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2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186.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 宁丰叶进魏立强李鑫王景文
- 文献传递
- 伊布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老年初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20年
- 患者,女,64岁,因"记忆力减退3个月,行走不稳1个月"于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既往无免疫缺陷等相关疾病。完善颅脑增强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主要分布于双侧小脑半球及顶叶,病变形状不规则,周边伴水肿,增强后表现明显均匀一致强化。PET-CT检查提示:颅内多发高代谢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4,颅外未见明显高代谢病灶。
- 王亮李鑫何颖芝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代谢小脑半球中枢神经系统替莫唑胺免疫缺陷
- 多克隆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引起肌麻痹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 iliary neurotroph ic factor,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BTX)引起的肌麻痹的作用。方法10只新西兰兔,分别在双侧眼外肌肌腹和面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 A,BTXA),注射后第4天在右侧眼外肌和面部皮下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左侧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注射后14 d,行电镜观察双侧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细胞、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的改变。结果注射BTXA后14 d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纤维均明显萎缩,线粒体肿胀,肌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神经髓鞘板层松散,可见髓样小体,运动终板处可见清亮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小泡增多密集。右侧注射CNTF组可见肌细胞核内移,胞质内线粒体肿胀聚集,肌细胞呈空泡样改变,局部肌丝断裂溶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运动终板处也可见大量清亮小泡聚集,神经髓鞘增多。结论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后,与单纯注射BTXA者比较,局部肌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性破坏,延长了肌肉麻痹恢复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 闫丽娟吴晓孙异临李鑫
-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运动终板面肌
- 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提高对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llo—HSCT)植入综合征(ES)的认识,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报道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母供女HLA半相合allo-HSCT后发生E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结果患者在allo-HSCT后+2天即出现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4天出现白色泡沫样痰、水肿、体重增加、非感染性发热、一过性精神症状,随着激素的应用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诊断为ES。结论ES是一种不同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移植后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 宁丰王景文杨磊李鑫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综合征
-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用18F-FDG PET/CT精确揭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灶,探讨病变范围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22例初诊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分析鼻、咽部及全身病灶累及范围及播散规律,并分析不同病变范围患者之间ALB、LDH、β2-MG、SUVmax、B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18F-FDG PET/CT发现每位患者至少有一处病灶,原发病灶在鼻腔、鼻咽、口咽部者分别占81.9%、9.1%、9.1%。病变累及最多的部位为鼻腔(95.5%,21/22)、鼻咽(54.5%,12/22)、左颈部淋巴结(40.9%,9/22)、右颈部淋巴结(40.9%,9/22)、口咽(36.4%,8/22)等。鼻、咽部原发病灶可向邻近部位播散,也可沿淋巴结群依次播散,还可以跳跃方式向远处器官播散。病灶范围较广者组,SUVmax值显著增加,血清β2-MG升高者比例也显著增加。结论:18F-FDG PET/CT能精确发现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咽部及全身病灶,血清β2-MG水平也能反映病灶的累及范围。
- 魏立强王景文宁丰崔晶李鑫尹秀秀
- 关键词: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Β2-微球蛋白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1997年7月至2008年8月,对26例血液病患者行allo-HSCT,其中急性白血病(AL)14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移植供受体22例为同胞HLA全相合,4例为同胞HLA不全相合.结果 所有患者达到稳定的供者植入,随访至今,累积总生存(OS)率为63.9%,累积无病生存(DFS)率为62.6%;15例(57.7%)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急性GVHD 8例(30.8%)[Ⅲ-Ⅳ度4例(15.4%)],慢性GVHD 7例;HLA全相合与HLA不全相合移植间GVH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复发4例;死亡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Ⅳ度GVHD、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高危因素,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27).结论 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提高allo-HSCT疗效的关键是控制移植相关并发症,特别是GVHD和感染.
- 宁丰王景文杨磊崔晶栗宇李鑫尹秀秀
- 关键词: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MRI和PET/CT表现及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MRI和PET/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诊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咽部MRI和/或全身PET/CT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48例接受鼻、咽部MRI检查的患者中,原发病灶在鼻腔者有41例,在眼眶、鼻咽部者各有2例,在鼻窦、口咽、喉咽部者各1例,病灶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或粘膜增厚,向邻近部位播散,多呈等T1等T2信号,内部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95.8%患者的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25例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中,原发病灶在鼻腔者有22例,在口咽侧壁者2例,在眼眶者1例,病灶表现为有放射性浓聚的占位性病变,SUVmax为11.1±4.3,有13例患者还发现存在鼻、咽部以外的远处播散病灶。对17例接受了两种检查患者的阳性发现进行比较,两种检查的一致性不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咽部影像学所见有其鲜明特点,有条件者应积极推荐行全身PET/CT检查。
- 魏立强王景文宁丰杨磊李鑫尹秀秀
- 关键词: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磁共振成像PET/CT
- 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原发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ocular adnexal MALT,OAM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44例初诊OAML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临床特征、预后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共入组44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75,发病年龄为20~79岁,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OAML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为7.63%±3.77%,高于正常对照(6.09%±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伴有眼外组织受累OAML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病变局限于眼附属器患者(P=0.030),骨髓受累患者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无骨髓受累患者(P<0.001)。低Treg细胞患者组(n=28)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率为92.9%,高Treg细胞患者组(n=16)3年PFS率为66.8%(P=0.155)。结论 Treg细胞在OAML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免疫逃逸作用,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眼附属器以外部位的累及。
- 李鑫杨磊叶进丛佳魏立强姚娜杨晶崔雪莹王景文
- 关键词:调节T细胞
- 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神经萌芽及运动终板的变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兔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后3个月的神经末梢萌芽、运动终板及肌纤维的变化,从神经再生方面探讨BTX的作用规律。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1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10只白兔,在双眼8条眼外肌肌腹各注射BTXA 2.5U,在注射0、2、4、6、8、12周时各取一条眼外肌,共60条作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化染色显示运动终板、肌纤维,用Bielschowsky银染法显示神经末梢萌芽。主要指标有萌芽终板数,总终板数;萌芽平均总长度/有萌芽终板数;运动终板的灰度值、面积;肌纤维直径。结果眼外肌的运动终板中,有萌芽终板数,总终板数、萌芽平均总长度/有萌芽终板数在2周(84.04±3.56.170.71±46.83)和4周(91.52±4.13,162.11±56.19)时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到12周时降到最低(19.53±4.00,40.46±6.47),但仍稍高于正常值。运动终板的灰度值、面积及肌纤维直径亦出现此规律。结论注射BTXA后的神经末梢萌芽和运动终板的变化在2~4周时最为明显,之后逐渐降低,与临床上观察到的肉毒毒素作用规律相符,为研究肉毒毒素引起的肌麻痹的恢复过程提供一种新的观察途径。(眼科,2006.15:326-330)
- 闫丽娟吴晓李鑫刘刚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运动终板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1
- 2024年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是发生在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组织侵犯眼附属器局部,容易导致眼部外观和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尚无统一的规范化诊疗指南,为了进一步提高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学会和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联合编写了首个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王亮马建民李鑫姚娜郭健钟秋子高麟芮周生余刘红刚史季桐罗莎
- 关键词:眼附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