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生

作品数:169 被引量:97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12篇经济管理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米老排
  • 20篇棕榈
  • 20篇棕榈藤
  • 19篇蛇皮果
  • 14篇植物
  • 12篇闽楠
  • 11篇单叶省藤
  • 11篇苗木
  • 10篇幼苗
  • 10篇基因
  • 7篇压条
  • 7篇树脂
  • 7篇合成酶
  • 7篇高空压条
  • 6篇栽培
  • 6篇造林
  • 6篇萌发
  • 5篇蛋白
  • 5篇叶片
  • 5篇生根粉

机构

  • 16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5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中国林科院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广州市林业和...
  • 3篇国际竹藤中心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林业科...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凉山州林业调...
  • 2篇生态环境部环...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广东省岭南综...
  • 1篇国际竹藤网络...
  • 1篇国家林业局北...

作者

  • 167篇李荣生
  • 134篇杨锦昌
  • 114篇尹光天
  • 104篇邹文涛
  • 17篇许煌灿
  • 11篇陈和明
  • 11篇王旭
  • 10篇胡哲森
  • 10篇张帅
  • 10篇杨华
  • 8篇冯昌林
  • 6篇时忠杰
  • 6篇姜艳
  • 6篇王东光
  • 6篇李建光
  • 5篇孙程旭
  • 5篇孙冰
  • 5篇陈思婷
  • 5篇曾炳山
  • 5篇李发根

