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祥
- 作品数:21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质量分析及发展方向被引量:3
- 2018年
- 对主要用于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国内高致病禽流感流行株的主要分支情况作一介绍。随着病毒抗原性的不断变异,疫苗毒株也需随之进行更换,因此必须使用匹配相应分支的疫苗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目前国内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生产现状是共有10家生产企业,其中2个厂家采用悬浮细胞工艺生产,其余8个厂家均采用鸡胚工艺进行疫苗生产。笔者根据企业上报的产品批签发报告情况,以2016年至2017年农业部规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为例,着重从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两方面对4家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共计488批次产品的批签发检验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从Re-6株、Re-7株、Re-8株不同组分效价的比较可以看出,所有批次疫苗抗体效价几何平均滴度(GMT)至少高于国家标准1个滴度以上,而Re-6株和Re-8株组分抗体效价(GMT)高于国家标准2个滴度以上。虽然产品的效价都超过了国家标准,但抗体水平还是参差不齐,较高产品的3个组分抗体效价(GMT)比较低的要高出1.5个滴度以上。各生产企业产品批间差异较大,这虽有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和优化的因素,但对于相近批次产品批间差异出现较大差异,则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并不十分稳定。4个企业在2017年生产的疫苗各组分抗体效价GMT整体水平均比2016年有所提高,说明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优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严格把关。我国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含有的甲醛和细菌内毒素是造成疫苗副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生产工艺改进,降低疫苗中甲醛和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可以降低疫苗的副反应。核酸疫苗是当前禽流感疫苗研究发展的前沿技术,是现阶段禽流感疫苗硏制中最具理想前�
- 杨劲松吴涛李金祥
- 悬浮MDCK细胞的驯化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培养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为评估细胞源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一株来源清楚的贴壁MDCK细胞,通过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及不断调整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将其驯化为悬浮MDCK细胞,并以此为基质增殖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 Re-6株、H5N1 Re-7株和H5N1 Re-8株;比较不同毒株在贴壁和悬浮MDCK细胞中增殖的差异。分别将经悬浮MDCK细胞增殖的病毒与经SPF鸡胚增殖的病毒制备成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和商品鸭,通过血清学方法比较细胞源与鸡胚源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海兰褐商品蛋鸡:6 050只,分为3组,2组为免疫组,每组3 000只,28日龄免疫0.5 mL/只,80日龄免疫0.5 mL/只;不免疫对照组1组,50只,同等条件下隔离饲养。分别于蛋鸡日龄49、110、210 d(即首免后21 d、82 d、6个月)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的HI抗体效价,监测抗体消长。长白飞鸭:220只,分为3组,2组为免疫组,每组100只,10日龄免疫0.5 mL/只,24日龄免疫1.0 mL/只,不免疫对照组20只,同等条件下隔离饲养。分别于鸭日龄24、38、52 d(即首免后14、28、42 d)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的HI抗体效价,监测抗体消长。【结果】获得一株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的MDCK细胞,摇瓶、5L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数据及细胞状态显示,该细胞株适合放大生产。此悬浮MDCK细胞培养48 h细胞密度可由1.5×10~6 cells/mL左右增殖到1.0×10~7 cells/mL左右,状态良好、活率高、单个悬浮于培养基中。以此悬浮MDCK细胞为基质增殖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 Re-6株的HA效价达1﹕512,TCID_(50) 10^(7.67)/mL,EID_(50) 10^(7.83)/0.1 mL;H5N1 Re-7株的HA效价达1﹕256,TCID_(50)达10^(7.33)/mL,EID_(50)10^(7.17)/0.1 mL;H5N1 Re-8株的HA效价达1﹕1024,TCID_(50) 10^(8.5)/mL,EID_(50) 10^(8.38)/0.1 mL,与经贴壁MDCK细�
- 陈宏杨柳宋海岩石莹孟令伟付春杰张丹赵海源李金祥蒋晓梅张天舒
- 关键词:MDCK细胞重组禽流感病毒免疫效果
- 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现阶段疫苗接种仍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大量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禽流感病毒疫苗。鸡胚法制备禽流感病毒疫苗的工艺存在原料来源受限、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培养周期长和不易放大培养等缺陷。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病毒疫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实现高密度细胞和高病毒产率,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国内细胞全悬浮工艺生产禽流感灭活疫苗单罐产能最大为6 000 L,高病毒含量抗原的提供是生产高效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的】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效的生产抗原,开展种毒驯化试验。【方法】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分别在MDCK细胞及悬浮MDCK细胞上增殖。在MDCK细胞上通过不同的病毒接种剂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TPCK-胰酶浓度的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64 h,最佳接毒剂量为0.008%或MOI为10^(-4),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2μg·mL^(-1),根据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连续传代,并对各代次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MDCK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HA可达1﹕256,每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TCID50,每0.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均高于其他代次。【结论】将第5代确定为MDCK细胞传代最佳代次,可考虑确定为生产用基础种毒代次。在悬浮MDCK细胞上对重组禽流感病毒传代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悬浮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最佳接毒剂量MOI为10^(-2),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4—8μg·mL^(-1)。在实际疫苗生产过程中,可选择MDCK细胞或悬浮MDCK细胞来扩繁种毒。
