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福龄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系统
  • 1篇学法
  • 1篇应力腐蚀
  • 1篇应力腐蚀开裂
  • 1篇三唑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受力
  • 1篇缓蚀
  • 1篇缓蚀剂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法
  • 1篇多种教学
  • 1篇腐蚀电化学
  • 1篇腐蚀电化学行...
  • 1篇腐蚀开裂
  • 1篇高校
  • 1篇苯并三唑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林福龄
  • 2篇谭建光
  • 1篇王发扬
  • 1篇林昌健
  • 1篇陈体衔
  • 1篇冯祖德
  • 1篇吴辉煌
  • 1篇陈笃慧
  • 1篇王元辉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Chines...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苯并三唑和六亚甲基四胺的缓蚀作用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在含氯化钠和盐酸的流动介质中研究铁的腐蚀行为以及苯并三唑和六亚甲基四胺对阳、阴极过程的影响。这两种含氮有机物均对铁上的析氢反应产生强烈的阻化作用,归因于阻塞效应和静电效应。发现有机物浓度的对数与缓蚀效率的对数成线性关性,它们的吸附遵循修正的Freundlich等温线。
林福龄吴辉煌
关键词:缓蚀剂
18/8型不锈钢在受力形变条件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5
1995年
应用电化学稳态技术、电化学交流阻抗、微区电化学技术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18/8型不锈钢在Na_2S_2O_3稀溶液中,受外力形变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力学因素可使表面腐蚀电化学活性增加;表面微裂纹的发生、消失和再钝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受电位和拉应力的影响;点腐蚀可优先发生在应力集中位置,点蚀的发展可能诱导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
林昌健冯祖德林福龄王发扬谭建光王元辉
关键词:不锈钢电化学行为应力腐蚀开裂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实验教学被引量:1
1992年
近几年来,在电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运用实验讲授、基本实验、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等教学形式,组织电化学教学实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边介绍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林福龄陈体衔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法高校
一个新设计的流动电解质电极系统被引量:1
1992年
根据矩形管道流体速度的椭圆抛物曲面分布规律,设计成新的流动电解质电极装置,电极嵌在管道壁面中央.电极对管壁的宽度比度小于1/4,电极表面上方流体的速度差异小于6%.在这种情况下,流速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可以在层流或湍流的等传质条件下考察电极反应,设矩形面积为2mm×8mm,流体的速度在60cm/sec以下的雷诺数低于2000,为层流状态. 该电极系统已应用于暂态和稳态电化学测量.由于其容易排除附着在电极表面的气泡和固体产物,故比在旋转电极上所获得的数据更为可靠,该装置除了价格便宜且外操作方便,可作为电化学测量中的通用电解池和现场监测器.
黄德东陈笃慧林福龄谭建光
关键词:电极系统电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