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关于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思考
- 2005年
- 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修养。
- 杨希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
- 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的获得感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摆烂”从最初只是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多方压力无法纾解时而产生的一种放任自为的心态,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大学生思行症候,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摆烂”既包含了一种情绪宣泄,也存在着对自我的反讽和行为上的对抗。“摆烂”的产生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主观来说,它主要缘于大学生获得感的不足,具体包括大学生个体需求与实际获得的双向缺失、当前获得感与未来获得感的相互影响以及大学生对获得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获得悖论”三方面的原因。基于此,要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就需要从提升其获得感着手,把脉大学生的需求与获得,聚焦大学生的意向性努力,激活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
- 李文静杨希
- 关键词:大学生
- 论“祖安文化”的危害及治理
- 2022年
- “祖安文化”是在网络社区广泛传播,以网络粗口、暴力为核心的流行亚文化现象。语言低俗暴力、表意形式隐蔽、年轻圈层偏好等是“祖安文化”的典型特点。作为流行蔓延的亚文化现象,“祖安文化”的风险危害主要在于严重危及青少年网络族群的身心健康、易泛化为圈层群体事件、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解构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祖安文化”进行综合治理需要对症下药,依据其典型特点,可从防、智、疏多个层面展开综合治理。
- 许睿杰杨希
- 关键词:亚文化青少年
- 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环节与基本要求被引量:2
- 2021年
- 学史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需要明晓我们党发展繁盛的事实道理,明白不忘初心的深层情理,明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科学真理。学史增信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点,需要切实增强关于中国共产党“能”的信心、马克思主义“行”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信念。学史崇德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做实的关键在于崇尚坚如磐石的革命理想、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薪火相传的精神品质。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需要讲究实践智慧,解决怎么学、怎么用、怎么用好的问题。
- 杨希
- 新时代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以及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相继投入建设,这既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大举措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善用之”的“大思政课”载体。国家文化公园从公共交往空间、精神文化空间、历史记忆空间等维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叙事,以“会说话”的称谓、符号等隐喻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喻载体,通过赋能具身认知、具身体验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所。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可借助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化人、隐性教育、情景体验等功能,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品格、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 杨希
- 关键词:文化标识思想政治教育
- “逻辑与思维”教育的多维使命被引量:10
- 2022年
- 开设"逻辑与思维",并不只是为中学生增加一门培养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技能的课程,而是承载着提升思维素养和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等多维教育使命。展开而言,其一,它承载着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使命,现代科学以演绎和归纳为思维利器,适应并开展现代科学研究必须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它承载着维护经济稳健发展的使命,保障经济活动的持续繁荣必须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的逻辑;其三,它承载着促进社会理性化的使命,适宜的民主和健全的法治从来都是遵规则、重论证、讲逻辑的;其四,它承载着推进文化发展的使命,满足人们多元性精神需要的多样性文化,只有在相互尊重、充分讲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理解与包容。"逻辑与思维"教育所承载的多维使命,反映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就是要达至其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养成。
- 王习胜杨希
-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高中教材《逻辑与思维》教学中的疑难解析——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为例
- 2023年
-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生首次学习形式逻辑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从一线教学情况看,师生对形式逻辑三个基本规律的前置条件、准确理解和把握同一律的关键点、对矛盾律和排中律之间的关系、排中律的适用范围等还存在疑问与困惑。形式逻辑三个基本规律的前置条件是思维过程中的“三同一”。把握同一律的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确实性的同一”。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以“一体两翼”的方式保障思维达到清晰性的。同一律是“一体”,目的在于保障思维的确定性,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两翼”,分别确保思维的一致性和明确性。矛盾律和排中律虽然是保障思维达至清晰性的“两翼”,但在适用范围与功能作用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排中律反对在是非明确的论断“A”与“非A”之间以“两不可”的方式骑墙居中,但并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某种中间状态。
- 王习胜杨希
- 关键词: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