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维

作品数:3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机器人
  • 6篇工作室
  • 4篇组态
  • 4篇组态王
  • 4篇机电
  • 4篇PLC
  • 3篇模糊控制
  • 3篇课程
  • 3篇控制系统
  • 3篇机器人制作
  • 3篇教学
  • 3篇编程
  • 3篇创新工作室
  • 2篇电专业
  • 2篇自动生产线
  • 2篇系统设计
  • 2篇教育
  • 2篇课程建设
  • 2篇控制器
  • 2篇机电一体化

机构

  • 32篇陕西国防工业...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32篇杨维
  • 11篇吴德君
  • 1篇吕栋腾
  • 1篇李珂
  • 1篇罗继军
  • 1篇刘龙江
  • 1篇修学强
  • 1篇姜鑫
  • 1篇孙永芳
  • 1篇张志军
  • 1篇李俊涛

传媒

  • 3篇装备制造技术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机械与电子
  • 2篇自动化与仪器...
  • 2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机电一体化
  • 1篇中国皮革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粘接
  • 1篇工业加热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造纸科学与技...
  • 1篇集成电路应用
  • 1篇科技风
  • 1篇四川劳动保障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学周刊(上旬...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介绍了高职《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意义,并分析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能够充分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特色,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杨维吕栋腾吴德君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机器人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9年
20世纪自90年代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及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本文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背景下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意义。探讨了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途径及对策。
杨维
关键词:创新创业技术型人才
实验型自动生产加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1
2020年
为便于学生在接近工程实际的系统上进行安装、编程、调试和维护,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该文设计了实验型自动生产加工系统。该系统由PLC、气压传动、组态、现场总线等技术实现。首先设计完成系统设计方案;然后以供料检测单元为例说明各单元工件信息及工作状态的传递方法以及顺控流程图、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供料检测单元组态画面。系统经调试得出生产节拍为每个工件1分25秒,工件装配精度为0.15 mm。5个单元都能够独立作为一个自动化生产加工教学装置,同时根据不同生产流程,通过各单元不同组合构成工艺流程不同的自动化生产线。
杨维李珂
关键词:PLC现场总线组态王
基于PLC的教学用自动装配生产线研发
2015年
目前,工件的装配、检测、自动分类和自动上下料等工作在很多企业中都是由自动生产线来完成。开发相应的监控系统便能显示各工位状态,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质量不稳定性。给出了教学用自动装配生产线控制及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设计中采用SIMATIC S7-300、S7-200系列PLC和组态王构建了一个由PLC控制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组建的典型工业控制系统,模拟一个与工厂生产过程接近的控制环境,增强了生产线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和实用直观等特点。
杨维
关键词:PLC组态王
创新创业背景下机电专业技术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9年
该文针对现有高职学生在"个人素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等有关综合素质的各方面所表现出的新问题,从机电类学生的文化素养、技术能力、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提出机电专业技术性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杨维吴德君
关键词:机电专业技术型人才
基于组态王的自动生产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被引量:4
2023年
为改善自动生产线工作效率低、质量无法保障的现状,在分析了生产线加工特点后,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提升自动生产线相应功能的监控系统。采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软件,实现模块化功能划分,可以满足生产线数据交换、故障报警及系统报警、历史数据记录及查询、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等功能。经验证,该监控系统可以提高自动生产线的便捷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能够保障自动生产线长期有效的运行。
杨维吴德君
关键词:自动生产线组态王监控系统
工作室模式下高职机电专业机器人制作及编程课程开发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阐述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分析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课程探索与实践的具体方法。实践表明: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杨维修学强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机器人课程建设
模糊控制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工业机器人各关节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其转动惯量随着运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是非线性控制。要使工业机器人的各关节达到高精度、无超调及快速平稳控制是技术难题。通过介绍工业机器人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模型建立的过程,分析了机器人模糊控制的关节控制系统及调节特性。实践表明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控制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性能要求。
杨维吴德君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模糊控制
基于PID调节的中央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
2010年
采用三菱FX2n—48MR型PLC替代以往的专用控制器,作为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核心,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利用三菱PLC的PID功能指令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提高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维
关键词:PLCPID中央空调
风电场并入电网的影响研究方法
2013年
风电运行特性与常规电源不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间歇性。提出了一种风电场并入电网影响的研究方法,首先给出建立风电场模型的基本步骤,然后应用随机潮流算法分析风电场并入电网的影响,再依据系统运行指标进行风电接入容量评估,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方法。
杨维吴德君
关键词:风电场模型潮流计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