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勇
- 作品数:3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张九龄诗歌的过渡性特征被引量:1
- 2006年
-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从整体风貌上看,他的诗兼有宫体诗、兴寄诗与山水诗,诗风明显地呈现出由初唐到盛唐的过渡性特征。从创作历程看,他的诗歌创作随时间、身份的变化亦有明显变化。以开元十五年为界,他的宫体诗多作于前期,而山水诗和兴寄诗多作于后期。在京为官多作宫体诗,谪居期间又多作山水诗与感遇诗。研究张九龄诗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唐诗由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脉络。
- 杭勇张美丽
- 关键词:初盛唐
- 一种中国古代文学书籍查找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国古代文学书籍查找装置,包括:识别码、识别组件、操作终端、移动底座、移动轮、第一电机、微处理器与触摸屏,本发明使用触摸屏用于输入书籍名,微处理器启动移动组件沿左右方向在书籍支撑板上运动,识别组件在移动过...
- 张美丽杭勇
- 文献传递
- 论马戴边塞诗的审美风格
- 2011年
-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情怀,充满英雄气概。与之相适应,马戴的边塞诗多写壮美、阔大,景物,豪迈的胸怀与壮美的景观相结合,使得马戴的边塞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风格。
- 杭勇
- 关键词:马戴边塞诗豪迈壮美
- 从唐代小说看士人科举的苦难历程被引量:1
- 2008年
- 科举是唐代小说的重要主题,很多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士人参加科举、追求功名的苦难历程。主要包括寒窗苦读的煎熬、赴京赶考的艰险、干谒求人的尴尬以及科考落第后落魄等。这些都深刻、形象地描绘了士人在科举中所遭受的身心痛苦,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对全面了解唐代士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杭勇
- 关键词:唐代小说苦读干谒科考落第
- 《长恨歌》主题新探被引量:3
- 2019年
-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常见的说法有三种: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实际上《长恨歌》不是从全方位视角写李杨两人的爱情,更不在于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爱情说流于表象解释,讽喻说是对作品的过度诠释。作品从唐玄宗的视角切入,着重展示唐玄宗作为丈夫和皇帝两重角色冲突中对爱情的无奈与遗恨,白居易也借此感伤自己爱情的悲剧。诗歌既展示了角色冲突下唐玄宗复杂的爱情心理,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具有普遍意义。
- 杭勇王兰婷
-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角色冲突
- 论陈与义与江西诗派学杜之差异被引量:3
- 2009年
- 陈与义与江西诗派诗人都主张学习杜甫,这也是方回等人将陈与义纳入江西诗派的主要依据。但江西诗派诗人强调学习杜诗的技法,而陈与义则强调学习杜诗的风雅精神。基于这种理论主张,在实际创作中,江西诗派主要是学习杜甫夔州后的诗风,而陈与义主要学习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创作。江西诗派得杜诗之顿挫,而陈与义得杜诗之沉郁。
- 杭勇
- 关键词:陈与义江西诗派
- 论韦庄诗的情景处理艺术
- 2012年
- 唐末诗人韦庄在对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中,仍走的是盛唐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路子。韦庄诗中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第一是通篇以景写情,景中含情,移情入境。第二是先景后情。第三是先情后景,因情而景,景中含情。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能做到情景交融。韦庄诗中的情与景不仅是交融的,而且是和谐的,具有和谐的美学意蕴。韦庄诗以这种情景交融的方式来抒情的特征,不同于唐末的许多诗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 杭勇张美丽
- 关键词:韦庄诗情景交融
- 论唐代小说中的落第士人形象
- 2009年
-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 杭勇
- 关键词:唐代小说落第士人形象
- 张九龄山水诗的意境营造
- 2011年
-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山水诗代表了其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成就。他的山水诗写景注重整体直观,并在山水描绘中融入了浓烈的人生志趣,形成了兴象玲珑的意境,基本具备了盛唐山水诗的审美特征,标志着唐诗基本上完成了由初唐到盛唐的转变。
- 杭勇
- 关键词:山水诗意境
- 论贺铸词之“诗化”
- 2016年
-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 杭勇
- 关键词:贺铸词题材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