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柳

作品数:29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急性
  • 8篇缺血
  • 7篇血管
  • 7篇血性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6篇梗死
  • 5篇血管病
  • 5篇卒中
  • 5篇脑血管病
  • 5篇脑卒中
  • 4篇动脉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缺血性脑血管
  • 3篇缺血性脑血管...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机构

  • 27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嘉兴市妇幼保...
  • 1篇嘉兴市新丰中...

作者

  • 28篇杨柳
  • 7篇黄菊明
  • 6篇王蕾
  • 4篇尤克
  • 4篇丁美华
  • 3篇陈哲萌
  • 3篇邵永堂
  • 2篇任宇连
  • 2篇邹洪兴
  • 2篇顾爱明
  • 2篇江力勤
  • 2篇徐建红
  • 2篇胡进
  • 2篇陈浩
  • 2篇朱晓东
  • 1篇王宇军
  • 1篇陈峰
  • 1篇马娟妹
  • 1篇李莉
  • 1篇郑优真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河南实用神经...
  • 3篇实用神经疾病...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急诊医学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量包裹性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
1998年
杨柳邵永堂
关键词:脑出血包裹性脑血管疾病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方法学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祝建军邵平扬王宇军郑优真杨柳丁美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血小板活化
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20例的心电图改变
1995年
杨柳朱静芳金文炎吴永珍顾根仁
关键词: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_(300)的变化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中 (ERP)P3 0 0 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查 32例AICA患者急性期ERP ,并依据 6~ 8个月后复合认知指数标准 ,分为痴呆和非痴呆组对比P3 0 0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痴呆和非痴呆组P3 0 0 改变呈同一方向即波幅下降 ,潜伏期延长。进一步分析所见 :痴呆组P3 0 0 潜伏期较非痴呆组延长 ,波幅下降 (P <0 0 5~0 0 1)。结论 P3 0 0 改变可优于量表 ,结合临床后可作为AICA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评定的预测手段。
付伟达杨柳黄菊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300事件相关电位
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其预后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92例脑梗死患者中,分为二组,高尿酸血症(以下简称HUA)92例,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尿酸水平者(简称NUA)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糖、血脂(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当天的NIHSS值及Barthel指数,相同药物治疗30d的NIHSS值及Barthel指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HUA组治疗30d后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变化较NUA组不明显,临床评价有效率较后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尤克胡旻雷胡进黄菊明杨柳
关键词:血尿酸脑梗死预后
利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杨柳
关键词:胶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抗血小板聚集桂利嗪扩血管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2005年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 229例为观察组,无脑血管病的人员 91例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 10 MHz)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如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则根据病变性状分软斑、硬斑与混合斑. 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各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各组内软斑和混合斑与硬斑比较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P<0.01).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监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存在及斑块的性状,给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并可对临床未发病的患者起到中风预报作用.
杨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彩色多普勒超声中风病理机制
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和眼睑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对面肌或眼睑痉挛的疗效。 方法 对39例一般疗法无效的面肌痉挛、11例眼睑痉挛患者,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 ,并判断疗效 ,随访6~18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有100 % 。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可作为治疗面肌和眼睑痉挛的新方法。
黄菊明杨柳邵永堂
关键词:A型肉毒素眼睑痉挛面肌痉挛
诱发电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预测价值对比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体感诱发电位(SEP) ;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痴呆组和30例非痴呆组急性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结果 二组ERP的异常率有非常明显差异 (P<0.01) ,SEP,BAE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ICA患者急性期ERP异常结合临床后 。
顾爱明黄菊明孙小平杨柳钱玉英任宇连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诱发电位
急性脑血管病的其它脏器损害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其它脏器损害。方法:对624例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脏器损害发生率41.35%,脑出血组(56.47%)明显高于脑梗死组(29.19%)(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并发脏器损害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脏器损害和急性脑血管病后脑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有预见性地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控制和治疗其它脏器损害,对改善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杨柳江力勤邵永堂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脏器损害多器官损伤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