
- 局部适当半群的若干研究
- 该文研究了局部适当半群的几个子类,全文分两章.在第一章,我们首先研究了定义在任意富足半群上的自然偏序的某些性质.在正则半群的情形下,我们已熟悉了Nambooripad[16]介绍的自然偏序.事实上,在富足半群上的许多性质...
- 李春华
- 关键词:自然偏序适当半群
- 文献传递
- 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分析——以虞世南《咏蝉》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认知主体依据自身认知体验对客观物象认知加工而形成。意象的实现经历了由概念外延意义至内涵意义的转变。咏物诗的整个语篇表层主要体现为对一个主体客观物象的吟咏。同一客观物象,对于不同的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本文以咏物诗《咏蝉》为例,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过程。
- 尹宝莲李春华
-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概念合成理论咏物诗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被引量:4
- 2002年
- 翻译中的等效原则是中外译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等效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的信息。
- 李春华
- 关键词:语用等效语用学语用翻译翻译理论语言文化
- 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被引量:28
- 2002年
- 模糊语言存在于各种文化中 ,主要表现在词语和语篇上。语境是理解语言必不可少的关键 。
- 李春华李勇忠
- 关键词:语境模糊语言语言语言交际
- 话语标记与语用推理被引量:23
- 2004年
- 话语标记是连接语的一种,在话语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提示和建构语境、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维持话语连贯、引导听话者正确地解读话语的语用含义。一定程度上来说,话语标记是影响语用推理的一个重要语言参数。
- 李勇忠李春华
-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用推理语用含义连贯交际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