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地巴唑
  • 1篇电生理
  • 1篇电图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诱发电位
  • 1篇预后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生理
  • 1篇神经细胞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球蛋白
  • 1篇球蛋白治疗
  • 1篇区带

机构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东台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林智
  • 3篇潘瑞福
  • 2篇郭明光
  • 1篇董青
  • 1篇黄佳荃
  • 1篇赵文为
  • 1篇钱可久
  • 1篇李焰生
  • 1篇王智樱
  • 1篇谢红燕
  • 1篇王雅慧
  • 1篇吴建强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思吉宁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 评估思吉宁(Selegiline)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PD患者进行12周思吉宁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郝一雅(H-y)量表,魏伯斯特(Webster)量表和汉密顿(HMD)量表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思吉宁治疗4周,12周时,治疗后较治疗前H-y,Webster,HMD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32例服思吉宁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胃不适、1例出现失眠.结论 思吉宁能有效地治疗PD患者、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郭明光王智樱董青林智
关键词:多巴胺帕金森病
20例单肢肌萎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单肢肌萎缩是神经科的一种较少见疾病.我科历年来共诊治单肢肌萎缩患者48例,其中资料较完整的20例,现报道如下.
林智潘瑞福
关键词:肌电图呋喃硫胺地巴唑维生素E
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的安全及有效性探讨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3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与1例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症患者,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IvIg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加用IvIg治疗后,病情均逐渐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与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症等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IvIg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潘瑞福林智
关键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神经细胞
脑实质出血患者预后的多因素评估
2005年
目的:复习估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0的相关文章,检索词“intracerebralhemorrhage,prognosis。并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03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脑出血,预后”。资料选择:初审资料,筛除有关创伤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新生儿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38篇相关文章,采用20篇。余18篇因与被采用文章有重复而被排除。资料综合:20篇文章共论述17个估测因素。结论:通过这诸多因素,可较全面地估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林智潘瑞福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
多发性硬化的MRI、神经电生理和脑脊液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2004年
目的分析61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临床和辅助检查的改变探讨各项指标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1例M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检查结果.结果MRI检查异常率达92.31%,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73.17%,66.67%,35.56%,而3项诱发电位总的异常率为92%,OB检查阳性率为90.1%.结论头颅MRI和诱发电位、OB联合检测结合临床可大大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吴建强王雅慧李焰生郭明光黄佳荃钱可久林智赵文为谢红燕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诱发电位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