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昆明市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家庭随之增多,这种家庭与一般城市家庭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其特殊性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本文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 史晓宇杨毅李正宾
-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
- 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价值困境与理性思考——以云南民族社区文化为例
- 2013年
- 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然而,因价值消退和异化而导致的传承困境,使得民族社区文化传承在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受到了削弱性冲击。如何在家庭、社区、学校层面加强对民族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值得做出理性思考。
- 田莉杨毅
-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传承
- 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理念及核心能力被引量:2
- 2014年
- 社区学习中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具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其通过灵活的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切合实际的活动内容受到基层社区教育机构和学习者的欢迎。
- 杨毅李红
- 关键词:社区学习中心非正规教育
-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空中鼠标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带存储功能的空中鼠标,属于鼠标技术领域,包括空中鼠标和接收机。所述空中鼠标由电源模块、MPU6050六轴传感器、STM32F103微处理器和NRF2.4G无线发送模块组成;所述接收机由NRF2.4G无...
- 温元斌丁章月方雪许建山潘许睿赵孝宇杨毅陈俊彪邱旺韩宇佳
- 文献传递
- 依托社区学习中心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个案研究 ——以澜沧县芒景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例
- 终身教育理念从提出之初,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直至全世界的认可,而非正规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必不可少的途径。社区学习中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广,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起...
- 杨毅
- 关键词:非正规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社区学习中心布朗族
- 文献传递
- 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当前中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医疗、教育、科技、人口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形势和变化,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了适应变化,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教育促进农村转型的发展目标,以转变观念为发展前提,以需求唤醒、资源整合为基本原则,通过分层次分目的以及机制改革的发展策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扩大宣传,建构硬件、制度、网络、队伍等支撑条件的发展路径。
- 李劲松杨毅李红
- 关键词:社区学习中心非正规教育农村
- 我国民族教育价值的研究取向
- 2016年
- 我国民族教育价值研究主要从民族教育价值的概念、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与民族教育价值以及民族文化和现代化与民族教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对民族教育价值的界定、民族教育在人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取向、民族教育在民族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价值体现、民族教育价值研究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 史晓宇杨毅
- 关键词: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 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途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从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的视角,兼顾民族杂居地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对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途径进行探究。认为学校教育可以通过设置多元文化课程、构建多元文化环境、培养多元文化师资、强化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途径,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形成基础性民族认同、适应区域性文化模式、传承生活化民族文化、自主传承的途径,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和社会多方面的互动促进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 杨毅田莉李劲松
-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途径
- 教育现代性视域下美育的生命意向
- 2024年
- 美育的全面落实呼唤教育范式的转换,需要教育现代性精神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改造,从而树立彻底的教育审美自觉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教育强国要回到关注生命的立场,以美育重构教育生活,让学生的生命主体性得到彰显,从而成就气象万千的教育美学生活。要以审美精神克服“内卷”对教育本质的异化,激活学生生命主体性,培养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和谐,以审美的教育生活润泽学生的生命之美。美育浸润实践需要优化现代教育治理,开发学科美育课程,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美学路径。
- 马维林杨毅
- 关键词:教育现代性美育拔尖创新人才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从现实出发,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公正和平等、上学与上好学、进城与留守、教育责任与理想现实等要素进行理性思考,将会对更好地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提供某种路径。
- 史晓宇杨毅
-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