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芬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3
-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重度烧伤的护理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重度烧伤患者78例护理措施,重点进行心理护理和创面护理。结果:死亡1例(1.3%),治愈77例(98.7%),瘢痕发生8例(10.3%)。无自杀发生。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重度烧伤效果良好,心理护理和创面护理是关键。
- 林兰芬来秀芬
-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烧伤护理
- 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2017年
- 研究和分析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2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8例与44例。A组给予心理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术后的生活质量、盆底功能变化等。结果:A组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和阴道顶端脱垂等盆底功能下降几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使其盆底功能正常恢复,值得推广。
- 石琰夏爱娟林兰芬
- 关键词:心理干预子宫全切术生活质量盆底功能
- 新生儿应用留置套管针致头皮损害3例报告
- 2004年
- 林兰芬
- 关键词:新生儿留置套管针护理血管
- 洗胃术并发症及医患纠纷防范体会
- 2008年
- 急诊洗胃术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主要抢救措施之一。由于病人病情急重,洗胃术中有可能发生某些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医患纠纷。笔者就近几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体会如下。
- 林兰芬朱福红刘玉华
- 关键词:洗胃术并发症
- 以右下腹痛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 2005年
- 患儿男9岁。因右下腹痛2天于2005年4月入院。2天前患儿有不洁饮食史,出现右下腹痛,无呕吐,无腹泻及便血,皮肤无紫癜,无发热,无关节肿痛。入院查体:T37.2℃,P80次/分,R26次/分,BP110/70mmHg。精神不振,痛苦貌,皮肤无皮疹及紫癜,咽无充血,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关节无红肿。血常规:WBC11.5×10^9/L,中性0.65,淋巴0.35,Hb122g/L,PLT225×10^9/L,腹透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普外科急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壁有片状出血,阑尾轻度充血。术后静滴头袍曲松钠,灭滴灵抗感染,患儿仍腹痛,全腹压痛。2天后患儿臀部、双下肢出现大小不一紫癜,病理结果已回未见阑尾炎病变,考虑腹型过敏性紫癜。加用氟美松静滴后攻强的松口服,静推维生素C后腹痛止,紫癜消失,治愈出院。
- 刘素梅林兰芬
-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右下腹痛首发表现右下腹压痛关节肿痛不洁饮食史
-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临床研究
- 硬膜外手术患者通常致使术后胃肠道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同时,患者切口疼痛剧烈,镇痛药物的应用又加重了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抑制,甚至出现暂时性麻痹性肠梗阻,引起腹胀症状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为了积极优化围手术期护理,促进术后肠蠕动...
- 冀庆丽林兰芬
- 文献传递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医院外科病房2014年1月-4月收治的225例患者为普通护理管理组,再以2014年7月-12月实施护理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后收治的234例患者为分层分组管理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投诉、护理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后,护理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均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通过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林兰芬
- 关键词:外科病房护理管理
-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及个体化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新生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后天出现智力低下以及出现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对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存在严重的威胁。有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主要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过度聚集引起,黄疸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增多以及肝功能不正常等。
- 林兰芬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综合护理
- 静脉输液反射性晕厥26例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反射性晕厥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26例静脉输液晕厥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6例,占同期输液人次的0.027%,7岁以下儿童未见典型晕厥。21例30分钟内症状消失,5例1小时内症状消失。结论:反射性晕厥是静脉输液早期不良反应,发作急,症状较重,但时间短,预后好,与过敏性休克有明显不同。
- 刘玉华林兰芬
- 关键词:病例
- 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芳袁华林兰芬
- 关键词: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