- 李莉杜鑫张丽娜杨柳高晓庆唐东雪赵海源蒋晓梅张天舒李金祥
- 关键词:重组禽流感病毒MDCK细胞病毒含量
-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株的构建和免疫保护特性被引量:30
- 2019年
- 以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中分离的流行毒株(SY18)为亲本株构建了多基因家族(MGF)基因和CD2v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候选株,针对基因缺失株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MGF和CD2v双基因缺失株(ASFV SY18ΔMGF/ΔCD2v)对猪安全,接种猪能够100%抵抗亲本强毒株SY18株的攻击,对照猪全部死亡;说明该毒株可作为非洲猪瘟疫苗候选株。
- 张艳艳陈腾张静远齐宇缪发明薄宗义王立冬郭晓宇周鑫韬杨金梅王晓虎高玉龙汪春雨鲍晨沂米立娟孙雪霏冯娜杨金金王承宇万忠海李记平孟轲音田多李楠王述超王颖张菲张锦霞蒋依倩刘晔张守峰张中洋钱莺娟朱鸿飞高玉伟陈鸿军李金祥扈荣良
-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安全性免疫保护
- BVDV和IBRV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被引量:3
- 2019年
-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端非编码区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B基因保守区基因序列,参考文献分别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构建的包含BVDV和IBRV目标基因片段的阳性质粒,对退火温度、引物和探针的浓度以及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标准曲线,并对双重q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qPCR最适退火温度为54.0℃,BVDV引物浓度为0.2μmol/L,IBRV引物浓度为0.3μmol/L,BVDV探针浓度0.2μmol/L,IBRV探针浓度为0.1μmol/L。BVDV的RNA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IBRV的DNA最低检测限为1拷贝/μL,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为BVDV和IBRV的同时、快速、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刘梦瑶张秋楠吴文学李金祥
- 关键词:BVDVIBRV
- 犬细小病毒高效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为建立灵敏、快速的犬细小病毒(CPV)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CPV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能扩增574bp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对纳米PCR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纳米PCR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最低核酸检出量为2拷贝·μL^-1,其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00倍。分别采用纳米PCR和常规PCR,对广西、北京、吉林送检的75份疑似CPV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CPV阳性率分别为89.3%(67/75)和70.7%(53/75),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适用于CPV低含量临床样品的检测。本方法的建立为CPV感染的早期快速、灵敏、准确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为CPV的防控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意义和价值。
- 秦彤周灵周灵梁琳史利军梁琳李金祥史利军
-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VP2基因
- 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相关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8年
-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欧洲野猪后引起的烈性、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病毒针对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逃逸是造成病毒持续感染的重要策略,在长期进化过程中,ASFV编码表达多种免疫逃逸蛋白以拮抗宿主免疫反应。已往研究对ASFV编码免疫逃逸蛋白进行了诸多报道,但是对其具体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本文概括总结已有ASFV免疫逃逸蛋白在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以期为后续基因缺失疫苗研究和疫病防控提供相关借鉴。
- 王西西陈青陈鸿军朱鸿飞李金祥郭晓宇
- 关键词:天然免疫分子机制
-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34
- 2018年
- 大量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一大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调查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畜禽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探索实践模式,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方向。
- 李金祥
-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畜禽产品
- 科技助推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被引量:2
- 2018年
- 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优化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路径。
- 李金祥
- 关键词: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助推
-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的乳腺在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常导致产奶量下降,牛奶质量变差,由于发病率较高,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便于兽医工作者和养殖者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做好乳房炎的防治工作,本文从奶牛乳房生理学、病原入侵、乳腺感染、乳腺组织产生炎症和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对常见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1奶牛乳腺生理学乳头管是外部病原进入乳房的唯一途径,向上连接乳池,向下在乳头末端开口。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乳头管内壁的鳞片状上皮细胞不断剥离和脱落,形成角蛋白,角蛋白沉聚在乳头管的管腔中,封堵管腔,阻止外部的病原侵入。
- 吴文学李秀波王瑞王朋朋田欣睿张海燕焦晓宇李金祥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乳头管牛奶质量乳池炎性变化组织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