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2篇心脏
  • 2篇血气
  • 2篇血气胸
  • 2篇气胸
  • 2篇自发性血气胸
  • 2篇外科治疗体会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1篇心脏穿透伤
  • 1篇心脏缺损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严重胸外伤
  • 1篇婴儿
  • 1篇婴儿先天性心...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支气管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李韬
  • 6篇张玉平
  • 6篇陈中良
  • 2篇刘美云
  • 2篇顾云
  • 1篇王芳
  • 1篇缪传南
  • 1篇杨瑞玲
  • 1篇袁冰
  • 1篇刘兴玲
  • 1篇刘培斌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行普通开胸手术治疗26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14例,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全组病人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临床疗效确切,尤其是VATS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优点,可作为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的首选方法。
陈中良张玉平李韬顾云刘美云
关键词:自发性血气胸发病机制外科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65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2例,脓胸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经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58例患者(89.2%),临床痊愈者52例(89.7%),症状减轻者6例(10.3%)。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支气管扩张症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中良李韬张玉平刘培斌杨瑞玲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手术
自发性血气胸52例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行普通开胸手术治疗26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14例,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全组病人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临床疗效确切,尤其是VATS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优点,可作为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的首选方法。
陈中良李韬张玉平顾云刘美云
关键词:自发性血气胸发病机制外科治疗
心脏穿透伤患者的急救及术后护理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患者急救与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方法对14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均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中流量吸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胸修补心脏、心包开窗引流及处理其他复合伤,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循环系统及引流管的管理。结果 14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存活组中1例术后第9d 再次并发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不畅,再次行剖胸探查切除大部分心包及充分引流后治愈,其他存活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快速输液、中流量吸氧、尽快手术是心脏穿透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术后应重点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引流管的管理,尤其应预防术后再次发生心包填塞。
刘兴玲陈中良王芳张玉平李韬
关键词:心脏穿透伤急救护理
102例严重胸外伤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严重胸外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84例,开胸手术34例,治愈92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9.8%,死亡原因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及ARDS。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休克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并发ARDS者早期行呼吸机支持治疗。
陈中良袁冰李韬张玉平
关键词:严重胸外伤ARDS
广州市政公所与民国初年广州的城市管理
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市政建设的进步与城市的独立化地位是此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市政改革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市政”二字,一时间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广州市政公所成立于1918年10月,作为近代最早的独...
李韬
关键词:城市管理市政改革权力结构民国初期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15例外科治疗体会
2009年
目的 总结15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2~12月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13例,常温下行动脉导管结扎及肺动脉环缩术各1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6.7%),1例严重肺部感染治愈。本组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0.9±33.3)h,术后住1CU时间为(49.2±40.3)h,住院时间为(49.2±8.6)d。1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并发症出现。功能单心室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5%-85%,心功能Ⅱ级。结论对有症状且有手术指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关键。
李韬张玉平缪传南陈中良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婴儿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