传媒

  • 14篇世界竹藤通讯
  • 12篇中南林业科技...
  • 9篇热带作物学报
  • 9篇林业科学研究
  • 5篇世界林业研究
  • 5篇中南林学院学...
  • 5篇广东林业科技
  • 5篇林业实用技术
  • 4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林业科技通讯
  • 3篇生态科学
  • 3篇福建林学院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3
2003年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李荣生许煌灿尹光天杨锦昌李双忠
关键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生活型抗旱性
一种米老排幼苗的营养元素快速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老排幼苗的营养元素快速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米老排幼苗在N、P、K、Ca和Mg五种营养元素亏缺和营养元素均衡条件下叶片外观不同表现特征而建立其营养诊断图谱,将待测米老排幼苗叶片外观特征与所述的营养诊断...
杨锦昌尹光天邹文涛李荣生闫彩霞
文献传递
米老排与红锥的不同种植模式对林下凋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米老排与红锥混交组合模式的水源涵养能力特征,筛选出水源涵养能力最佳的混交组合模式,为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的构建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3种混交比例(1∶3,2∶2,3∶1)和3种混交方式(株间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设置了9种米老排与红锥的混交林组合模式,并以米老排、红锥纯林为对照,对比分析了11种种植模式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差异,利用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筛选出最佳水源涵养能力的混交组合模式。[结果]①试验林凋落物层生物量、自然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17~4.21,0.38~2.29,5.15~10.58,6.40~13.37 t/hm2,均与试验林中米老排比例显著正相关(p<0.05);相比于株间混交、块状混交,行带混交的凋落物层生物量与有效拦蓄量较高。②试验林0—30 cm土层的自然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饱和蓄水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6.14~1007.21,1130.73~1388.40,117.96~422.63,1444.70~1590.66 t/hm2;其中,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在不同林分之间差异显著,且均与试验林中米老排比例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③米老排与红锥以3∶1混交比例进行行带混交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最好,米老排纯林次之,其后是其余混交林,最后是红锥纯林。[结论]在幼龄林阶段,米老排与红锥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好于各自的纯林,且这种混交效应受混交比例与混交方式的影响。
梁育兴袁在翔王凯李荣生张少杰张鹏鹏陈勇孙煜杰
关键词:水源涵养凋落物土壤
中国大陆藤工业的2012和2013
通过海关数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我国大陆藤工业持继低迷,出口额和国内市场逐年下降,藤企处境艰难.我国大陆藤工业持续低迷与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日钓鱼岛危机、印度尼西亚全面禁止藤材...
李荣生刘杏娥尹光天杨锦昌邹文涛杨淑敏
文献传递
油楠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SgSTPS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21年
【目的】油楠茎部树脂油富含大量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类合成酶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油楠倍半萜合成酶基因SgSTPS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有利于探明油楠树脂油的形成机制,为解析林木萜类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油楠转录组数据库,从成熟油楠植株茎部克隆获得油楠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SgSTPS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原核细胞进行诱导表达,GC-MS鉴定其表达产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油楠不同年龄(0.5、1.5、15、30年)和不同器官(根、韧皮部、木质部、嫩叶、老叶)中的表达特性,以及该基因对不同激素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和激素组合SA+MeJA的响应模式。【结果】获得SgSTPS3基因,CDS序列全长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W345633)。蛋白多序列比对显示SgSTPS3蛋白与苏木亚科古巴香胶树CoTPS3和兰氏香脂树ClTPS3同源性最高,达87.68%。生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gSTPS3蛋白为多功能酶,以法尼基焦磷酸(FPP)为底物时,主要催化产生倍半萜环苜蓿烯、可巴烯及顺式-β-可巴烯,以香叶基焦磷酸(GPP)为底物时,产生单萜芳樟醇。SgSTPS3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年龄、不同器官中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年龄的各器官,0.5和1.5年生植株根部表达量最高,15和30年生植株韧皮部表达量最高;不同年龄的同一器官,根部表达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木质部表达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30年生植株韧皮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植株,嫩叶和老叶无明显规律。对2年生油楠幼株叶片进行激素诱导处理,喷施激素SA(50μmol·L^(-1))时,该基因在12 h表达量最高,为初始表达量的35.1倍,72 h最低;喷施MeJA(100μmol·L^(-1))时,该基因在6 h表达量最高,24 h最低;混合激素SA(50μmol·L^(-1))+MeJA(100μmol·L^(-1))作用下,SgSTPS3基因表达量变化与对照组趋�
陈朝黎余纽李荣生邹文涛董明亮朱茂成杨锦昌
关键词:激素调控
关于“transpiration ratio”概念的商榷
2003年
李荣生
关键词:蒸腾系数需水量植物生理学思维形式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凋落物量及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用90个凋落物收集器,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凋落物总量、组分及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凋落物总量及各组分的产量与造林密度呈线性相关。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林分的年凋落物总量、叶、花果和杂物的年凋落物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枝条的年凋落物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同造林密度米老排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为6.52~8.17 t·hm^(-2)·a^(-1),其中叶为主要组分,占总量的86.2%~87.85%,枝条占0.35%~5.43%,花果占0.46%~4.67%,杂物占6.69%~8.89%。不同造林密度叶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均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在3~4月。枝条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呈不规则型,花果和杂物凋落物量均呈双峰型,花果的凋落主要集中在5和10月,而杂物的凋落量高峰在6和9月。凋落物总量与叶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基本相似,但在6月杂物凋落物量的影响下,有些密度的林分也会呈双峰型。当林分完全郁闭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林分枝下高的增加,胸径、树冠比以及冠幅的减小,可能会导致凋落物总量、叶、花果及杂物凋落物量的下降,而枝条的凋落物量增加。
张阳锋尹光天杨锦昌杨锦昌李荣生邹文涛
关键词:造林密度米老排凋落物
米老排人工林节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变色规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明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节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色规律,为培育米老排无节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1年生米老排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0株米老排样木,利用节子解析的方法,对获得的1 101个完整节子进行研究。【结果】从节子发育年龄上,米老排的枝条主要从第1~2年开始生长,第2~4年是其死亡高峰期(91.9%),这些枝条(87.2%)死亡后在第5~8年内完全愈合并形成节子,其中大部分节子(76.7%)的愈合时间为3~6 a;在第2~4年米老排枝条死亡数量较多,该时段是控制节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节子垂直分布上,节子的数量呈现随树高的增加先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高度为0~8.0 m的树干上。节子变色长度与节子的直径和愈合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分枝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通过逐步回归,得出节子直径、死节长度、节子出现年龄以及愈合时间是影响米老排节子变色长度的关键因子,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在米老排种植后的2~4 a,对树干8.0 m以下进行首次修枝,有助于该树种无节材的培育。采取相应的森林培育措施减小枝条基径和缩短节子愈合所需时间,有助于减少节子对木材带来的影响。图7表4参32。
何韦均杨锦昌郝建董明亮余纽覃国铭李荣生
关键词:节子米老排
石门森林公园不同海拔或坡向林地物种多样性的比较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解从化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或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为森林公园景观改造、生态系统承载力提高、生态修复提供理论知识,对分散于森林公园的海拔或坡向不同的30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较高,低海拔和高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尤其是乔木层和下木层Ⅰ,其生物多样性分别在960 m和900 m达到峰值;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受到人为干扰,总体上人为干扰随海拔上升而下降,但由于旅游开发和观光,海拔900 m以下林区受到人为干扰程度与海拔关系不大;森林郁闭度、人为干扰程度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相似,石门森林公园森林郁闭度可以作为评价人为干扰程度的指标。
邹文涛姜艳尹光天李荣生杨锦昌张帅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海拔坡向
不同滴灌处理对黄藤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索黄藤人工林对土壤湿度的需求,通过设置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含水率17.7%)、80%(含水率23.6%)、100%(含水率29.5%)、不供水4个水平的滴灌试验,分析了不同滴灌水平对黄藤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茎长、萌茎长、萌蘖数、萌蘖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滴灌与不滴灌相比明显提高了藤林的成活率;藤林生长到17个月时,不同滴灌处理对母茎长造成了显著差异,而对萌茎长、萌蘖数和萌蘖率无显著影响;当藤林生长到32个月时,滴灌效应对母茎长、萌茎长、萌蘖数均造成了显著差异,对萌蘖率无显著影响;总体上,滴灌对母茎长影响随藤林增长呈现减弱趋势而对萌茎长影响则呈增长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在营建黄藤人工林时,为保证藤林初期的快速生长,建议采用80%的田间持水量进行滴灌。
寇亮尹光天杨锦昌李荣生邹文涛李建光
关键词:滴灌萌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