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行腹腔镜治疗15例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术后残余胆囊患者15例,对其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胆囊三角处解剖困难,行中转开腹残余胆囊部分切除、残余胆囊黏膜毁损。所有患者术后腹部痛症状消失,随诊均无不适。手术时间85~125min,平均102min,术中出血30~120ml,平均65ml,术后第2天进食流食,4d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5~6d出院,术后无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残余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临床效果亦佳。
- 李涛李胜张鑫郝琪伟张雄乔培宇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腹腔镜检查
- 胰腺中段切除治疗胰腺颈体部肿物11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在治疗胰腺颈部肿物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胰腺颈部肿物患者进行胰腺中断切除治疗,观察间断性胰腺切除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2min(168~3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ml(100~450 ml),住院时间平均12.5d(9~27d);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胰囊腺瘤4例、胰腺囊肿2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例、胰岛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在平均2.1cm (1.5~3.5cm )。术后无围术期无死亡,出现A 级胰瘘3例,引流7~14d后痊愈出现B级胰瘘,1个月后复查胰腺上缘形成大小约5.0cm的液性包块,长期随访无症状。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2~26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出现血糖升高,需胰岛素辅助治疗,其余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胰腺颈部肿物安全可行,可较好地保存术后胰腺功能,减少术后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胰腺颈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可作理想术式供选择。
- 李胜李涛
-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
- 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病例340例分为24h内手术组(早期手术组)123例与发病24h后手术组(延期手术组)217例,分析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医源性胆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应早期行胆囊切除术。
- 乔培宇郝琪伟李胜高平
-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
- 急性重症胆管炎50例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50例ACST患者中6例药物保守治疗,44例实施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20例,肝脓肿引流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胆总管空肠吻合5例,Oddis括约肌成形4例,单纯胆总管引流11例,胆囊造瘘3例。结果:6例施行药物保守治疗者3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20例无1例死亡;肝脓肿引流4例,死亡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胆总管空肠吻合5例,Oddis扩约肌成形4例均无死亡;单纯胆总管引流11例,死亡1例;胆囊造瘘3例,2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其治疗结果与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并发症密切相关。
- 李胜吴耀禄
- 关键词:急症危重病
- ART调节PI3K/AKT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调节磷脂酞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30μg/mL、60μg/mL和120μg/mL)ART组。比较不同组别HepG2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量、侵袭数量以及Ki-67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磷脂酞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的蛋白酶B(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ART作用于HepG2细胞后,30μg/mL组、60μg/mL组和120μg/mL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1.73±8.39)%、(65.26±6.48)%、(44.27±4.66)%,Ki-67蛋白表达分别为0.76±0.11、0.43±0.09、0.29±0.04,分别与对照组的(100.00±10.51)%、0.98±0.16比较均明显降低,且ART浓度越高,细胞增殖率和Ki-67蛋白表达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RT作用于HepG2细胞后,30μg/mL组、60μg/mL组和120μg/m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84±4.91)%、(36.02±7.35)%、(50.27±10.02)%,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26±0.05、0.39±0.06、0.58±0.08,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62±0.07、0.48±0.06、0.33±0.04,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为10.26±0.68、12.47±0.77、14.96±0.81,分别与对照组的(5.75±1.63)%、0.17±0.03、0.83±0.09、8.73±0.46比较,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且ART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越高,Bcl-2表达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RT作用于HepG2细胞后,30μg/mL组、60μg/mL组和120μg/mL组的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189.11±16.73)个、(162.29±15.03)个、(134.26±13.26)个,细胞侵袭数量分别为(144.13±13.46)个、(121.61±10.23)个、(90.26±8.71)个,MMP2蛋白表达分别为0.46±0.08、0.38±0.06、0.29±0.05,MMP9蛋白表达分别为0.41±0.09、0.33±0.06、0.24±0.03,分别与对照组的(234.28±20.64)个、(187
- 张雄周江李涛郝琪伟李胜杨刚李腾李建雄乔培宇张鑫
- 关键词:青蒿琥酯肝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治疗36例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18例行根治性手术,18例行姑息手术。结果:弥漫性全肝结石12例,右肝结石10例,左肝结石14例。B超检查确诊率为53.33%,CT为77.78%,ERCP为75%,MRCP为100%。行根治术病例存活时间12~48月,行姑息治疗的病例存活时间平均6~18月。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癌,若肿瘤局限、无周围脏器侵犯、肝功能较好者,应争取根治手术以延长生存期,对于肝内广泛转移、周围组织侵犯者,可行姑息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李胜刘文革
- 脂肪酸合酶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脂肪酸合酶(FAS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 (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组织中FASN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肝细胞及不同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SK-Hep-1)中FASN表达.(2)构建FASN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干扰肝癌细胞SK-Hep-1中FASN表达后,检测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 (1)与癌旁组织比较,FASN在肝癌组织呈高表达(P<0.05);与正常肝细胞系7702比较,FASN在肝癌细胞系均呈高表达,高转移性的肝癌细胞系MHCC97H与SK-Hep-1中FASN表达高于较低转移性的肝癌细胞系(P<0.05).(2)干扰肝癌细胞SK-Hep-1中FASN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而细胞凋亡不受影响.结论 (1)FASN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且高转移肝癌细胞系表达高于低转移肝癌细胞系;(2)FASN促进了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提示FASN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及转移相关.
- 郝琪伟李涛张雄高平乔培宇李胜耿智敏
- 关键词:脂肪酸合酶肝细胞肝癌增殖RNA干扰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开展开腹手术,研究组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参照组,缩胆囊素(CCK)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康复时间,减轻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应用。
- 张鑫杨刚李胜张雄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应激反应肠黏膜屏障
-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54例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乔培宇李胜郝琪伟高平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16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6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随访4-19个月,观察其有无结石复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胆总管结石一期取尽,随诊均无结石复发。手术时间100-120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50-250ml,平均100ml,均未留置T管,术后第2天进食流食,5-6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7-8d出院,术后无胆漏、无结石复发,无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恢复快,免除长期携带T管的痛苦,胆漏并发症少等。
- 李胜李涛张鑫郝琪伟张雄乔培宇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检查胆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