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 作品数:9 被引量:1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对4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了12例非手术治疗与28例早期手术治疗者的APACHEⅡ积分及实际病死率。结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随着APACHEⅡ积分的增加而上升,并且非手术治疗较早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因此,作者认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诊断明确后,首先给予针对胰腺以及全身的保守支持及监测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应慎重掌握适应证。并指出APACHEⅡ积分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有判断作用。
- 牛正翔王爱琴杨德同刘少华杨毅
- 关键词:胰腺炎出血坏死性
- 吸痰对组织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3
- 1999年
- 目的 :研究吸痰对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观察 14例危重病人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后 5min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与吸痰前相比 ,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血氧饱和度 (SaO2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vO2 )、血氧饱和度 (SvO2 )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吸痰结束后 5min ,SvO2 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吸痰可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朱艳萍刘夕珍杨言诚杨毅
- 关键词:吸痰代谢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液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5
- 1999年
- 杨毅邱海波周韶霞刘少华郑瑞强刘志勇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氧动力学血液动力学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变化及临床对策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监测12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术后2h心脏指数(CI)最低,为(2.0±0.6)L·min-1·m2,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最高,为(341.1±120.5)kPa·s·L-1·m2,之后,心功能逐渐改善,CI和左心室搏功指数(LVSWI)明显升高,在术后24h趋于稳定至正常,CI达到(3.6±0.5)L·min-1·m2,SVRI降低至(151.0±29.6)kPa·s·L-1·m2(P<0.05)。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嵌顿压(PAWP)在术后逐渐升高,24h达最高,CVP达到1.8kPa,PAWP达2.1kPa。术后2h氧输送(DO2)和氧耗(VO2)最低,为(308.0±142.7)和(96.2±30.3)ml·min-1·m-2,之后逐渐上升,24h接近正常,分别达到(475.2±96.1)和(152.3±20.7)ml·min-1·m-2(P<0.05)。结论 体外循环后,患者CI明显下降,并存在或加重组织缺氧,提示对术后患者应注意心功能恢复和缺氧的纠正。
- 周韶霞邱海波杨毅刘少华郑瑞强刘志勇
-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氧代谢
- 压力支持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的临床应用比较
- 1998年
-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需要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予PSV和SIMV、观察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峰值压力(PI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人机对抗情况。结果MV、VT、f、Pa-CO2、PaO2、HR、SaO2,MAP在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PSV时PIP明显降低,人机对抗少(P<0.01)。结论PSV优于SIMV。
- 杨毅邱海波周韶霞王爱琴
- 关键词:机械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指令通气SIMV
- 容量状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类型及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容量状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状态及氧化谢的影响。方法 监测 1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容量状态下血液动力学及氧化谢的变化。结果 低血容量时 ,肺动脉嵌压 (PAWP) 0 8± 0 3kPa ,心脏指数 (CI) 2 0± 0 4L·min 1·m 2 ,体循环阻力指数 (SVRI)为 32 91 9± 810 6dyn·s·cm 5·m2 ,血液动力学呈低排高阻型。通过液体复苏 ,使患者前负荷接近正常 ,PAWP达到 1 6± 0 4kPa时 ,CI显著升高 ,达 3 9± 0 9L·min-1·m-2 (P <0 0 5 ) ,SVRI显著降低至 136 2 2± 382 9dyn·s·cm-5·m2 (P <0 0 5 ) ,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化为高排低阻型。与之相对应 ,在液体复苏前后 ,氧输送指数 (DO2 )由 2 84 3± 77 0显著升至 5 5 8 5± 131 1ml·min-1·m-2 (P <0 0 5 ) ,氧耗指数 (VO2 )由 99 7± 5 2 3上升为 140 7± 45 0ml·min-1·m-2 。结论 容量状态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类型的重要因素 。
- 杨毅邱海波周韶霞陈德昌
- 关键词:休克感染性血液动力学氧代谢
- 预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7
- 1999年
- 为研究预充氧对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在非预充氧和预充氧条件下,观察14 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 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均显著降低( P<0.05),吸痰结束后5 分钟,SvO2 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预充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 、SaO2 、PvO2 、SvO2 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 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预充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朱艳萍杨言诚刘夕珍杨毅
- 关键词:吸痰组织缺氧
- 降低体温对发热危重患者全身和器官氧代谢的影响
- 1998年
- 目的:探讨降温对发热患者全身及器官局部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物,监测25例危重患者体温改变前后血液动力学、氧动力学及组织局部(心脏和胃肠道)氧代谢改变。结果:体温从38.9℃±1.1℃下降到37.8℃±1.5℃后,患者循环稳定,心率和心指数(CI)显著降低,氧输送(DO_2I)和氧耗(VO_2I)显著降低,但胃粘膜pH从7.26显著升高到7.37,而且胃粘膜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a-gCO_2)亦显著降低。降温前后,心脏冠状窦静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氧摄取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发热患者体温降低后,CI、DO_2I、VO_2I显著降低,但组织缺氧明显改善。
- 邱海波杨毅周韶霞陈德昌
- 关键词:发热血液动力学氧代谢多器官衰竭
- 4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PACHEⅡ积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对4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逐一进行了APACHEⅡ积分(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比较了12例非手术治疗与28例早期手术治疗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APACHEⅡ积分及实际病死率。结果表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随着APACHEⅡ积分的增加而上升,并且非手术治疗较早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应首先给予针对胰腺以及全身的保守支持及监测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应慎重掌握适应证。APACHEⅡ积分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有判断作用。
- 牛正翔王爱琴杨德同刘少华杨毅
- 关键词:胰腺炎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