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与MRI评估女性子宫形态改变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与MRI评估女性子宫形态改变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且经妇科检查或手术确诊的12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会阴超声及MRI检查结果差异及不同检查诊断PFD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示,与对照组比较,PFD组膀胱颈、子宫颈及肛管直肠连接下降距离均较高(P<0.05)。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示,与对照组比较,PDF组患者膀胱移动度及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均较大,子宫后位发生率明显较高,前位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120例PFD患者经MRI检查检出115例,与手术诊断一致者111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漏诊和误诊率分别为4.17%、3.33%;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出109例,与手术结果一致者101例,诊断准确率为84.17%,两种检查诊断PFD的准确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与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均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PFD患者盆底解剖及功能信息,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检查方法。
- 赵津艺胥卉苹刘蓉刘婷李蔚张艺张文军
- 关键词:MRI
- 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策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住院的老年AECOPD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1)和PCT指导治疗组(n=32)。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而PCT指导组患者根据血清PCT浓度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二重感染率以及半年随访期间AECOPD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80.6%vs81.3%)、住院病死率(6.5%vs6.3%)、半年随访期间AECOPD的发生率(29.0%vs31.3%)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9973元vs8243元)、抗菌药物疗程(14.8dvs8.5d)、抗菌药物费用(6547元vs4897元)及二重感染率(29.0%vs6.3%)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在PCT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降低住院费用,降低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 李蔚陈果曹晓红
-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菌药物
- 文迪雅致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改善伴严重水肿报告
- 2007年
- 张新星陈树李蔚曹小红
- 关键词:严重水肿Β细胞功能2型糖尿病文迪雅
- 老年科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了解某院老年科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12月老年科患者送检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9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菌1 289株(占67.99%),革兰阳性(G+)菌493株(占26.00%),真菌114株(占6.01%);其中,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26%、31.1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检出率分别为22.47%、80.00%,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检出率为3.10%。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均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9.48%,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80.35%,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10.70%)。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结论老年患者病原菌以G-菌为主,耐药情况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有重要意义。
- 陈果李小惠李蔚
- 关键词:老年科病原菌抗菌药物
- 万适宁联合抗生素治疗COPD合并医院感染被引量:4
- 2004年
- 李蔚肖邦榕
- 关键词:万适宁抗生素COPD医院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急慢性气道炎症的作用以及阻断EGFR的激活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A2、A4组)、哮喘组(B1、B2、B4组)和治疗组(C1、C2、C4组),每组5只,其中1、2和4分别表示激发1、2和4周。治疗组在每次卵清白蛋白激发前1h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金雀异黄素(genistein)20mg/kg腹腔注射。末次激发后收集BALF行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肺组织HE染色并行气道黏膜下炎症评分。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气道上皮EGFR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活化的EGFR)程度。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叮检验。结果(1)B组各时段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类细胞绝对计数均高于A组相应时段组(均P〈0.05),嗜酸粒细胞在2周末达高峰;C组各时段BALF中细胞总数[分别为(48±6)、(51±9)和(57±12)×10^5]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分别为(2.5±0.5)、(2.7±0.6)和(2.6±0.5)×10^5]均低于相应B时段组[细胞总数分别为(70±10)、(88±8)和(72±10)×10^5,嗜酸粒细胞数分别为(5.6±0.8)×10^5、(6.6±0.6)×10^5和(4.3±0.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各时段BALF中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相应时段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组BALF中上皮细胞数[(2.5±0.5)×10^5]低于B1组[(4.9±0.7)×10^5](q=4.671,P〈0.05),C4组BALF中上皮细胞数[(5.7±1.2)×10^5]高于B。组[(4.3±0.4)×10^5](q=4.012,P〈0.05)。(2)C4组气道黏膜下炎症评分(3.6±0.6)低于B4组(5.1±0.6)(q=4.923,P〈0.05)。(3)B组各时段各级气道EGFR蛋白表达均高于相应时段A组(均P〈0.01);气道上皮EGFR活化程度A组分别为(1.84
- 龙怀聪王曾礼肖邦榕李小惠李蔚周雨田
- 关键词:哮喘受体表皮生长因子蛋白酪氨酸激酶类炎症
- 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 (Gemcitabine)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 :予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10 0 0mg/m2 第 1、 8天静滴并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 2 0例 ,三周为一治疗周期 ,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 ,随访缓解期和生存期。结果 :本组 2 0例病例中 ,治疗总有效 4 0 % ,中位缓解期 7个月 ,中位生存期 9个月 ,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80 %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 6 0 %。结论 :吉西他滨 (Gemcitabine)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疗效 ,主要毒性反应为较严重的血液学毒性 ,老年患者最好辅以G -CSF或GM -CSF以及免疫与营养支持治疗 ,则能顺利完成化疗 ,吉西他滨 (Gemcitabine)联合铂类药物可做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 李蔚肖邦榕
- 关键词:吉西他滨铂类药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费用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谱和费用变化情况,为医院管理和疾病调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0年至2014年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费用情况,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对出院疾病诊断进行分类。结果我院2010年至2014年65岁以上住院患者共111935例,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平均年龄为(74.5±6.8)岁。老年住院患者主要诊断累计系统疾病前四位为循环系统疾病(21.0%)、呼吸系统疾病(13.7%)、消化系统疾病(12.7%)和肿瘤(12.1%),男性(55.2%)多于女性(44.8%)。人均住院费用由2010年的18778.1元增至2014年的23391.9元。药品比由2010年的45.5%降至2014年的38.9%。结论我院2010年至2014年老年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的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其次分别为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药品比呈下降趋势,人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
- 陈果龙怀聪李小惠李蔚周雨田杨江玉程标
- 关键词:住院病人疾病特征
- 三叶因子对小鼠急性气道过敏性炎症及粘液分泌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TFFs)对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及粘液分泌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气道炎症组(B组)、布地奈德干预组(C组)、TFF3干预组(D组)及布地奈德+TFF3干预组...
- 张敏慧周雨田赵志颖李晓惠李蔚陈红周晓芳龙怀聪
- 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贫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60例,测定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FEV1%预计值、FEV1/FVC)、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 I)。根据血红蛋白浓度(Hb)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包年数)、CRP、肺功能、BM、I近一年因急性加重使用抗生素次数的差异。结果贫血组11例,非贫血组49例,贫血发生率为18.3%;贫血组平均年龄、CRP水平及近一年因急性加重使用抗生素次数高于非贫血组(P<0.05);性别、吸烟指数、肺功能和BM 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贫血可能与反复气道感染及慢性炎症有关,高龄可能为影响COPD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
- 李蔚陈果
- 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贫血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