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唐玉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微粒
  • 5篇毫微粒
  • 4篇蛋白
  • 3篇地平
  • 3篇释放度
  • 3篇尿嘧啶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嘧啶
  • 3篇硝苯地平
  • 3篇氟尿嘧啶
  • 3篇5-氟尿嘧啶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小鼠
  • 2篇小鼠体内
  • 2篇小鼠体内分布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钠
  • 1篇碘125
  • 1篇碘标记

机构

  • 9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杨唐玉
  • 8篇易以木

传媒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5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5)I-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1998年
用乳液固化方法制备了^(125)I-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得粒径为(125±73)nm,小鼠口服毫微粒(148×10~8Bq/只)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心、脑组织中有少量分布,甲状腺和肌肉中无放射计数,微观放射自显影实验表明,毫微粒分布在肝脏的Kupffers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以及在肺和脾脏的吞噬细胞中。实验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按血管外给药开放二室模型计算得代谢动力参数,T_(max)为2.18h,C_(max)为2.45×10~7Bq,t_1/2为9.42h,AUC为3.9×10~9Bq。
杨唐玉易以木潘卫民
关键词: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碘125
五参冲剂稳定性检测
1995年
五参冲剂稳定性检测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室,武汉430030杨唐玉关键词复方(中药);五味子素;稳定性中图法分类号R289五参冲剂系党参、黄芪、白术、五味子等药物组成,经提取、浓缩后而制成的颗粒冲剂。药理实验证明,五参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
杨唐玉
关键词:中成药稳定性
5-氟尿嘧啶肝素钠-白蛋白毫微粒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采用乳液固化法制备了肝素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并以口服给药的形式,研究毫微粒的肝靶向性。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毫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84±31nm(n=300)。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将5-氟尿嘧啶肝素钠-白蛋白毫微粒在酸性条件下100℃水解20h,测得5-氟尿嘧啶的平均包封率为29.5%。体外试验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毫微粒在37℃的稀盐酸液中72h累计释药达79.48%。
杨唐玉
关键词:毫微粒包封率5-氟尿嘧啶
硝苯地平长效缓释片的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制备硝苯地平缓释片并测定释放度和犬血药浓度。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硝苯地平固体分散,再加入阻滞剂制得缓释片。以5%乙醇为释放介质,50r·min-1,浆法,测定释放度。用HPLC法测定犬口服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结果: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对照品拜心通3012h累计释药分别为68.3%和64.1%。犬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后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达20h。结论:采用固体分散加阻滞剂的方法制得的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本品对温度和湿度较稳定,对光不稳定。
易以木杨唐玉
关键词:硝苯地平释放度血药浓度
硝苯地平长效缓释片释放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法制备了硝苯地平长效缓释片,并测定体外释放度。方法:比较了0.1mol·L-1HCl,pH6.8磷酸缓冲液,体积分数为2.5%,5%和10%乙醇溶液对本品释放度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介质pH的改变对释放度没有影响,本品在体积分数为5%乙醇溶液中的释放度较合适,24h累计释放度达93.1%,本品在体积分数为5%乙醇介质中以50r·min-1速度释药与体内吸收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17)。
易以木杨唐玉
关键词:硝苯地平释放度
^(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用乳液固化方法制备了125I-牛血清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得粒径为(168±62)nm,小鼠口服毫微粒(148×108Bq/只)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而心、脑组织中有少量分布。微观放射自显影实验结果表明,毫微粒分布在肝脏的Kufers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以及在肺和脾脏的吞噬细胞中。实验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按血管外给药开放二室模型计算得代谢动力参数,Tmax为2.11h,Cmax为2.43×107Bq,t1/2为9.33h,曲线下面积为3.7×109Bq。
易以木杨唐玉潘卫民
关键词:碘标记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药代动力学
5-氟尿嘧啶海藻酸钠-白蛋白毫微粒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采用乳液固化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5-Fu)海藻酸钠—牛血清蛋白毫微粒,并以口服给药的形式,研究毫微粒的肝靶向性。透射电了显微镜测定毫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66±34)nm(n=300)。以5-Fu为模型药物,将5-Fu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在稀盐酸(9→1000 )中10O℃水解20h,测得5-Fu的平均包封率为32.8%。体外试验结果表明,5-Fu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在37℃的稀盐酸中72h累计释放达84.7%。
易以木杨唐玉
关键词:氟尿嘧啶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抗癌药
混合透皮促渗剂对阿斯匹林凝胶剂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制备阿斯匹林凝胶剂 ,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月桂氮卓酮和薄荷脑对阿斯匹林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 :以1%的月桂氮卓酮 (AZ)加 1%的薄荷脑 (MT)作为吸收促渗剂的 3号处方中阿斯匹林的吸收最好 ,体外释放速度符合 Hignchi方程。提示 :适当浓度的 AZ和 MT能明显促进阿斯匹林的透皮吸收。但阿斯匹林和
杨唐玉易以木
关键词:阿斯匹林凝胶剂透皮吸收药代动力学
5-氟尿嘧啶阿拉伯胶-白蛋白毫微粒的制备被引量:10
1999年
采用乳液固化法制备了阿拉伯胶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微粒的平均粒径为 (228±61)nm (n= 300)。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将5-氟尿嘧啶阿拉伯胶-白蛋白毫微粒在酸性条件下100 ℃水解20 h, 测得5-氟尿嘧啶的平均包封率为30.11%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 5-氟尿嘧啶毫微粒在37 ℃0.1 m ol/L盐酸液中36 h 累计释药达88.2%
易以木杨唐玉
关键词:5-氟尿嘧啶阿拉伯胶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
硝苯地平缓释胶囊释放度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用浆法研究了硝苯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比较了0.1mol/L盐酸,pH6.8磷酸缓冲液,2.5%,5%,10%乙醇溶液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在34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表明:介质pH改变对释放度没有影响;试品在5%乙醇中(50r/min)释药速率与体内吸收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21))。
易以木杨唐玉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胶囊释放度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