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鉴峰 作品数:35 被引量:14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及评定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男性患者64名,另选70名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下肢血管发生明显病变,动脉损害都是双侧及多节段性的。以膝以下动脉为主,其内-中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厚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下肢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值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预防、治疗方式的选择、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李鉴峰 郑长虹 曹宁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下肢动脉硬化 超声 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对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应用效果分析 曲虹 李鉴峰 赵明光 赵丽萍 李晓红 王莹 李英姝热暴露大鼠肠系膜淋巴结DC的研究 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观察热暴露条件对大鼠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DC)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图象分析等技术测定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大鼠肠系膜淋巴结中DC的改变。结果 施加单纯热暴露 2h后 ,大鼠肠系膜淋巴结DC的数量随时间推移经 8h达高峰 ,之后回落 ,2 4h达到热应激后初始状态 ,且DC形态趋向成熟 ,包绕淋巴细胞 ;相同热暴露条件施加于热习服大鼠 ,其DC虽也有升高但受热后各时间点波动不明显 ;常温暴露组动物DC无变化。结论 热暴露可以促进大鼠肠道DC的释放 ,使之更多地归巢肠系膜淋巴结 ,这种热应激状态后免疫系统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即经过热适应锻炼的大鼠DC释放相对平衡。 李泽 罗炳德 闫艳 李鉴峰关键词:热暴露 树突状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 热习服 东北三省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检视盘形态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东北三省招飞体检受检者的视盘形态情况。方法选取自2015—2017年东北三省参加空军招飞全面体检的3523例(7046眼)应届高中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受检者生理杯与视盘之比(C/D)、盘沿宽度、生理杯、视盘盘沿宽度、生理杯深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在体检的7046眼中,大多数受检者为橘红色圆形或椭圆形视盘,可见中央血管凹陷,伴生理凹陷或无生理凹陷。同一眼横竖径C/D相等64.28%(4529/7046),无生理凹陷25.57%(1802/7046)。C/D不等10.15%(715/7046),竖径>横径3.65%(257/7046)。横径>竖径6.50%(458/7046)。以竖径为准判断C/D。3523例受检者中,双眼C/D值相等者89.55%(3155/3523),不等者10.45%(368/3523)。C/D值≥0.2者2.21%(78/3523);C/D值<0.2者8.24%(290/3523)。在体检的7046眼中,均未见盘沿切迹,杯缘平滑,盘沿均呈橘红色。生理杯凹陷>3D 0.58%(41/7046)。+3D 3.23%(228/7046);+2D 15.85%(1117/7046);≤+1D 28.04%(1976/7046);无生理凹陷18.19%(1282/7046)。盘沿宽度以下方为准进行记录。其中1927眼未见生理凹陷,记为0.5。5119眼有生理凹陷,盘沿宽度>0.3为61.22%(3134/5119);盘沿宽度≥0.2为35.07%(1795/5119),盘沿宽度<0.2为3.71%(190/5119)。结论在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对受检者视盘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可帮助了解正常视盘的特征和变异情况,能够为病理性视神经改变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洋 王秀明 姜涛 李鉴峰关键词:视盘 航空医学 心脏粘液瘤82例外科治疗 2003年 1988年1月至2001年6月,我院为82例心脏粘液瘤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2例中,男26例,女56例;年龄6~71岁,平均47.4岁。心悸、气短74例,晕厥38例,肢体栓塞5例。术前心功能(NYHA标准)Ⅰ~Ⅱ级64例,Ⅲ~Ⅳ级18例。心脏杂音随体位改变者48例。X线胸片显示56例心胸比值(C/T)小于0.60。心电图检查异常者64例。 韩宏光 李鉴峰 张南滨 张仁福 朱洪玉 汪曾炜关键词:心脏粘液瘤 手术治疗 病例分析 492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2002年 为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 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 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5.2%),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 VSD 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韩宏光 李鉴峰 张南滨 张仁福 朱洪玉 汪曾炜关键词:术后 室间隔缺损 婴幼儿 并发症 VSD Müller细胞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主要胶质细胞,其纵向跨越整个视网膜,几乎与视网膜中的每一种细胞类型都有接触。因其独特的定位,可以参与维持视网膜内稳态所需的各种功能。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在炎症的作用下内皮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眼底微血管病变。在PDR中,Müller细胞经历反应性胶质增生,一方面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水平升高,可导致瘢痕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损害玻璃体。由此可见,Müller细胞胶质化对于视网膜有着双重作用。另外,Müller细胞表达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1,LRP1),LRP1对新生血管和炎症有着密切联系。对Müller细胞、PDR玻璃体和LRP1展开研究可能为"趋利避害"提供新思路。 李鉴峰 李鉴峰 李红关键词:MÜLLER细胞 玻璃体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分析病因复杂的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于2004-01/2004-06选择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皮肤科45例慢性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慢性湿疹组),对照组为与慢性湿疹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5位慢性湿疹患者家属。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该量表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10个症状因子,采用1~5级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在调查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让两组调查对象对照量表的每一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组间的差异用t检验分析。结果:慢性湿疹组和对照组均完成量表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慢性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现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89±0.46),(1.32±0.47),t=5.81,P<0.01];[(1.93±0.47),(1.52±0.48),t=4.09,P<0.01];[(1.80±0.45),(1.43±0.41),t=4.08,P<0.01];[(1.55±0.38),(1.36±0.44),t=2.19,P<0.05];[(1.83±0.50),(1.35±0.40),t=5.03,P<0.01]。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差,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方面。心理健康状况对慢性湿疹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李鉴峰 韩宏光 赵昕关键词:心理学 湿疹 问卷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心外科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菌株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中血培养阳性12例,占66.7%,其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例,粪肠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消化链球菌(厌氧菌)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左氧氟沙星、磷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本组血培养阳性病例中,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居多,病原体菌种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时机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率;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传统的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王晓辰 李鉴峰 曹宁 李敬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学 药敏试验 超声对比剂的材料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超声对比剂均是含有不同包膜材料和气体成分的微泡对比剂,微泡对比剂的出现使超声诊断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的:探讨超声对比剂的材料学研究特点,及超声对比剂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超声对比剂是由气体微泡和外部包裹的膜物质组成,包膜材料主要分为白蛋白、大分子脂质体、多聚体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等。超声造影是通过增强背向散射信号来成像。超声对比剂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造影相关技术包括二次谐波、组织特异性显像、反相脉冲谐波成像、相干造影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间歇谐波成像技术、编码谐波成像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结果与结论:超声对比剂形式的不同主要是通过改变微泡包膜和气体的性质和设计来实现的。微气泡能够实现超声对比剂的显影作用,还可在药物传输上发挥功能。新型的微泡超声对比剂不仅可以提供血流灌注学信息,还可以通过靶向作用于病变组织,分析病变的发生机制,使微泡对比剂的诊断更准确。随着微泡对比剂材料学研究以及制备工艺完善,使超声对比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可以用于各种状态下的特异性超声造影,还可以利用空化效应携带药物或治疗基因向目标组织转移释放。微泡造影技术具有治疗、诊断和超声成像的功能,是一种安全、高效、无创的诊断和靶向传输治疗手段。 李鉴峰 曲虹 郑长宏 唐洪涛 邢春生关键词:超声对比剂 氟碳 对比剂 抗肿瘤治疗 组织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